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追星丧失了什么

大学追星丧失了什么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来一些大学的“追星”现象愈演愈烈,如几所大学纷纷聘周星驰为教授,已在社会上引起关注。总之,无论金庸名气多大,文学成就多高,在当博导与招博士生这一方面丝毫没有提高浙大的学术地位,只能损害浙大的声誉。大学的做法不仅会影响大学生,还可能被社会各界、包括中小学所效法。公办大学属于国家,花着全体纳税人的钱,学校的学术声誉也属于国家,关系纳税人的利益,并非校长的私产,不能听任丧失。

大学追星丧失了什么

近来一些大学的“追星”现象愈演愈烈,如几所大学纷纷聘周星驰为教授,已在社会上引起关注。实际上,这种现象以往也有,如有些大学聘高官、名流、企业家、作家、名演员、体育明星为教授,作博导,当院长,或授予学位,或破格录取。有的加上“名誉”、“顾问”,有的称为“兼职”,但有的却是正式的,同样拿工资,占编制。当然,其中一部分人的确不低于高校专职人员的水平,有的本来就是专家学者,但也有一部分人与授予的职称和学位差距很大,甚至完全名不符实。我不想全面讨论这种“追星”现象对高校的得失,但必须指出,它至少使高校蒙受两方面的损失——学术尊严和程序公正。

我国绝大多数是公办大学,职称和学位是一定学术水平的标志,有的是国家制定的,如各种学位;有的是学校自己确定的,如各种职称和职位。对于前者,学校只能根据国家主管部门(如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授权颁发,擅自降低标准就是违法。对于后者,事关学校的学术声誉,如果滥聘乱赠,就会在教育界、学术界和全社会丧失自己的学术尊严。有的学校以为请明星、名流当教授就能增加知名度,实际是毁誉参半,而在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地位只会下降,甚至为学术界所不齿。

正因为如此,有自尊、自信心,维护学术尊严的校长和教授绝不会降低本校的聘任和授予标准,即使是荣誉性质的称号也不例外,而且会更加看重。“名誉博士”、“名誉教授”的社会声望和学术地位绝对要比本校的博士和教授高。基辛格去白宫前只能辞去哈佛大学的教职,从此只能称“基辛格博士”。即使贵为总统安全顾问、国务卿,哈佛也不会给他什么兼职教授。哈佛大学筹备350周年校庆时,有意请里根总统在庆典发表讲话,白宫示意里根希望能获得哈佛的名誉博士,但哈佛予以拒绝,并不再考虑邀请。几年前,菲律宾大学校长陪我会见当地首富,首富曾多次表示愿意为学校捐款,但校长不愿接受,因为他惟恐首富会提出名誉博士的要求,而他绝不愿、也不敢因此而降低标准。

金庸在浙大当博导,大家都以为总是文学专业的,实际却是隋唐史和中外交流史,显然和他以前的创作成就风马牛不相及。他连续两年招不到生,自称是因为要求高,考生不够格。我想有志学历史的考生是不会投在他门下的,因为如果同学、同行得知是向金庸学习隋唐史和中外交流史,一定会作为笑柄,绝不会提高自己的身价。后来他招到学生,但从媒体报道看,显然已经改招文学专业了,就博导的指导方向而言,已经名实不符。当时报道他盛赞此学生素质高,十分看好,但最近的报道称金庸认为学生水平差,表示今后不再招生。总之,无论金庸名气多大,文学成就多高,在当博导与招博士生这一方面丝毫没有提高浙大的学术地位,只能损害浙大的声誉。

某高校为了奖励刘翔,决定给他硕博连读的资格。我本以为刘翔攻读的专业与体育有关,或许他平时的训练或比赛就是学业的一部分,那么他还有一定的优势。后来得知他读的是法学,就很为这所学校担忧。刘翔自己都承认不可能花多少时间读书,只能学到多少算多少,显然要达到法学硕士的标准也勉强。现在校方让他硕博连读,意味着他不必写硕士论文,只要修满课程并合格,就能直接写博士论文进行答辩。问题是,到2008年下届奥运会召开前正是刘翔紧张训练和比赛的阶段,肯定不可能完全通过课程考试,更难写出法学博士论文。到时学校如果不给学位,还不如不奖励他硕博连读;如果给了,那该校的博士水平又在哪里?作为体育世界冠军,有没有法学博士学位有什么影响?博士学位能当成奖励吗?

稍为留意一下各校聘任名人的过程,就不难发现,往往没有经过正常的程序,或者完全出于长官意志,根本不需要什么程序。

例如,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申报博导的基本条件是已经担任教授,发表过高水平的专著和论文,并且必须完整地指导过至少一届硕士生,或者在国内外大学中承担过指导博士生的工作。即使将韦小宝的故事解释为中外交流史的一部分,金庸在隋唐史方面也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或有任何学术研究成绩。即使不考虑完整指导过一届硕士生,也没有听说他在哪所大学指导过博士生(承浙大有关教授相告,当时的申报材料中的确没有说明),但浙大学位委员会却通过了金庸的博导资格。改变或扩大招生专业和方向也应该由学校批准,但在浙大网站“在岗博导”名录下,查良镛(金庸)依然列在“中国古代史”。

不少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都规定,申报教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逼得一些没有学位的教授、系主任、院长纷纷在职攻读,唯恐将来当不成教授。可是连学士也不是的名人,照样被这些学校聘为兼职甚至专职教授。各校对教授的基本要求是开课,一般是给本科生,以研究为主的教授也应为研究生开课。但对名人、明星,往往只要作一次讲座,或者随便说上几句,就能聘为教授了。当然对有特殊成就和社会贡献的人可以不求全面,但如果连一门课都不能开,为什么要给予教授的职称呢?难道不能授予其他非学术性的荣誉称号吗?

还应该指出两点:大学的每一项举措,都显示了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导向,尤其是那些著名大学、重点大学。大学的做法不仅会影响大学生,还可能被社会各界、包括中小学所效法。公办大学属于国家,花着全体纳税人的钱,学校的学术声誉也属于国家,关系纳税人的利益,并非校长的私产,不能听任丧失。

我们不应该一概反对大学聘名人,但必须有利于维护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程序公正,请校方务必慎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