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刘文典讲课_刘文典先生的故事

刘文典讲课_刘文典先生的故事

时间:2022-07-1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刘文典讲课_刘文典先生的故事温梁华20世纪30年代,刘文典已大名鼎鼎,40年代在云大授课,名气既大,个性尤强。刘文典说:“我上课,教室里从来不许超过30人!今天不讲了!”1947年刘文典在泽清堂开红学讲座。刘文典与儿子刘平章(右一)、侄子刘全章因为刘文典有学问,讲的课“有听头”,学生都想去听,但刘文典并不想“推而广之”,只限30人听讲,于是产生了更为诱人的效应。

刘文典讲课_刘文典先生的故事

温梁华

(1983年云大中文系毕业)

20世纪30年代,刘文典已大名鼎鼎,40年代在云大授课,名气既大,个性尤强。

一次上课,有一学生站起来报告:“先生能不能再大声点,后面的听不见。”刘文典这才抬头看了一眼教室,问:“今天到了多少人?”答:“30多人。”刘文典说:“我上课,教室里从来不许超过30人!今天不讲了!”拔腿出门,拂袖而去。名士风度,令学生终生不能忘。(www.guayunfan.com)刘文典脾气大,学问也大。1947年刘文典在泽清堂开红学讲座。其中讲到贾元春还在宝、黛二人情窦初开时,就极力反对二人相爱。他举例说,第十八回写元春省亲,看到贾宝玉给大观园各景点所题匾额都点头称许,唯看到“蓼汀花溆”四字时,笑道:“‘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贾政忙遵旨换了。刘文典说,元春为何如此?此乃她暗示只喜欢宝钗,不喜欢林黛玉。为什么呢?因为“花溆”的“溆”其形似“钗”,其音似“薛”;而“蓼汀”二字,反切即一个“林”字。听众皆恍然大悟。

另一次,刘文典讲到读书要认真,不能不求甚解,一字一句都要细心研究,才能有所得。他举例说,鲁迅有一篇小说《白光》,写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陈士成,多次应试不中,失意后终于绝望,投湖自杀。尸体捞起时,人们看见“那是一个男尸,五十多岁,身中面白无须”。刘文典说,陈士成是个须发皆白的老童生,怎么会写成“面白无须”呢?原来旧时科举考试时,应考的人无论多大岁数,皆称“童生”,填表时相貌一栏一律只写“身中面白无须”。鲁迅用这六个字来写陈士成的最后相貌,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辛辣讽刺。

刘文典与儿子刘平章(右一)、侄子刘全章

因为刘文典有学问,讲的课“有听头”,学生都想去听,但刘文典并不想“推而广之”,只限30人听讲,于是产生了更为诱人的效应。

摘自《云大故事》2003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