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河调整结构农业连夺高产

白河调整结构农业连夺高产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河县在超常规抓好黄姜、烤烟、蚕桑三大农村主导产业建设的同时,调整农业结构,狠抓科学种田,实现了连续几年受大灾而粮食夺高产的历史最高纪录。1998年,白河新班子组建后,立足县情,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选准了黄姜、烤烟、蚕桑为全县农村三大主导产业。每年兴烤烟在1.2万亩左右,年养蚕达2万张,坎边栽桑6000万株,消灭空白地坎35000公里,三大产业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90元,三大产业撑起白河经济的“半边天”。

白河调整结构农业连夺高产

白河县在超常规抓好黄姜、烤烟、蚕桑三大农村主导产业建设的同时,调整农业结构,狠抓科学种田,实现了连续几年受大灾而粮食夺高产的历史最高纪录。

1998年,白河新班子组建后,立足县情,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选准了黄姜、烤烟、蚕桑为全县农村三大主导产业。几年来,全县已建成全省最大的黄姜基地,兴黄姜10万亩。每年兴烤烟在1.2万亩左右,年养蚕达2万张,坎边栽桑6000万株,消灭空白地坎35000公里,三大产业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90元,三大产业撑起白河经济的“半边天”。白河是个农业旱作区,全县有耕地30万亩,如何解决产业建设与粮食生产的争地问题,县上决策出“科技兴粮,产业致富”的思路,因而大抓农业结构调整和科学种田,1998年和1999年,白河连续2年粮食生产达7.8万吨,大灾面前不减产而丰产。今年秋播,该县在环县公路、红顺公路、汉白公路沿线两侧创办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带,定示范村60个。创办“316”国道沿线科技推广的“金腰带”,层层开展“四田”竞赛活动。示范区不拘形式,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菜则菜,上规模、上质量、上效益,走产加销一条龙的路子。示范区内,突出抓好粮食六项增产技术。同时,县上还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乡”宋家乡为典型,大搞“双千”示范工程,即1000亩地膜小麦,1000亩地膜洋芋。目前,该乡已落实5000亩脱毒洋芋,7000亩小麦间套,全县定“科技示范户”8000户。

(原载2000年10月31日《陕西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