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刘长荣的故事

刘长荣的故事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刘长荣自从结发妻子去世之后,至今快到40岁还尚未娶妻。陈凤仙的温柔敦厚和贤淑的品行,使刘长荣的爱家之情更浓了。每天刘长荣去渔市场忙他的老板兼工人的工作,陈凤仙在家与四个孩子分工合作,晒鱼干,学习织补鱼网,也让男孩学着去海边摸些鱼虾贝壳之类,卖些小钱贴补家用。为此,阿荣着急地将阿仙送往附近一个小城市的医院去就诊,经过一番初步检查后,遵医嘱转往另一个大医院的妇科去复诊。此时的阿荣,一心想的就是要救阿仙。

苦人的好运

1944年10月14日,在海南省的一个渔村里,突然传来一声婴儿啼哭声,一个新生命诞生了。

产妇陈凤仙刚产下她的第五个孩子之后,由于虚弱不堪,渐渐睡着了。此时,她那酒鬼丈夫,渔民方楚刚一回家,大着嗓门叫嚷:“我要喝酒”,懂事的大女儿方敏玉(小名阿玉),立即停下手头正在干的清洁工作,提起酒壶就去打酒买菜,谁知方楚刚见状却大为恼怒,他看见妻子睡觉,没为他准备好酒菜,所以怒火越烧越旺,大骂大嚷。这一下,不但吵醒了陈凤仙,而且还惊动了邻居林婆婆,她赶过来,向方楚刚说明其妻刚生完孩子,体虚起不来的原因,但这时的方楚刚,竟失去理智,不顾一切冲向床边,拖下被子,用力往地下一摔,不料,那婴儿正好随被子一起摔在地上,当时似乎没发出任何声音,可当林婆婆从地上抱起孩子时,才发现婴儿已经被活活摔死了。

陈凤仙既气又恨地扶着床边,抱着死婴,内心悲痛万分,但却无力大声哭泣,全身忍不住抽搐,天呀!世上怎么会有如此狠心和残忍的父亲,真可谓“禽兽不如”!

数日之后,陈凤仙逐步恢复了体力,方楚刚又正好出远海去捕鱼,借此机会,她把四个子女(一女三男)叫到身边,告知孩子们自己想逃离方楚刚,逃离这个暗无天日的家,出外去过另一种生活,并询问孩子们是否愿意与她一起逃离。不出所料,孩子们全部愿意随母出外,另谋生路,尤其阿玉对其父更是恨之入骨,因为父亲对母亲的一切言行,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她与母亲一直有逃离方楚刚的念头,今天可以实施,真是无比轻松和快乐。

1944年12月27日,陈凤仙和四个孩子,一路乞讨地来到了浙江省的一个沿海小渔村,一路经历了艰苦生活,他们心力交瘁,身心疲惫不堪,有点走投无路,开始失望和灰心,甚至想抱成一团,集体投海,一了百了地结束痛苦不堪的生活。

此时,渔市场的老板刘长荣正巧路过海边,看见母子女五人抱头痛哭的惨不忍睹一幕,非常震惊,他不由分说前去一探究竟,并边听、边看、边想……陈凤仙容貌姣好,言谈中肯,举止稳妥让好心厚道的刘长荣动了爱怜之心,他当机立断地决定,接他们回家去共渡难关。

刘长荣自从结发妻子去世之后,至今快到40岁还尚未娶妻。所以没多久,陈凤仙就成了刘长荣的妻子,四个孩子改姓刘之后,也成了刘长荣的孩子。这样一个新家,每天都充满着幸福和快乐。陈凤仙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好丈夫,孩子们得到了温饱的好日子,刘长荣的家,从此成了村里有名的“快乐人家”。

陈凤仙的温柔敦厚和贤淑的品行,使刘长荣的爱家之情更浓了。他们的日子,虽然不属于富有,但至少可以不愁吃穿。每天刘长荣(简称阿荣)去渔市场忙他的老板兼工人的工作,陈凤仙(简称阿仙)在家与四个孩子分工合作,晒鱼干,学习织补鱼网,也让男孩学着去海边摸些鱼虾贝壳之类,卖些小钱贴补家用。阿仙又在家养了一只雄鸡和五只雌鸡以及两头小猪。彼此分工合作,勤奋又团结。尤其是大女儿阿玉,懂事加乖巧,聪敏能干又美丽,真是妈妈的一个得力好帮手呀!

