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劭的故事

刘劭的故事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劭知道这几年欠女儿、妻子的太多太多了,尤其是女儿。刘劭打电话让晚上和他一起去执行特勤任务的同事和司机,先到饭馆去吃点东西,6点半准时出发。7月17日上午,我们“1号交警”写作组一行四人,在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二楼的走廊,见到了刘劭。5月12日中午,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全体人员分外高兴,因为这一天队里有一位民警举办结婚典礼。

第七章 刘劭的故事

“爸爸,能不能陪我和妈妈吃顿饭啊?地震都一个多月了,你才回了一趟家……”

当陇南市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刘劭大队长听到女儿这句话时,本已跨出危房的腿又缩了回去,他转身看了看瘦弱且可爱的女儿。他发现,女儿目光中的那种期待是强烈的,是不可抗拒的。刘劭就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也不可能迈出另一条腿了……地震带来的恐惧似乎还缠绕着她幼小的心灵,她害怕没有爸爸的日子,她生怕爸爸一离开徽县的家,那可怕的地震会再来,她怕……她知道爸爸很忙,她没有别的奢望,只有这个小小的要求。

“爸爸,可以吗?”女儿的声音已经是怯生生的那种了,她似乎绝望到了极点。

他大步走了过来,一把抱住了女儿,女儿把脑袋贴在了他身上,瘦小的胳膊搂住了他的腰。他看了看坐在沙发上一声不吭的妻子,便悄悄地转过身去,此时此刻,泪水已经模糊了他的双眼。

“好的。”刘劭坚定地说:“宝贝,爸爸请你,还有你妈妈吃饭!”

“真的?”宝贝女儿高兴地跳了起来:“啊!妈妈,爸爸要和我们吃饭了!”

时间是2008年6月5日下午4时55分,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23天了。

刘劭知道这几年欠女儿、妻子的太多太多了,尤其是女儿。今年十二岁的女儿,三岁那年做过先天性的心脏手术,是从死亡线上捡回来的,这些年来,都是常年患病的妻子在照顾女儿。这个爸爸不称职啊!但是,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他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呢?

刘劭强忍住内心的痛苦,悄悄地擦干了泪水。他蹲下来装作无事人的样子,对女儿说:“宝贝女儿,走,我们现在就走!”女儿欢呼着拉起妈妈的手就往外走。妻子知道丈夫的苦衷,但又不愿意让女儿失望,就对丈夫说:“给他们说说吧,一小时后,你们再走。”

刘劭打电话让晚上和他一起去执行特勤任务的同事和司机,先到饭馆去吃点东西,6点半准时出发。打完电话后,带着妻子和女儿快速走下楼去,在家属楼下的一家面馆里坐了下来。他连忙点好了菜,然后给妻子和女儿擦桌子、碟子、筷子,给妻子女儿说这说那。菜上来了,女儿在那里大口大口地吃着,体弱的妻子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地给他夹菜,让他多吃点。但女人脸上那种难以言传的表情,让他心里特别难受。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的确是地震后他们一家三口人在徽县家中吃的第一次团圆饭啊……作为丈夫,他是失职的,作为父亲他更是不称职的。他早就对她们说过,做一名交警的妻子就要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做一名交警的女儿也要承受别人无法承受的苦难……然而,这样的理由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呢?没办法,谁叫自己是一名人民交警呢?交警就要付出别人无法付出的辛苦,还有8小时工作之余的一切时间。今天,他也是执行完任务后路过徽县才回家的,他可支配的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向前行进着,贤惠的妻子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当时钟指向六点半时,妻子微笑着给他说了一句话:“你走吧!都六点半了,我们俩自己会照顾自己的。”刘劭哽咽着吃下了最后一口饭,亲了一下女儿,便急匆匆地和司机、同事们离开徽县往康县赶去。

