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柴桥“十三行”

柴桥“十三行”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穿山半岛上的柴桥镇曾号称“小宁波”。这条全长不足500米的老街,从“柴桥”经“石柱头”折向东北的街区称为“下街”,从“柴桥”往南至“智昌弄”口的街区称为“中街”,而“智昌弄”口向南直至“栅栏门”口的一截街区称为“上街”。对于“十三行”交易的闹猛场景,至今许多老人们记忆犹新。灯火通明的“十三行”是当年柴桥镇夜晚老街上的一景。

柴桥“十三行”

□吉成

穿山半岛上的柴桥镇曾号称“小宁波”。“小宁波”偎山望海,交通便捷,在明朝即形成集市;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设定了农历的每月逢一、六为“大市”日,三、八为“小市”日后,数百年间商贸繁荣。

商贸繁荣的柴桥镇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周边地区富饶物产的“集散地”,集散的交易是在当年的柴桥镇上一条老街上进行的。老街从“栅栏门”口开始,自南向北过一座跨芦江河的“柴桥”,至“石柱头”的西横街口折向东北,止于原“薛家桥”。这条全长不足500米的老街,从“柴桥”经“石柱头”折向东北的街区称为“下街”,从“柴桥”往南至“智昌弄”口的街区称为“中街”,而“智昌弄”口向南直至“栅栏门”口的一截街区称为“上街”。老街路面早先铺的是石板,上世纪50年代初期方始砌筑成水泥路面。

短短的“上街”虽只有两百来米,但在当年名声显赫。这儿曾是东海鲜活海产品集散之地,不仅有柴桥镇附近的养志、大榭、白峰、郭巨、梅山、昆亭、三山等地的“涂鲜”弹涂鱼、蚶子、圆蛤、蛏子、泥螺及张网货旗鱼、秃鳗鱼比目鱼)、小虾和小蟹等,更有从虾峙、六横、沈家门、定海等渔港运来的透骨新鲜的乌贼、鲳鱼、大黄鱼、小黄鱼梭子蟹、海鳗等大海鲜,以及散发着这些海鲜加工后的特有浓郁香味的咸货和干品。“涂鲜”与张网货之类小海鲜的买卖一般是自行设摊。每逢集市日,从“栅栏门”口至“蒲鞋弄”口的街两侧都摆满了大清早来赶集的“赶海人”的地摊,以至店铺的商家一开门即见到自己店铺门前仅留了一条窄窄的通道。而自海路到穿山码头上岸运过来的大海鲜的交易集散,则是在当年“上街”的“智昌弄”口至“蒲鞋弄”口之间、延绵近五十米的这截街区的商铺中。

集散海产品的“十三行”是当年柴桥街上营业规模最大的商家,也是那时候方圆几十里地的人们去柴桥镇上专卖专买海水产品场所的代名词。如今许多柴桥周边地区的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说起这个典故还津津乐道。在他们的记忆中,当年从“蒲鞋弄”口至“茶亭弄”口一侧街面的店铺连片有十来间,及街对侧的中间三间店铺,都由同一家老板经营海产品,门面足有十三间之多,故而柴桥集散海产品的“水产行”以“十三行”代称。

对于“十三行”交易的闹猛场景,至今许多老人们记忆犹新。为使顾客来往街两侧店铺时不致日晒雨淋,在三间店铺与对面店铺之间的当街上空还架起了“日张夜撤”的一片篷布。每至交易时,篷布下行人如梭,来柴桥街的人在百米之外就能听到从“十三行”里洋溢出来的、此起彼伏的“哪,上账喽!”“哪,写账喽!”的吆喝声。吆喝的是“十三行”里掌秤的“伙计”们——“十三行”的店员。“十三行”的店员有“先生”和“伙计”称谓,先生包括“跑街”(从事供销职业)的先生和“账房”先生;而“伙计”泛称的是营业员,他们面对买主,担负的职责是“理货与称重”,既需接待来批发的那些肩挑海鲜串村走乡的小商贩,又需应酬单纯的一家一户的消费者们。令人钦慕和称道的是,伙计们在实践中都磨炼出了一项了不起的本领:能一边称重,一边就急速地报出货物的品名、重量、单价与金额。从“十三行”出来的这些店员中,后来有一位“佼佼者”成了浙江省重点中学——镇海中学里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他就是桃李芬芳的胡明德老师。

根据潮汐或渔船到达穿山码头的时间,“十三行”每天开门与“打烊”的时间常没有定规,起五更落半夜是小菜一碟,甚至隔三岔五的通宵闹猛。当年没有电灯的夜晚,“十三行”的所有店堂中央的上方都会高挂起一盏用煤油作燃料,用打气筒压缩空气,使煤油在密闭容器里增压后喷射雾化而燃烧发光的亮堂堂的汽油灯;此外,在账房先生上账的账桌上会再点上一支蜡烛,或是放一盏同样燃烧煤油的“美孚灯”。灯火通明的“十三行”是当年柴桥镇夜晚老街上的一景。客去人散,灯火阑珊,几爿店堂里响起账房先生“拷账”的算盘珠子声,清脆响亮的“噼里啪啦”声常和串街走巷的馄饨担的特殊梆子声——一截木条在镂空的毛竹筒拗制的担子架上的敲击声,呼应唱和在古镇沉寂的夜空中。

(2011年1月19日4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