阿仙料理家务是一把巧手,对阿荣温柔又体贴,使这个家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他们每天晚餐时的全家团聚总是洋溢和谐、美好的气氛。

天不借年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最近几天,这个不测之灾,好像真的不以人的意志而突然降临在阿荣家里了。事情是这样的:阿仙已停经两个月,阿荣和阿仙喜出望外地认为他们将会有爱的结晶——自己的孩子。可高兴之余,他们却又开始发现阿仙常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现象。为此,阿荣着急地将阿仙送往附近一个小城市的医院去就诊,经过一番初步检查后,遵医嘱转往另一个大医院的妇科去复诊。

晴天霹雳似的一声巨响,将阿荣震“傻”了,因为阿仙已被确诊患了子宫癌,并且还是晚期。阿荣万念俱灰,不断自责疏忽了对阿仙的关心。毕竟前些日子,阿仙有显著消瘦的迹象,但阿仙对阿荣的问话,总是回答一切正常,不必担心,尤其阿仙对阴道不规则出血现象总归结为月经不正常,甚至误认为有孕,尤其她不想让阿荣操心,所以一拖再拖地拖晚了。此时的阿荣,一心想的就是要救阿仙。他明白,现在的头等大事,就是需要筹到一笔数字不小的医药费,才能救阿仙。所以他决定,自己去抓紧捕鱼和经营好鱼市场,争取多凑点钱。可他又不放心阿仙身边没人照顾,想想家里大女儿要照顾三个弟弟和家里的一切生计开销之事,没有时间到医院专职照顾阿仙,怎么办呢?

正在着急时,阿荣想到,可去找找老邻居(住在医院附近)的表妹朱兰花(小名阿花)。因为她从小开始,就常来作为阿荣邻居的表舅处度假,大家彼此也算认识和有点了解。阿荣还知道,她护士专业刚毕业,目前正逢休假期。

一想之下,认为请她帮忙该是最合适的了。

阿花,今年28岁,但外表却显得比较老成,所以至今未能找到合适婚嫁的异性朋友。她答应阿荣,会好好帮忙照顾阿仙的。按她的性格,说到的事一定能做到,因为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姑娘。

在阿花照顾阿仙的这段日子里,她亲眼目睹了阿荣对妻子的恩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之情。她“旁观者清”地认识到,阿荣这样的好男人,是难觅的好丈夫人选。再加她听到阿仙的遭遇故事后,更是对阿荣产生了崇敬和爱慕之心。

阿仙体内的癌细胞转移速度加快,看来已到了无法挽回之际。按医院的病危通知,阿荣带了四个孩子赶来与阿仙见面话别,阿仙也明白,该临别留言啦。

病危的阿仙,首先将四个孩子叫到床边,自己虽然已经很虚弱了,但她仍坚持要四个孩子与她一起向阿荣跪下(阿花立即将她按在床上,没让她下床跪成),然后她用真心和善良的虚弱之音,讲出了她最后的肺腑之言:“阿荣!你是我和四个孩子的救命恩人,请接受我们一拜,原来我想用剩余的人生来报答你,可是老天爷‘不借年’给我,让我此生刚得到的美满幸福,很快就被夺走了,我实在舍不得离开你们呀!”休息了一会,阿仙又讲:“孩子们,妈妈要走了,今后我不能再帮你们,也不能陪你们长大,可你们一定要好好听话,做好孩子,长大后,千万千万要记住:好好报答比亲生父亲还亲的大恩人爸爸,我欠恩人的一切,也拜托你们代为一起报答吧……”她边讲边抹满脸的泪水,泣不成声。此刻虚弱的阿仙,被阿荣紧紧地抱在了怀里,同时阿荣也让孩子们站起来一起相拥抱成了团。