7月17日上午,我们“1号交警”写作组一行四人,在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二楼的走廊,见到了刘劭。这位身体健壮、寡言少语的大队长,冷静中透着一股质朴,微笑中包含着真诚和睿智,他身上透着的是西部汉子豪爽的个性。他说,他已经等我们两天了,见到我们很高兴……在办公室小王主任那里,我们知道,刘大队长确实等了我们两天了。本来昨天他就要出差了,因为我们要来,他就把出差时间推后了两天。

下午3点钟,我们在康县交警大队的会议室里,对他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座谈式采访。

5月12日中午,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全体人员分外高兴,因为这一天队里有一位民警举办结婚典礼。但这种热闹刚刚结束不久,举世震惊的5·12汶川大地震就发生了。那一刻,地动山摇;那一刻,山石翻滚,尘土飞扬;那一刻,人心恐慌,不知所措。

地震发生前两分钟,刘劭大队长还在给县公安局电话汇报一起交通伤亡事故,还没等到大队长刘劭汇报完工作,楼房就开始强烈晃动起来了,当他反应过来是发生了强烈地震时,电话已经中断了,再也打不出去了。他迅速下楼跑到了大队院子里,看到大楼晃动得很厉害,远处的山上浓烟滚滚,不少地方的山石垮塌下来了。他意识到了山体滑坡的后果,公路一定被堵塞了。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2点40分了,他迅速集合全体民警,开了一个简短的会。会上,他把在场的所有民警分成了四组,由他亲自带领一组赶赴县城至略阳公路307线,同时兼顾成康路一线;城区中队配合公安局行动;孙笑副大队长带领一组人去望关,兼顾307线;王晓波带领一组赴205线;赵文山带领一组人马赴县乡道路……工作安排完毕后,刘劭叮咛大家:一定要注意山上的落石,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有可能的话,要在第一时间里与家人取得联系,说明大队的情况,别让家里人为我们担心。

地震发生后,康县的山体大面积严重滑坡,昔日高大雄伟的米仓山在几十秒钟的摇晃之下已经变得支离破碎了。有人看到,地震发生时,山上像有无数枚炮弹在爆炸;大山好像发威了,把它的愤怒一股脑儿地向外喷发。

大自然突然之间拉下了脸,面目一时间变得狰狞可怕……

米仓山到望关的吊子峪205公路已被严重堵塞,一块一块的巨石横在马路上,四面的尘土像沙尘暴一样让人窒息,彼此看不清对方。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有200多辆车被堵到了这里。被堵车辆长长的,像一条刚刚经过蜕变的长龙,无精打采地卧在205国道上。中共陇南市委书记王义要赶到市里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被堵在了这里。他和第一时间赶来的交警一样,亲自指挥疏导交通。

康县交警大队望关中队中队长王晓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连忙通过熟人借了一辆铲车,但是,铲车司机不在。朋友邻居家有个小伙子勉强能发动车,但是他一点儿也不会操作。王晓波耐心地对小伙子说:“现在是非常时期,什么都别说了,我就坐在你旁边,怎么操作,你听我指挥!”

小伙子还是有点害怕,王晓波二话没说就把小伙子拉到了铲车上:“没事!我就在你旁边,我指挥,你开!”此时的王晓波心急得像火烧一样,他也不会操作铲车,但是,现在什么也顾不得了。

王晓波指挥着大铲车很快赶到了被堵路段,他看到市委书记王义镇定自若地在那里指挥大家清理路面,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用手工清理路面。打不通电话,没有办法调集队伍,作为市委书记,在那一刻里,他也是干着急啊!市委书记见王晓波指挥着蹩脚的“司机”开着铲车来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欣慰地向交警王晓波奖赏了一个注目礼:康县交警,好样的!

