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崇明扁担戏撑起大舞台

崇明扁担戏撑起大舞台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崇明扁担戏便在崇明岛上流传开了。后来,因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国民党打内战,扁担戏艺人生存日益艰难,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崇明岛尚存10多副扁担戏担子。这位幕后艺人就是朱家第三代朱永发,崇明扁担戏的第三代传人。2007年6月,崇明扁担戏已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崇明扁担戏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共同保护。在祖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崇明扁担戏这朵奇葩必将绚烂绽放。
崇明扁担戏撑起大舞台_东海瀛洲

扁担戏

崇明扁担戏被誉为世界三大木偶戏之一,因其“一副扁担一台戏,一人演戏百人看”而得名,在崇明岛上被俗称为“木人头戏”或“布袋戏”。扁担戏的独特之处在于剧情紧凑、技法严密,敲锣击鼓、说唱吹做全由一人担当,能在短则三五分钟,长则半小时的演出过程中,将人物声色,甚至鸡鸣狗吠、马嘶狼嚎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在明清时期扁担戏曾经非常流行。

崇明扁担戏独树一帜

崇明扁担戏独树一帜

崇明扁担戏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了,清代后期有一位姓李的苏州民间艺人来到崇明演出扁担戏,在下沙的新五滧演出时,吸引了许多从未看到过崇明扁担戏的当地人,一位叫顾再之的当地青年看得津津有味,流连忘返,后来竟跟着姓李的艺人走乡串村去看演出,顾再之由好奇到产生兴趣,要拜李姓艺人为师。李姓艺人见顾再之真心学艺,就收下了他,把扁担戏的表演艺术木偶制作工艺悉心传授给顾再之。顾再之努力学习,木偶艺术不断提高,先是跟随李姓艺人表演,后来可单独挑担外出表演。崇明人表演崇明扁担戏由此而始,后来,顾再之又传朱少云等10余人。于是,崇明扁担戏便在崇明岛上流传开了。

崇明扁担戏

由于交通不便,崇明岛与外面交往相对闭塞,热闹、好看、新奇的崇明扁担戏深受农民、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喜欢,演出市场广阔,当时全崇明岛发展到30多副扁担戏担子。崇明扁担戏独树一帜,不但在岛上演出,艺人还挑着扁担乘船离岛赴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演出。后来,因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国民党打内战,扁担戏艺人生存日益艰难,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崇明岛尚存10多副扁担戏担子。20世纪60年代后崇明扁担戏沉寂了,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又继续开演,但仅存崇明中兴镇朱家几付担子,朱家已传三代:第一代为朱克成;第二代为朱学文;第三代为朱雪山等6人。

五副扁担戏戏担子下乡演出

让崇明扁担戏重放异彩

2011年3月24日,豫园中心广场一个民间活动,人们争先恐后观看崇明扁担戏。民间艺人表演的古代木偶戏《武松打虎》,让游人备感稀奇。

这位幕后艺人就是朱家第三代朱永发,崇明扁担戏的第三代传人。朱师傅时年67岁,从10多岁开始学扁担戏,到目前,已经能熟练表演《西游记》《武松打虎》《白蛇传》等戏,可谓是隐藏在民间的一位技艺高手。

朱永发表演的木偶戏,道具是一根扁担、一高脚凳、一块幕布,支好凳、人往凳上一坐,拉下幕,“当、当、当”,一阵紧凑的开场锣鼓,戏就这样开场了。只见朱师傅手法翻飞,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打斗木偶人物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来,不光手动,朱师傅还要同步配音,两只脚还有节奏地敲打控制一面小锣。绝妙的口技,精妙的动作,朱师傅娴熟的技艺让人惊异不已。

领略扁担戏之后,观众不禁为朱永发师傅的绝技赞不绝口,同时也为绝活面临的失传而不甚担忧。在说起继承人的问题,朱师傅颇为头痛,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来继承这即将失传的技艺。

目前,朱家六人偶尔在农闲时演出,主要剧目有《武松夜战蜈蚣岭》《薛仁贵大破摩天岭》《唐僧取经》《罗通扫北》等。

2007年6月,崇明扁担戏已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崇明扁担戏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共同保护。为了更好地保存保护扁担戏传统剧目,崇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采取了有力、有效的保护措施,提出了十年保护目标。在未来十年中,稳定现有扁担戏6副戏担子;办好传承培训班,逐步扩大传承培训班范围至各乡镇,培训出一批较有水平的艺人;编写扁担戏剧本,展示扁担戏艺术魅力;培育好10副扁担戏担子,并整理朱氏祖传的其他剧目剧本。一个濒临失传的戏曲剧种——崇明扁担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中得以重放异彩,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在祖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崇明扁担戏这朵奇葩必将绚烂绽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