此时此刻,聪明的阿花将四个孩子拉向床的尾端,让他们夫妻俩道别。阿仙的声音更微弱了,她对阿荣讲:“我下辈子还要做你的妻子,而且一定做个让你称心如意的好妻子,现在我已把你对我的爱,以及我对你的爱全部收藏好,存入到了我的心里,刻在了我的骨头里,让我带到九泉之下,永不忘记……”阿仙讲不动了,但她还在说,声音却更轻、更弱了。阿荣伏下来,将耳朵贴近他的嘴巴才能听到:“四个孩子拜托你了,你要让他们早点干活挣钱,贴补家用,减少你的负担,才能让我在九泉之下睡得更安心……现在我走不动了,我累了,我想睡一会后,醒来再继续与你讲,你千万别走开,坐在这里陪我,好吗……”阿荣一面点头答应,一面热泪满颊地亲吻阿仙。两人相抱着,不一会儿,阿仙握着阿荣的那双手松开了,阿荣怀里的阿仙头垂下来不动了。

阿荣将阿仙从怀里轻轻地放到病床上,为她盖好被子后,阿荣伏下身子,用手轻轻抹去阿仙面颊两旁从眼角边流淌出来的泪水,摸在手中还热呼呼的呢!

医生按规定宣布阿仙死亡,此时,阿荣和四个孩子彻底崩溃了,他们一起扑向阿仙的遗体,边摇边大声地哭喊着。这种生离死别的撕心裂肺的哭声,一下子就充满了整个病房和走廊,许多病友、医生、护士、病人家属、探访者……都不约而同地蜂拥到这里,看着、听着特殊组合的这一家,特殊的爱,特殊的悲……有的人甚至还陪着一起掉泪。

抓紧把阿仙的丧事办妥后,日复一日的思念和追忆让阿荣瘦了不少,幸好三个小儿子在大女儿阿玉的带领下,每天各尽其责地把家务搞得很出色,阿荣见了,似乎就像看见阿仙又在指挥和安排着这家里的一切,他内心很宽慰,更感谢阿仙留给他一个仍然温暖和平安的家。

阿荣的弯路

阿荣家隔壁有一个27岁的未嫁姑娘叫邹竹香(小名阿香),她与生前的阿仙常有来往,彼此交流家务或探讨捕鱼的后勤事宜等等。自从阿仙去世后,她变成天天来,并且还常常进进出出地似乎特别关心这一家的一切。有时晚饭前,她会烧条鱼提点酒,走过来送给阿荣尝尝,阿荣也总是愉快地邀她留下来共进晚餐。这样日复一日的来往,她对阿荣的关心和安慰多了,对四个孩子的照顾多了,没多久,她与阿荣的来往已从谈笑风生发展到四个孩子睡觉了,她仍未回家,当然,很快阿荣与阿香就结婚啦。

阿荣与阿香结婚未满三年,就喜得两个儿子。阿香在家的地位也从正常的家庭主妇演变成气焰嚣张的坏后妈(其实世上的好后妈比比皆是,她仅属特例)。她既小气又自私,每天趁阿荣不在家时,她把重活、脏活、危险活派给四个孩子干,而她自己与两个小儿子则好吃、好喝,直到晚上阿荣回家后,她才假惺惺地恢复正常。久而久之,纸包不住火了,毕竟村子不大,邻居们来去又频繁,所以大家将这些亲眼目睹的事传给了阿荣(阿玉在照顾好三个弟弟的同时,还告诫他们不要把白天受的委屈告诉阿荣)。阿荣用一种方式求证了邻居们的传言,那就是他用突然“回马枪”的方法,经常出门后,又不定时地突然回家。他看见了、他明白了,并且一次又一次地把阿香的真实面目看清了。但阿香很不服气,感到自己没有什么错,她认为亲生血缘在阿荣心里一定会更重要吧!

