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坎经济撑起一片天

石坎经济撑起一片天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修田造地而闻名全国的白河县,经过二十多个春秋的艰苦拼搏,共修水平梯地24万亩,石坎长度达3.61万公里,被人唤作为七个“万里长城”,至1991年,全县就实现农民人均一亩基本农田,从而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如何解决农民的用钱问题,这一直缠绕在白河县决策者们的心中。怎样发展农村经济,白河县委、县政府在经过认真的论证和思考后,作出了要兴桑养蚕的决定。今年,全县可养蚕2万张,产值1000万元。

石坎经济撑起一片天 ——白河县兴桑养蚕侧记

以修田造地而闻名全国的白河县,经过二十多个春秋的艰苦拼搏,共修水平梯地24万亩,石坎长度达3.61万公里,被人唤作为七个“万里长城”,至1991年,全县就实现农民人均一亩基本农田,从而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但是,如何解决农民的用钱问题,这一直缠绕在白河县决策者们的心中。怎样发展农村经济,白河县委、县政府在经过认真的论证和思考后,作出了要兴桑养蚕的决定。回首过去的历史,白河的养蚕曲折反复,1985年,蚕茧市场滑坡,少数群众毁掉了桑园,1987年,时值蚕茧大战,白河的老百姓有了一个明显的比较,即栽在石坎上的桑树和地里的成片桑园的经济效益相比,相差很大,保留下来的坎边桑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涌现了一批致富的典型。省劳模、茅坪镇鱼儿村村民吴显均到1987年为止,共发展坎边桑1700株,年养蚕14张,收入8900多元,在全县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县上立足实际,作出了大力发展蚕桑的决定。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白河农民尝到了坎边经济甜头,概括出了“吃粮靠地中间,用钱靠石坎边”,闻名全国的大双乡兴隆村,靠兴桑养蚕致富,全村咬住目标不放松,倾力发展石坎经济,全村年养蚕达800张,收入37万元,农民养蚕收入人均达500元。

经过坎边经济项目的4年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到1995年,全县坎边4年累计创造产值3030万元,其中,养蚕5万张,产茧1671.4吨,产值达1813万元,收割龙须草3111吨,产值622万元,收鲜果2274吨,产值达227.4万元,育桑苗1232.4万株,收入164.3万元,每亩水平梯地4年累计增收180.6元,1995年项目产值达1357.72万元,每亩水平梯地坎边创收80.9元。坎边栽桑、种草、栽果,不仅可以加固石坎,保持水土,开发项目,就拿所栽桑2339万株来说,按500株郁闭成林,果树68.47万株,按150一株郁闭成林,共增土地绿色面积5.13万亩,增加植被覆盖率2.3%,改善了生态环境。坎边经济同时也带来了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开发4年累计上缴地方财政各项税收115.29万元,农村人均增收75.76元。

1998年,白河新班子把发展蚕桑确定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一大产业,并提出发展生态林业,实施五个林业十万亩,即发展蚕桑10万亩,杜仲10万亩,速生林10万亩,板栗10万亩,鲜果10万亩。而且,还提出了消灭空白地坎1600多公里。1999年春,县上组织资金165万元,坎边栽桑1100万株,今年春季,组织资金410.4万元,坎边栽桑2280万株,结合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全县共栽植各类果木5万株。今年,全县可养蚕2万张,产值1000万元。有人算过一笔账,到2003年,所栽植的3000万株坎边桑将全部投产,年可养蚕6万张,产值可达3000万元,到2005年,坎边桑将全部进入生产期,年最低可养蚕10万张,产值将达5000万元,可提供税收1311.8万元,农民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可达294元。

(原载2000年6月27日《陕西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