王晓波站在铲车上指挥着“司机”一铲一铲地作业,多亏了这个庞然大物啊!在人们焦急的等待里,时间一分一秒地走过,余震也在一次一次地摇晃着米仓山,人们的心也在一次一次地抽搐着……开铲车的小伙子已经忘记了他是一个不会操作铲车的司机,只是开足了马力一铲一铲地用心工作着。前面没有下车的那些司机们被感动了,他们都纷纷下车来冒着余震危险一块一块地搬石头土块……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奋战,近100米的塌方路段被清理开了。当陇南市委王义书记看到一张土脸上只露出两个白眼仁、浑身是土,但还穿着交通警察服装的王晓波时,感激地拍了拍王晓波的肩膀说:“好样的,你是一个合格的交警!”王晓波含着泪水给市委书记敬了一个礼,然后给书记打了一个手势:“请书记的车马上通过!说不定还有更大的塌方呢!”

王义书记说了声“谢谢”后,就站到路边上指挥起车辆了。王书记只有一个信念:先让群众安全通过这里,他最后一个走。市委书记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等200多辆车全部安全通过后,他才上了车。随行人员说:“王书记真是我们的榜样啊!”

所有的被困车辆一辆一辆通过时,司机们鸣笛向王晓波一班人致敬:谢谢!谢谢……

王晓波的眼中噙着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哗哗哗地流了下来,在那张土脸上冲下了几条深深的沟槽……

王晓波打开了手机,此时已经是下午6点了,他收到了大队长刘劭的一条短信:电话一直打不通,请你不惜一切代价守住205线,保证交通畅通!王晓波用那双沾满了泥土的手回了一条短信:请队长放心,我正在积极努力!

同样奋战在307线公路上的刘劭,收到了王晓波的回复短信,心里有了一丝丝的安慰,因为同样的短信他也发给了单位的其他人员,都一一得到了回答。这个时候,他和战友们刚刚清理完了307线公路上的好几处落石,几十辆滞留的车辆向他们鸣着感谢号,缓缓地通过了。在确保无事之后,刘劭他们便返回到了单位。

为了更好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刘劭迅速招集相关人员开会,成立了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指挥部设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里,内挂一面党旗,刘劭任组长,教导员王红中任副组长,宣传工作、值班由老队长负责,其他干警全都充实到了公路上。

5月13日凌晨3点钟,刘劭终于忙完了一天的工作。这时,他才想起了马上要给家里打个电话。可是,老家西和的电话还是打不通,徽县家里的电话也打不通。西和老家的父母,还有兄弟姐妹照顾。可是,在徽县的妻子女儿就不一样了,她们娘俩在徽县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有多难啊!想起妻子和女儿,他难受极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大地震以来,刘劭始终以一个人民交警的姿态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始终以一个战士的身份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这些场合,他给人的影响始终是乐观、向上、勇敢、坚强。可是,现在这是怎么了?他为什么在夜半更深时,潸然泪下呢?

5·12大地震时,贤惠善良、温文尔雅的妻子在六楼的家中,感到大楼在剧烈摇晃时,她在第一时间里首先想到的是丈夫,接下来就是女儿了。她冒着余震的危险,快速跑到了学校,见女儿平安无事,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这天晚上,妻子康小玉和女儿简单地吃了点方便面,就在老乡搭的简易帐篷里住下了。整个晚上,她都没有睡着,满脑子都是丈夫的身影。康小玉明知道打不通丈夫的电话,可她还是一遍又一遍拨丈夫的电话,越是着急越是拨不通,越是拨不通越是着急……

她想,要是第二天还打不通丈夫的电话,她就带着女儿去康县找他。

第二天早晨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还在指挥部里守着的刘劭,接到了妻子从徽县打来的电话,妻子在电话那头哭了。他说,小玉,你别哭,我也是一夜没有合眼啊!妻子这才释然了,她擦去了眼泪后把电话交给了急急等待的女儿。他在电话里与女儿进行了简短的对话后,女儿又把电话交给了妻子。妻子哽咽着说了地震时她的恐惧和不安。最后,妻子告诉他,徽县的房子已经裂缝不敢再住了……