阿荣与阿香开始吵架了,并且日过一日地,阿香越吵越凶悍。她开始吵架时,抱上两个孩子就回娘家,后来是回来搬东西去娘家,再后来,干脆去鱼市场找阿荣无理打闹和耍脾气。阿荣心酸地想,人与人之间,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失去阿仙该是多么痛心。

阿荣与阿香离婚了,条件是:阿香要阿荣的一半房产,并由她自己分割后将她的一半份额卖掉,钱归她所有。另外阿香要阿荣将每月鱼市场的一半收入给她,作为她和两个儿子的赡养费。

阿荣虽然与阿香没感情可言,但他心里还是爱着两个孩子,所以阿香的两个条件他都答应了。

可是,说巧也巧,正在此时,阿花来村上度假了。她花钱买下了阿香的那一半房产,并且告诉阿荣,四个孩子与你,仍可以一如既往地住下去,共享合家安定快乐,至于这一半房产钱,什么时候还她都行,不必挂心,因为她的护士工资不算少,家里又无负担和牵挂。阿荣觉得天上似乎又降好人下来帮他了!

阿香取到房产钱以后,带了两个儿子,嫁给了县城里的一个单身汉。这个单身汉每天忙于用祖传的手工技术给顾客做皮鞋或做些较讲究的布鞋,许多年积累下的常客不少(大城市内确有不少讲究穿合脚鞋的顾客,喜爱专程过来请他定做),忙忙碌碌的日子,竟把成家之事耽误了。会动脑专为自己谋好出路的阿香在去年去城里修鞋的机会认识了这个单身汉,看看他的条件比阿荣更好,从此,她就“故”伎重演,用关心、安慰、陪吃、陪说话的方法与单身汉来往,并秘密同居了。另一方面,正好阿荣为四个孩子与她吵架不和,阿香的内心在秤份量,最后她选择:从阿荣那里争取到最高极限的经济利益,同时再钻进单身汉的家里去做老板娘。真可谓是一手拿如意、一手拿算盘的精明者。

现在她带了两个儿子住在城里,管店面又管家务,忙碌得已无空再寻事找茬了。后来她与老单身汉也生了两个儿子,热热闹闹、拥拥挤挤的一家六口倒也美满。在阿香母亲的统筹安排下,阿荣的两个孩子也算顺利地成长了。

阿荣的好运

阿荣受到这次婚姻挫折后,又有好些天不痛快,尤其听到阿香带了两个儿子再嫁,使他对阿香的不忠不义行为有点遗憾。

阿荣逐步从忙碌的工作中找寻安慰,从回家与四个孩子的欢聚中找寻快乐和温暖,日子又恢复了正常。

阿荣以善良和宽容之心,去对待住在隔壁的阿香娘家人,同时用这种“扬善驱恶”的方式来宽容阿香,感动了邻居们,也都齐心协力地出马帮忙了。

阿花原来就是邻居的亲戚,与阿荣也可算是彼此有点知根知底的。

邻居们告诉阿荣,阿花崇敬和爱慕阿荣之情由来已久,她一直在等待像阿荣这样的好人迎娶时,她才肯嫁。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阿荣与阿花终于走在了一起并且成为恩爱夫妻。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自从阿花与阿荣结婚后,她作了三个决定:首先,将城里大医院的护士工作,换成在家附近的一个城镇卫生院里的护士工作。另外,自己不再生育,与阿荣一起把四个孩子抚养好、培养好。同时,如果阿香有困难或愿意将阿荣的两个儿子送回来,她也同样愿意抚养好和培养好。

以下的故事,应该就是阿荣的收获故事了。

阿玉的故事:阿荣的大女儿,17岁,她几乎成为远近闻名的完美姑娘。她与阿花既是母女,又是姐妹式的好朋友。平时阿花去上班,阿玉在家完成家务,并且还是干得绝对好的。晚上阿荣和阿花回家后所享受到的照顾,邻居们都公认比电影里的老爷、太太们所得到的照顾,还要真心和舒心。

阿荣家最近来访者特别多,甚至城里也有慕名而来的客人,各位客人来访的目的,都是来向阿玉求亲的。阿荣和阿花真舍不得让她这么早就嫁出门,但渔村里的早婚还是很流行的,怎么办呢?

