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黑窑滩人战天斗地挖穷根

黑窑滩人战天斗地挖穷根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黑窑滩人经过多年的苦苦探寻得出的结论是:留住天上水,蓄住地表水,全面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如今踏上黑窑滩的土地,脚下是一块块平展展的机修农田,满眼是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绿色,由于综合治理,留住了雨水,合理利用了地表水,使这里的水土流失以每年35%的速度递减。

黑窑滩人战天斗地挖穷根

贫困山区的根本出路在哪里?黑窑滩人经过多年的苦苦探寻得出的结论是:留住天上水,蓄住地表水,全面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黑窑滩是彭阳县崾岘乡崾岘村的一个回族聚居的自然村,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2540亩,林地410亩,水土流失面积达3.2平方公里。1994年,这里被列为县级小流域治理点后,黑窑滩人按照“治理一方水土,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总体要求,制定出了三年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850亩,营造以两杏为主的经济林1670亩,人工种草550亩,打井、打窖30眼,修建涝池3座,治理程度达到80%的规划和年度治理计划任务,开始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路子。他们坚持以基本农田建设先行开路,其他措施相互配套,工程、生物措施同步进行的办法,到去年年底,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完成机修基本农田1620亩,造林1126亩。人工种草105亩,打井、窖38眼,使流域治理面积达到2.27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71%。

如今踏上黑窑滩的土地,脚下是一块块平展展的机修农田,满眼是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绿色,由于综合治理,留住了雨水,合理利用了地表水,使这里的水土流失以每年35%的速度递减。打井、打窖增强了全村抗旱能力,黑窑滩人在山上建立的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高密度的立体生态系统以及农、林、牧相结合和短、中、长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梯形经济结构已初步形成。

为了力争3年完成流域治理任务,5年大见成效,黑窑滩人以高昂的士气与天斗,与地斗,决心实现人均5亩高标准基本农田,6亩以两杏为主的经济林,户均养牛5头,打井、窖1眼,发展庭院经济2亩,人均产粮500公斤,人均收入1000元的奋斗目标,使黑窑滩变成环境优美、产业结构合理、群众生活富裕的文明村,成为本县中、北部干旱地区流域综合治理、致富奔小康的一面旗帜。

原载1996年6月19日《固原日报》第2版。

抓示范 促后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