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化土地管理落实基本国策

强化土地管理落实基本国策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6年初,裴家乡被授予“全国土地管理‘三无’乡(镇)活动模范乡”。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开展土地国情、国策、国法教育,是搞好创建“三无”乡(镇)活动的思想基础。为了使“三无”活动深入开展,从根本上防止违法占地案件的发生,减少土地纠纷,他们从五个方面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强化土地管理 落实基本国策 ——白河县裴家乡开展土地管理“三无”乡活动纪实

白河县裴家乡地处后高山,是白河县境内较大的乡镇之一。全乡共有13个村,88个村民小组,300多户,9100多人,土地总面积56.2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18500亩,多为坡地,人多地少,土地资源贫乏。过去,由于对土地问题认识不足,人们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观念淡薄,加之没有强有力的管理制度,依法有效管理土地。少数干部、群众未经批准乱占滥用土地,批少占多、批非占耕、非法买卖和转让土地使用权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加大了乡政府的工作难度,严重影响了乡政府正常的工作秩序。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该乡依据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土地管理“三无”乡(镇)活动,使土地管理各项工作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6年初,裴家乡被授予“全国土地管理‘三无’乡(镇)活动模范乡”。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

开展土地国情、国策、国法教育,是搞好创建“三无”乡(镇)活动的思想基础。为此,乡上成立了土地管理领导小组,动员全乡各级干部126人组成联合工作队,深入各村、组,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他们通过召开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创建“三无”乡(镇)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并在乡上召开的三干会、干部会、党员培训会上,不断扩大宣传效果。在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学习宣传材料430份,召开三干会3次参加人数800人次;党员会26次,参加人数102人次;干部会13次,参加人数880人次;广播会14次;村民会98次,参加人数5700多人次;共计召开各种会议157次,受教育人数7282人次,宣传教育基本上达到了家喻户晓,受教育面达到了90%以上。

在宣传教育活动中,该乡还经常用算账对比的方法,引导提高干部群众如何管好用好土地的自觉性。裴家乡人均耕地虽有2亩,但大部分是坡地,水土流失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公益事业、集贸小区建设和村民建房等,都需要占用土地,加上人口的增加,土地面积相对逐年减少。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依法管理土地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责任感。

二、建立健全土地管理网络

建立土地管理机构,是实现创建“三无”乡(镇)活动的组织保证,为了加强创建“三无”乡活动的领导,在创建活动中,该乡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副书记、司法员,武干、土管员为成员的的“三无”领导小组;13个村成立了以村长为组长,支书、文书为成员的村的“三无”领导小组;88个村民小组都配备了土地监察信息员,这样,在全乡形成了一支以三级骨干为核心的“三无”活动组织和管理队伍,从组织上保证了“三无”活动的开展。

三、清查处理积案

清查处理积案,是搞好“三无”乡活动的前提,是保证“三无”活动质量的重要一环。在“三无”活动中,他们组织了32名干部,分成5个执法清查小组,重点对全乡1990年以来,单位和个人非农业建设用地逐户进行了清查,共清查出违法用地37户,面积1250平方米,其中,未经批准擅自占地建房10户,面积600平方米;批少占多16户,超数量用地320平方米;批非占耕11户,面积330平方米,都分别作了处理。

四、完善土地管理制度,虚心接受群众监督

为了使“三无”活动深入开展,从根本上防止违法占地案件的发生,减少土地纠纷,他们从五个方面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一是建立了非农业建设用地审核制度,凡是用地单位和村民建房,必须如实填写用地申请书,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村委会集体讨论初定建房对象上报乡政府,乡土管员将审查了解的情况,如实汇报分管土地管理的主管领导,再召开乡政府“三无”领导小组会或乡长办公会议,对建房户逐户进行讨论审核(两个月研究一次),同意后,主管领导签字,加盖公章报县土地管理局审批。在审批过程中,做到了“一公开”,“两到场”,“四不批”,即建房用地公开;土管员勘查定位,确定地类、竣工后复查到场;占好田好地不批,一户多幢不批,超数量用地不批,有争议的不批;乡领导、土管员、村干部不准随便点头应允,不准优亲厚友徇私情,不准批非占耕弄虚作假,不准以权代法、以言代法、越权批地,不准批人情地、关系地。几年来,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效地理顺了土地管理秩序,加强了管理。

二是建立了土地行政执法巡回检查制度。为了充分发挥乡上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把违法占地行为和纠纷及时地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和巩固“三无”乡活动成果,乡政府每季度组织一次分片巡回检查,特别是在建房高峰期,包村干部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确定每年秋播后组织力量在全乡全面地清理一次,发现违法苗头及时制止,对土地违法重点案件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认真进行处理,在行政执法中,做到了不讲情、不收礼、不偏袒、不谋私、送礼不要、吃请不到。由于坚持了巡回检查制度,土地违法案件逐年下降,1990年为45件,1991年为40件,1992年为37件、1993年为1件、1994年至今没有一件违法占地案件。

三是建立了土地监察信息员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信息员的作用,做到耳目灵、信息通、地动乡知。为了提高信息员的业务素质,乡政府一年培训一次、半年检查一次,年终评比奖惩兑现,充分调动了信息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制订村民爱护土地公约。制订公约的目的,是使广大干部群众经常学法、懂法、守法,以公约约束村民用地行为,坚持承包地、自留地和其它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及需占少量耕地建房的坚持占一补一、占一补二的原则,切实保护耕地、保护农田,树立珍惜土地光荣、浪费土地可耻的良好风尚。

五是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年年初“三干”会期间,乡政府与村、村与组都要签订“三无”目标责任书,几年来,共签订目标责任书39份。责任书规定经检查达到目标的,在村、组干部原有综合考核中加3分,未实现目标的,扣1~3分,把“三无”活动纳入各级干部目标责任管理。

通过开展创建“三无”乡活动,(1)有效地宣传贯彻执行了土地管理法律、法规。(2)增强了各级领导把土地管理放在重要位置的紧迫感和责任感。(3)建立土地监察网络,完善制度,使土管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4)解决了违法占地、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减轻了乡政府执法难度。 (5)提高了对乡村的土地管理水平,提高了执法人员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加强了廉政建设。

(原载1996第10期《陕西土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