通完电话后,刘劭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飞到了十几年前。

那时候,刚刚从警校毕业的刘劭带着青年人的那股不服输的狠劲和拼劲,拿了一卷铺盖和行李就去徽县交警大队报到了。当时,他的心情像所有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一样,既觉得新鲜刺激,又感觉忐忑不安,更觉得有一种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情与冲动,也有一种“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自豪感。他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在徽县,一晃就是好几年。他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到了副大队长的位子上,也好不容易把西和的妻子和女儿接到了徽县城里。一家人终于团圆了,孩子也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此后,刘劭的忙碌也似乎一天一天地加重了。是的,一个有工作能力的青年人,上级是不会让他在原地踏步的。支队考虑到康县的交通管理状况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亟待改善,就把刘劭调到了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任大队长,在家庭需要照顾与组织安排新任务新工作的矛盾中,风华正茂的刘劭毅然踏上了新的征途。这样一来,他们两口子也就成了牛郎织女了。

一到康县,他一个猛子扎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首先抓队伍建设,其次抓交通管理,第三搞大队基建。这一忙,就忙得不可开交了,开始是两个星期回一趟家,后来就成了一个月回一次家了。妻子说家是丈夫的旅店,来也匆匆,去也忙忙。妻子上班时,没人给女儿做饭,女儿就只有饥一顿饱一顿地凑合。就这样时间长了,一切也就成了习惯了。

所以,刘劭突然感觉到他欠妻子、女儿的太多了。他想,等抗震救灾工作彻底结束时,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妻子的工作调到康县来,把女儿接到他身边来!

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刘劭大队长指挥大队的工作人员,及时在大队院子里搭起了一座150多平方米的临时帐篷。他把交警的家属全都妥善地安置在了这个大帐篷里,而远在徽县的妻子和女儿只能和老乡们挤在一个狭窄的简易防震篷里。就是这样一个防震篷,也是刘劭的一个老乡去帮助搭建的。

在余震频频发作的日子里,如果谁能搞到一顶帐篷,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了。因为临时的随便搭的防震篷,住个一半天可以,可是要十天八天地住,就有问题了,也确实不是个办法。这时,刘劭的老家打来了电话,说两位老人由于身体的原因急需一顶帐篷。刘劭这下不敢怠慢了,妻子要他弄一顶帐篷被他打发了;可父母亲要帐篷,他就不能不管了。工作之余,他托朋友、找关系,好不容易才弄了一顶军用帐篷。就在准备把帐篷送到老家的时候,大队上又陆续返回了不少家属。怎么办呢?他二话没说,把自己准备给老家父母住的帐篷搭在了大队的院子里……干警家属们知道这一切后,说什么也不住这个帐篷,大队长就撒谎说,他又弄来了一顶帐篷,已经送回老家了……

这是个善良的谎言,也是一个伟大的谎言。一顶15平方米的帐篷在平时,也许值不了几个钱,可在地震期间,一顶帐篷值千金啊!

一件小小的平凡的事件,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辉,更是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舍小家顾大家的优秀品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徽县那个帮忙搭防震篷的老乡打来电话,说刘劭的妻子康小玉因长时间住防震篷,身体比过去更差了,再加上女儿刘薇要参加中考,住在防震篷里也得不到很好地休息。实在没有办法,康小玉就擅作主张自己搬回已经被专家鉴定为危楼的家里去了。刘劭吓了一跳,平时善良贤惠、不善言谈的妻子此刻却表现出了惊人的胆量,单独领着孩子住在了危楼上。老乡告诉他,在徽县交警大队的危楼里,只有他们一家的灯孤独地亮着,他妻子和女儿形单影只地住在上面。你刘劭还是个男人吗?