阿荣、阿花、阿玉只能面对现实好好相商,挑来挑去,还是按阿玉的主意,选择同村的优秀好小伙阿良。

阿良与阿玉同在一起长大,知根知底,有感情基础,再加上阿良早年丧母,家里只有一个体残的父亲,所以阿玉很理解阿良的艰难,并且愿意与他一起挑好这副家庭重担。更主要一个原因——阿玉不愿意离开娘家太远,因为她要一辈子继续帮娘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不能忘记要孝敬父母。

阿玉结婚了,小夫妻俩十分恩爱。阿玉婚后,从来不忘的仍是孝敬父母和帮助三个弟弟。她每次来娘家帮忙,还常拉上阿良一起来帮忙,邻居们对阿荣开玩笑:你嫁出一个女儿,赚进了一个儿子。哈哈!

阿保的故事:阿玉的大弟弟阿保16岁了,身强力壮,待人憨厚真诚,做事认真勤奋,是家里的重要劳动力。有一天,阿荣带回来一个朋友阿森,他曾是阿荣鱼市场里的一个老渔工。为了与妻子团聚,照顾家庭(妻子是独女,母亲身体不好,离不开她的照顾),阿森只能去妻子家,搬到了另一个渔村定居。

这次他来渔市场找阿荣,是因为他也想开一个渔市场,但资金和人才(人力)均难凑齐,今天赶来找阿荣,希望能帮帮他完成心愿。

阿荣与阿花商量后,他们决定将阿花的陪嫁取出来作本钱,与阿森合伙(各出50%本钱)在邻村另开一个新的渔市场,利润和年终分红不必对半分,阿荣只要取35%即行,理由是阿森刚刚起步,万事艰难,让些利润给阿森,让他可以早点发展壮大。阿荣夫妻都认为帮助阿森是应该的。

阿森是从小看着阿保长大的,尤其阿保在渔市场里干活,目前已是一把好熟手了,所以当阿森提出要请阿保一起回去帮他开展渔市场的工作时,阿荣、阿花、阿玉都有点舍不得,但阿保本人却很愿意去新地方发展。他还表示,新的渔市场刚起步,各方面艰难,他只需包吃、包住,每月给点零花钱即行。

几年后,这个渔市场的出口生意做得很灵活,阿保也论功受奖,成了渔市场里的总管,每月不但有工资,另外还有年终分红。他一贯勤奋、节俭,努力干活,只要渔市场能抽得出时间,他一定要把积累起来的钱带回家来孝敬阿荣和阿花。当然,阿荣和阿花也是非常喜欢阿保能常常回来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阿保在22岁那年,与阿森的大女儿阿梅(18岁)结婚了。近几年,渔市场的生意顺利,阿森就将原来的平房翻建成了宽敞的楼房。他和妻子对阿保十分满意和喜欢,阿森夫妇仅生三个女儿,所以,这位上门大女婿,现在变成比亲儿子还亲的老来依靠了。再说,两个渔村离得近,阿保和阿梅常常回阿荣家去探访和孝敬两老,因此,他们两家均为这对姻缘一直乐哈哈!

阿孝的故事:阿孝是阿玉的二弟,15岁,他从小喜欢跟随阿荣进进出出,有意思的是阿荣也喜欢带着他。阿孝身材中等,皮肤略黑,讲话嗓门大,走路快,这些特征与阿荣一模一样,所以人人见了都夸。这对父子不仅外表相像,甚至连做生意的聪明、真诚也一个样,真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非亲生父子,居然也能培养成“亲生父子”,天下之事,实在很奇妙吧!

