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根华:记和艺术

朱根华:记和艺术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0多年前的家乡在朱根华的印象中是模糊的。他随父母举家迁往上海谋生时,尚且是个不谙世事的三岁孩童。“家”的最初记忆,是从父母在上海虹口区经营的那家规模不大的烟纸店开始的。朱根华的母亲虽是江南女子,却也是位豪爽仗义的女丈夫。她乐善好施,广结朋友,他们的住所也因此时常成为宁波籍海员在上海的临时落脚点。创立于嘉庆年间的“四明公所”,是旅沪宁波人创办的同乡组织。

记忆童年——宁波与上海的双重影像

70多年前的家乡在朱根华的印象中是模糊的。他随父母举家迁往上海谋生时,尚且是个不谙世事的三岁孩童。“家”的最初记忆,是从父母在上海虹口区经营的那家规模不大的烟纸店开始的。

朱根华的母亲虽是江南女子,却也是位豪爽仗义的女丈夫。她乐善好施,广结朋友,他们的住所也因此时常成为宁波籍海员在上海的临时落脚点。童年的朱根华喜欢这些海员,他喜欢看那些被海风吹得粗糙的脸庞,喜欢他们给他带来的各式零嘴,喜欢听他们用有棱有角的语调说各类奇闻逸事。狭小的居住空间,因为这些艰辛劳苦,但又不失乐观向上的宁波人的到来而显得热闹温馨。

1937年,淞沪战争爆发,苦心经营的家在战争的大火中毁于一旦。身无分文的一家人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来到了当时位于法租界的四明公所,在同乡组织的难民收容所里安顿了下来。

创立于嘉庆年间的“四明公所”,是旅沪宁波人创办的同乡组织。上世纪30年代,四明公所慈善事业设施日渐完备,规模不断扩大,在致力维护同乡利益、帮助同乡解困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原籍文化的集中体现,四明公所浸透了浓郁的宁波乡情——朱根华在那里度过了奠定人生品行的童年时代。

朱根华的漫画生涯起源于一枝馥郁的并蒂莲:戏曲和他钟爱的小人书。生活的土壤滋养了未来漫画家萌动的心。

当时,上海的“大世界”“大舞台”等游乐场以及学校周围的艺人杂耍摊点都是年幼的朱根华经常光顾的场所,这里是他心中的乐园。朱根华爱看戏,且从不“挑食”,越剧、评剧、沪剧、滑稽戏……逢戏必到。看久了,这个“小戏迷”就情不自禁跟着唱,一招一式竟也学得有模有样。每每夜戏散场,朱根华就一溜烟儿跑回家,一板一眼给家人来段现场表演。夜深人静,家人熟睡之际,兴致犹浓的朱根华便拿起画笔,将脑海里的人物绘于纸上。

比起戏剧人物“素描”,照小人书临摹对朱根华而言就轻松多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漫画业空前繁荣。《时代漫画》《漫画生活》《上海漫画》《漫画界》等一大批漫画刊物在朱根华生活的城市中涌现。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叶浅予的长篇连环漫画《王先生》和黄尧的《牛鼻子》风靡一时,画中的主人公更是为那个时代的孩子们所熟知。

许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钟爱和执著,没有钱,但着迷于绘画的朱根华就经常挨在人家身后蹭书看,一旦手头有一两分钱,就马上去租书临摹。家里的地、墙、桌统统成了他的绘画板。

也许就在这时,缪斯女神击中了他,一扇漫画世界的大门徐徐向他开启。懵里懵懂走入其中的小根华也许未曾想到,多年以后,循着老一辈中国漫画界俊彦的踪迹,他也走进了中国漫画的殿堂,用他手中的笔描绘人生。而此时,他正在自己涂抹的人物间自得其乐。

感谢母亲,那位目不识丁,却深深崇尚知识的江南女子,即使一张描红、一幅涂鸦,她都用平整的纸细细包好,珍藏起来,不允许有任何玷污。这种对知识和艺术虔诚的心理波及朱根华,在他的生命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此后,无论身处艺术高峰抑或跌入人生低谷,他始终坚定不移厮守着艺术的绿洲,坚持为正义说话,为道义张目,从未轻言放弃。

像许多那个时代的宁波人后代一样,到了适学的年龄,朱根华进入乡人办的四明小学,完成了1—4年级的学业。5年级时,朱根华考入了中法中学附小。那是一所法语教学的教会学校,学费昂贵,但年终考试第一名的学生可以免除全年的学杂费。当时朱根华的父亲做着码头工,母亲给人当保姆,家里入不敷出,生活极为艰辛。

也许是天资聪慧,也许是冲着这第一名的免费,朱根华每个学期都没有让母亲失望。每次考试结束,那名大胡子法国校长都会用法文报出前十名学生的名字,而每一次“普罗米尔”(法文:第一名),都是属于那个穿旧式翻毛皮鞋,背白色帆布包的小个子男生——朱根华。也正是凭借这始终如一的“普罗米尔”,朱根华分文未付地读完了初中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