刘劭没有办法回答老乡的问题,一股凄凉感,涌上了他的心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妻子女儿,他只能暗暗地为她们母女俩祈祷祝福。

时断时续,忽强忽弱的余震还在不停地摇晃着大地,还在威胁着人们的安全。大地震过去已经不少日子了,但是人们还在担惊受怕、极度恐惧中生活。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针对这种情况,刘劭在解决了干警们的后顾之忧后,就和大家一起到帐篷交警大队里办公,指挥作战。他知道,大家都在看着他呢,他就是大队的主心骨,就是火车头。

交警大队所有的工作,已经全部展开了。而好些工作,必须在办公室里进行。可是,不少同志,尤其是女同志,她们不敢进到办公室里办公。为了鼓励她们大胆地走进办公室,他就陪着她们上班,使她们少了一份恐惧,多了一份信心。为了让办公室主任王继文放心地在办公室里工作,在第一时间把有关材料整理好给上级汇报,刘劭一有空闲就陪王继文上班。

5月25日的那次6.4级强余震,使王继文至今还刻骨铭心。当时,他正在整理一份上报材料,突然,电脑晃动,他抬头一看,掉灯在不停地左右摇摆,窗户也在叭叭叭地响。这情景和5·12那天很相像。他潜意识地站了起来,心已经咚咚地跳个不停,可是,但他看到镇定自若的刘劭大队长时,又镇定下来了。大队长就是他们的主心骨,有大队长在,就是天塌下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陇之南,难就难在道路艰险。国家领导人来视察灾情,每次警卫任务都是最高级别的,对刘劭大队长来说,完成警卫工作,既是一份特殊的使命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他既为能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警卫感到荣幸,又为自己从未接待过这么高级别的领导而担心。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态,所以,每次警卫任务他总是亲自带领战友沿途踏查,他把所有的路段在脑子里像演电影一样过上一遍之后,才开始制定特勤方案。

高级别的警卫工作,在他所从事的职业生涯中是空前的,从来没有过的。他只能一次一次地和班子成员商量,制定出详细的方案。然后再仔细斟酌,确保万无一失,才向有关部门汇报。每次,他都是凌晨一两点才睡觉,第二天还要及时参加警卫任务。

6月1日,对280万陇南儿女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历史也将会永远记住这一天的。这一天,胡锦涛总书记不怕山高路远,乘坐越野车来到了陇南。康县是总书记来陇南的第一站,对大队长刘劭来说,这是一次级别非常高的警卫任务,他们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迟,准备工作也不够充分。再加上康县地理地貌十分复杂,难以预料的因素十分多,交通安全任务非常艰巨。

为了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刘劭先后6次深入到所承接的特勤路段进行踏查,及时制定特勤警卫方案,对所有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他带领全体交警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确保了胡锦涛总书记一行在康县期间的交通畅通、安全,圆满完成了此次交通安全警卫任务。

六月里忙,绣女都要请下床,这是一句陇南人都知道的农谚。但2008年的6月来临时,陇南农村的庄稼成熟了。刘劭大队长知道办公室主任王继文的家在农村,他们家的麦子一定也像杏儿一样黄了。王继文这位生长在康县寺台乡袁山村的小伙子平时对工作是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尤其是在这段时间里,辛苦地跑前跑后,从来没有提过要回家去收庄稼的话。他家离县城有50多公里路,家里只有年老的父母,还有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想到这里,他的心里有一丝丝的苦涩,于是,马上决定让王继文回去收庄稼。同时,还要亲自带着人去帮他。

6月18日这一天,烈日似乎分外酷热,山顶连一点儿风也没有。袁山村这个非常偏僻、非常小的山村里却迎来了一帮特殊的麦客子,他们不是别人,而是穿着人民交警服装的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交警。

刘劭队长把党员突击队人员分成了两个小分队,很快,五六亩地的麦子割完了。

王家的老人很是感动,要请他们一定到家里去吃饭,说鸡已经煮好了,面也和好了。刘劭说:“大叔,我们得马上回去,这是非常时期,你的饭我们以后再来吃。”话音刚落,暴雨就来了。刘劭怕雨把麦子淋了,就又带着大家把麦捆子码到了安全的地方,然后喝了点水就冒着雨离开了袁山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