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中有一个姓“苦”的老师

生活中有一个姓“苦”的老师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有必要让他们吃点苦,让他们亲身体会劳动的辛苦,品尝生活中的苦味,把他们的目光引向对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的关注。一个人有没有吃苦的直接体验,对很多问题的感受是大不一样的。生活中,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苦就没有幸福。甜和幸福都是与苦相对比才会有的一种感觉。苦是老师,虽然人们不大喜欢它,但它能够教会人们很多。

生活中有一个姓“苦”的老师

昨天报上登了一篇高考作文,读过后心里感慨了好久。

这篇文章题为《怀想天空》,写作者高考前两天在烈日当空下和父亲一起割麦子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文章写得极平实、本色。平实本色的东西,往往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价值也不容易被人们认识。报上说,这篇文章,第一位阅卷老师给了36分,二评的老师给了42分,第三个老师给了39分。最后在复查阶段,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一位姓何的教授不知怎么注意到了该文,在对它反复读了三遍之后,终于下决心给了它54分。这样,此文一下子从“及格”跃升为“优秀”。何教授看好它的理由是:此文很典型,不搞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据说,“推荐这篇文章是一种导向”,期望在教师和学生中提倡和鼓励“来自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

看过这篇文章以及它从及格到优秀的过程,心情很是复杂,它触动了我的很多感想。这里面,有对一篇文章何以会有如此悬殊的几个分数的感叹(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对成千上万的试卷中还有多少类似的“优秀”作文被给了“及格”的揣测;有对目前语文教学中诸多偏颇的感受;还有对高考文风演变所折射出的深刻社会问题的思考。但这些,似乎都不是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我最想要写的。

一个要参加高考的孩子,考前还要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收割麦子,累得饭也不想吃、洗了澡倒头便睡,这在城里的孩子说来,简直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知道的,对高考的孩子,哪位父母亲不是早早把他(她)当作神捧着、哄着、供养着,生怕孩子吃不好、睡不香、太疲劳而影响了考试?我想,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那个让儿子考前去割麦的父母也不例外,但因家境所迫、农活所迫,只能让孩子承担一点生活的重压了。

想起了前几天和一个农村孩子的闲聊。她是妻的表侄女,在一所乡间中学读的高中,刚参加过高考,没上线,准备再补习一年。

我问:“你家离学校多远?”

答:“15里。”

“平常是住在学校里啰?”

“是呀。每星期回去一次。”

“那你每星期都要从家里往学校背米?”在我的记忆中,以前农村孩子在外读书都是自己背米去的。

“不是的,都在学校买饭吃。大家一般都在校外的小餐馆吃,学校周围有好多这种专门赚学生钱的小餐馆。”

“那不是很贵呀?一餐饭要花多少钱?”

“两块钱。”

“两块钱能吃什么?”

“一份菜,饭随你吃。”

“这样开餐馆的还不亏呀,怎么开得下去?”

她笑道:“你不知道,他们很赚钱的。那菜是菜贩子从菜市场一堆一堆扫来的;那米不知道是什么米,做出来的饭是黄黄的,他还有意不让你多吃呢,特意把饭做得很硬,我们吃了都胃痛;还有那个油,不知道是哪里搞来的什么油。”

“那你们为什么不在学校食堂吃呢,学校难道没有食堂?”

“有啊,它的价钱和外面一样,可是菜的品种很少,饭又是定量的,根本吃不饱。”

听了她的话,我沉默良久。我知道他们吃的米很可能就是“陈化粮”,在仓库里存放多年,已经发霉变质,是国家规定只能用于工业上的;我知道那油很可能就是所谓的“潲水油”或“地沟油”,这种米和油根本不能食用!食用后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甚至会严重损害身体,导致癌症。但这些可怜的学生、可怜的孩子只能天天、长期地食用这些廉价而有害的东西。我自以为对农民的生活状况是了解的,但我万万没有想到,农村学生、农民孩子过的是这样的生活。

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今天刚好是他21岁的生日。他像大多数城里的独生子女一样,从小没从事过任何劳动,没吃过任何苦,更不要说在烈日下亲身劳作,而且连别人在烈日下劳作都没看过。

我虽然也不是农村的孩子,却有着与农村孩子相似的经历。

7岁时,我就开始上山砍柴。一次,一刀下去,柴没砍断,刀从柴上弹起,碰到旁边的灌木枝,又反弹到左手上,刀口把食指掀开了一大块皮,直看见里面白森森的骨头。由于人小,力气不够,砍下的柴需要拼命地从灌木丛中往外拖,常常是累得精疲力竭柴还没拖出来,无助无奈得真想哭。山上荆棘丛生,每次砍柴,手臂腿脚都少不了被划得道道血痕,还时常被山蚊虫叮得头脸上一个个大包,甚至还被野蜂蛰得疼痛难忍、肿得老大。

17岁,高中毕业下放农村劳动。种田,脸朝黄土背朝天,酷暑“双抢”,炎炎烈日下在烂泥田里又是割又是打又是挑,浑身汗水混合着泥水,哪里能想到躲进今天的空调房里呀,能在树阴下休息一会儿,那就是莫大的享受了。砍柴,来回四十多里山路,还要挑着一担百多斤的柴火,中午一顿饭还得饿着。放牛,每天早晨天麻麻亮就起床,牵着牛出去吃饱后,再赶回来和大家一同出“早工”;下午收工,又牵着牛出去吃草,直到月亮升起再回来。

正因为有过这种经历,我完全能够体会到农家生活的艰苦,完全能够体会《怀想天空》作者那份朴实而深沉的情感。而这些,我儿子和那些孩子们大概体会不到。

不知怎么,又想起前些日子温家宝总理深入基层考察时说的一段话。某日,他来到江苏无锡一社区参加居民和市政部门人员座谈会。一陈姓居民说:“总理日理万机,还抽出时间来我们社区和大家面对面说话,我们太激动了!”总理笑着接话道:“日理万机,这话不假。但是,这第一机就是百姓生活,第二机还是百姓生活,万机加在一块儿,全部是百姓生活。干部日理万机,就要从早到晚都想着百姓生活。”总理的话,使人们听着心里倍感温暖。民生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正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这令人感到欣慰。

从政策的层面,从道德、情感的角度讲,无疑应该让全社会的人都过上舒适的生活。作为父母,同样也希望自己把世上所有的苦都吃完,而让孩子不再有苦吃,能过上最好的生活。但是,从教育培养孩子的层面,从理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想我们的观点还是应该做些调整的。我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有必要让他们吃点苦,让他们亲身体会劳动的辛苦,品尝生活中的苦味,把他们的目光引向对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的关注。当然,绝对没有必要让他们去吃那些廉价而有损于身体的东西,这与让他们吃苦根本就是不同性质的两回事。一个人有没有吃苦的直接体验,对很多问题的感受是大不一样的。有过吃苦的经历,人更容易学会感恩,容易懂得珍惜,容易同情,容易知足,容易快乐,容易获得幸福感,而且在吃苦的过程中,人会学会劳作,学会勤劳,学会忍耐,锻炼生存必须的能力。

生活中,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苦就没有幸福。甜和幸福都是与苦相对比才会有的一种感觉。苦是老师,虽然人们不大喜欢它,但它能够教会人们很多。你看,那个高考作文优秀的学生不就是它教出来的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