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河县农村卫生现状及发展思路

白河县农村卫生现状及发展思路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业务经营方面,全县28所乡卫生院普遍不景气,有18家亏损,亏损面达64.3%,亏损严重的亏损金额达万元。大部分乡卫生院基本上无周转资金,靠赊欠药品维持生计。一些乡卫生院,年业务收入仅有几千元,远远赶不上某些个体门诊的年业务收入,境况极为惨淡。更有甚者,个别乡卫生院竞出现拒受疫苗现象,严重影响了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多种办医形式造成了与乡卫生院的不合理竞争。(四)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白河县农村卫生现状及发展思路

乡级卫生院是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枢纽,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依托,除正常的医疗服务外,还承担着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大量的社会卫生工作。但在目前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我县的乡卫生院大部分陷入了难以为继的窘境,特别是1993年乡卫生院下放给乡政府管理后,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医疗卫生业务清淡,经济效益下滑,负担日益沉重,专业人才队伍不稳,已严重地阻碍了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现状

业务经营方面,全县28所乡卫生院普遍不景气,有18家亏损,亏损面达64.3%,亏损严重的亏损金额达万元。大部分乡卫生院基本上无周转资金,靠赊欠药品维持生计。医疗业务清淡,28所卫生院1994年累计门诊人次只有8.93万人次,业务收入仅有72.9万元,除1所乡卫生院有少数住院病人外,其余27所乡卫生院全年无1个住院病人。一些乡卫生院,年业务收入仅有几千元,远远赶不上某些个体门诊的年业务收入,境况极为惨淡。

财政投入方面,用于事业发展、基本建设方面基本上无投资,差额补助难以保证,财政欠款过多,28所卫生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财政欠款。1994年,乡财政差额补助累计欠款30万元,欠1所卫生院职工工资竟达1.8万元,部分乡卫生院的职工全年未领到分文工资,职工生活极为艰难。

基本建设方面,大部分乡卫生院现有用房均系60年代至70年代初所建,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医院基础设施条件极为简陋,设备得不到更新,仍停留在“老三件”时代,与个体诊所相比无设备优势。

人才及人员结构方面极不合理,人才匮乏,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差,而且长期得不到培训提高,绝大多数医务人员无专科特长,仅能勉强进行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而且人员分布极不平衡,有些乡卫生院人满为患,多达七八人,而有的卫生院仅一两人,一方面,造成人员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却使一些乡卫生院变相成为家庭诊所或个体诊所。

社会卫生工作方面滑坡明显,疫情报告迟报、漏报,甚至不报的现象时有发生,冷链运转流于形式。疫苗积压浪费现象相当普遍,效果难以保证;儿童免疫保偿制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更有甚者,个别乡卫生院竞出现拒受疫苗现象,严重影响了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原因

(一)现行的卫生事业管理体制与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的发展现状不相适应。首先,贫困山区的经济基础薄弱,卫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太低,医疗条件、医疗设备等基础设施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悬殊过大,一时难以适应目前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其次,条块分割的特殊管理体制,使得卫生事业的管理出现多头、多层次严重分散现象,卫生行政部门想管管不上,政府部门想管管不好,其结果是都不管,进而导致卫生机构布局不合理,卫生资源严重浪费;第三,与现行卫生事业管理体制相配套的措施还不完善,管理不力,宏观调控作用失灵,乡卫生院交乡政府管理后,乡政府如何去管?究竟应把乡卫生院摆在什么位置?卫生事业投入应占财政支出的多大比例等,没有硬性而详细的措施保障,使得乡政府在管理上随意性大,主观因素多。

(二)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性质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许多乡政府把卫生院单纯看成是医疗经营单位,而忽视了或看不到其公益性、福利性的一面。进而在政府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卫生事业列不上议事日程;在财政投入上,不仅不向卫生事业倾斜,相反还不断削弱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在人员调配和管理上,不从卫生院的实际出发,而随意调配或安排人员;在业务经营上,没有很好地从政策上、财力上加以扶持。而更多的将乡卫生院视为地方政府的负担和包袱,从不主动去关心或过问卫生院的管理和工作开展情况;工资发放按“先文教、后司法,发了党政再发其他”的原则,优先考虑其他部门。对卫生院则抱着有了就发,没有就欠的态度,无疑会使卫生院雪上加霜。