阿孝年龄不大,经验可不少,渔市场里的进货、验收、分类、出货、收账,甚至记账……他都学会了,阿荣真为有这样一个真心、贴心和放心的得力助手而快乐和安心。他想将来要把渔市场交给阿孝接班,那是他心中最稳妥的上上策啦!有时他会与阿花笑着讲,将来各个孩子都要离开我们另立新家的,但我希望阿孝最好一直留在我们身边,待我们积够钱后,也像阿森那样翻建一个新楼房,让阿孝结婚后仍与我们一起共享快乐。谁知这句“笑”着说的话,最后竟然让阿荣如愿以偿。

阿明的故事:阿明是阿玉最小的弟弟,11岁。他是阿荣家唯一能正规上小学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于村上的所有同班同学。他的老师家访时,告诉阿荣和阿花:你们能教育出阿明这样的孩子,真是值得大家学习,因为除了他的学习成绩特别优秀之外,他的品德和言行也是特别优秀,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尊重和喜欢他。

由于阿明的爱学习和好成绩,所以阿荣坚持要把阿明培养成文化人,让他成为全村的状元郎。

阿明读完初中(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已普遍实行了),考入了省城重点中学读高中,他的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和父母都是各尽其力地支持他读完了三年高中,最后高考填志愿时,他以高分选择了修读师范大学的数学系,理由是读师范大学,免学费之外,食宿也免费的,他不想再拖累亲人,考入师大应是一个利国利家的良策;读完师范大学,可以回家乡来当老师,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穷孩子,都能读上大学;他爱家,爱亲人,爱这位好父亲,他要按母亲的遗言,报答他,孝敬他,回家乡教书,就能最好地实行母亲遗愿了。

四年大学读完后,他提出了要求回家乡教书的愿望,但省里教育部门的人事处负责人向他说了高中数学教师的短缺困难,希望他能顾大局,留在省城里的重点中学(也是他的母校)内任教,会比在家附近的小学里任教对国家和人民更有利。虽然离家多了一段路,但长途汽车开通后,现在来往也可算方便的。阿明与家人相商后,大家也一致赞同,阿明应服从分配,去母校任教,这样才可以让家乡出现更多的文化人。阿荣认为自己培养出了这个村的第一位大学生,所以阿荣在乡亲们的一片羡慕声中,自豪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

这次阿明去教育处报到时,身旁还带有一位女同学也一起去报到,她小名叫阿莉,她是阿明的同班同学,四年的大学生涯,让他们相爱了。他们也从此融入了阿荣这个幸福、快乐和充满人间爱心的家。

话说阿香有了两个小婴儿之后更忙了,有一次从楼梯上摔下来,将股骨摔成粉碎性骨折之后,手术,上夹板,各种治疗的费用和丈夫的误工,还有她经常呼天喊地的痛苦叫声,让这个家很不安宁。

最伤脑筋的事,是两个大孩子开始逃学变坏了,她娘家的人,用有点迷信的方法去劝阿香把两个孩子送回给阿荣,每月的生活费和渔市场的利益也还给阿荣,不然阿香将要遭更大的报应。阿香同意了。她们请村委会出面,把这事办妥了。

两个孩子回家后,阿荣用爱心,阿花用真心加耐心,四个哥哥姐姐关心着他们。这种和睦、快乐、勤奋、自强的家庭氛围,融化了他们的惰性,改变了他们的自私心,孩子得救了,孩子健康成长了。

最后,两个孩子也都培养成了“文化人”。

晚年

目前,阿荣已是一位85岁高龄的老爷爷,他在家还养着一群品质优良的乌骨鸡和四头优质羊,家门弯路旁,早年种的几株杏树,结的果子特别甜,在自家的院子里,还种了许多新鲜蔬菜。他仍闲不住,尽管背有点弯了,但他仍为家里的事操劳着,他那善良、宽容、憨厚的心永远也改不了……

我们虽然不相信“好人一定会有好报”,但我们深信,人与人之间,是能够和睦相处、真心相爱的。让别人开心的人,自己一定更开心。让别人幸福的人,自己一定更幸福。此时,快70岁的阿花,也正在知足常乐的心情下,学唱一首歌:好人一生平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