(三)医疗机构布局不合理。多种办医形式造成了与乡卫生院的不合理竞争。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在实施初级卫生保健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对多种形式办医的片面理解,及对农村医疗市场缺乏科学的论证和预测,只考虑到村卫生室与乡卫生在保障人民群众保健方面的同一性,而没有充分估计到二者之间可能出现的竞争,加上部分村卫生室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设备、技术、管理较差的情况下,任意截留病人,经营假劣药品,不仅影响了病人的合理流向,而且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药市场。

同时,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乡村医生,个体诊所,游医药贩等各种办医形式也明显增加,他们凭借诊治手续简便,进药渠道多样,经营方式灵活等优势,造成了与乡卫生院的不合理竞争,也加剧了假劣药品的流通。

(四)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由于人才匮乏,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低,在正规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分不进来的情况下,又无能力送专业技术人员出去深造、提高,使得现有业务人员既无全科优势,又无专科特长,仅能勉强维持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加之大部分乡卫生院医疗条件差,设备落后,形成了卫生院“重病治不了,轻病不来治”的局面,造成居民医疗费用村、县(区)两头大、卫生院中间小的状况,严重制约了乡卫生院的发展。

(五)卫生院内部管理不善.院长缺乏管理知识及能力。乡级卫生院是卫生行政、防保、医疗高度集中于一体的“袖诊”单位,卫生院工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然而,全县绝大部分乡卫生院院长既没有机会进入卫生管理专业学习,接受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又缺乏注重从管理的角度来抓卫生院工作的意识和观念,对行政管理不愿主动进入角色,院内无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过硬的措施。即使有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很好地执行,造成卫生院的管理普遍混乱,甚至出现院长对卫生院的药品购销情况不清,业务经费状况不清,职工分配不清等多本湖涂账。

三、发展思路

运转有序的基层卫生组织,是各项农村卫生改革政策和措施实施的依托和载体。贫困山区的乡级卫生院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彻底摆脱生存危机,更好地发挥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枢纽作用,是当前卫生改革的重点,也是其难点所在。虽然各地都有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能遵循。因此,白河县在充分正视目前的现状,并结合全县的实际和特点,同时吸取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发展思路。

首先,把乡卫生院的干部任免、人事安排、资金分配等管理权限重新归属县卫生局。卫生局要从办卫生转到管卫生上来,可从全县的全局出发,统筹安排,着眼于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自我约束机制,强化宏观调控作用,并逐步理顺各级卫生机构的关系,加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中各层次间“统”的功能,合理调配人员,完善队伍结构,努力消除现行卫生事业经费使用上的不平衡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特长和现有卫生资源,减少闲置和浪费,做到管事与管人相一致,高度发挥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控权。

其次,在乡、村卫生院的管理上,逐步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即村卫生室由村集体所有,村集体为村卫生提供必要的住房、器械、药品和流动资金;而乡卫生院则对村卫生室的业务、财务和药品实行统一管理,乡村医生实际报酬工资化。这样,可使乡、村两级建立起正常的紧密的合作关系,将乡、村两级卫生组织之间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互惠互利,真正树立起上一级的业务威信,强化业务指导关系,进而消除不正常的竞争行为,避免乱办医和不正当竞争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同时,预防保健和初级卫生保健任务也容易落实。

第三,在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尝试走综合性区域卫生发展之路。其基本思路是,重新合理确定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对现有办医机构重新进行审核、登记、注册、发证,针对各区、乡实际和特点,统筹规划卫生资源。一方面,对不符合办医条件的医疗机构,坚决予以取缔;另一方面,打破目前乡乡均设乡卫生院的办医格局,要根据既要方便群众就医,又需要考虑卫生院的辐射半径,还要避免医疗机构交叉重复的原则,设立中心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可以跨乡,也可以跨区设立。设有中心卫生院的区域不再设立乡卫生院,对富余人员可以向村卫生室和乡卫生院分流。对中心卫生院,在技术力量和医疗设备上重点进行配备,逐步将其建设成为不仅具备基本的卫生服务功能,而且成为本区域内集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医疗中心。一般卫生院在完成防保任务的同时,能保证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重点发展专科,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进而使区医疗机构的设置,由行政区域履盖走向卫生区域覆盖。

第四,健全和完善防保体系,区一级建立独立的防保站,乡一级设立专职防保专干,防保人员纳入县级统一管理。卫生局管理人事卡和工资,防疫站、妇幼站等负责业务指导和考核,以保证初保工作,防疫、妇幼、健康教育等社会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从根本上扭转重治轻防的局面,实现卫生工作的重点转移。

(原载1996年第3期《陕西大卫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