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

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旦进士及第,一般都授予高官,并赐予优厚的待遇。景祐初,胡瑗已40余岁,累举不第。至南宋初,国子学生附读于太学,国子学不复独立存在。据统计,崇宁三年全国学生总数达21万人。学生之多,且又不受门第等级的限制。礼部所用之人,大多为胡瑗的学生。胡瑗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在苏、湖的数十年教学工作中,与孙复、石介,并称为“宋初三先生”。

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

胡瑗(992—1059),字翼之,泰州海陵人。乌山胡氏之始祖,以经术教授吴中,北宋初学者、教育家。

一、所处时代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文人士大夫地位之高,所受待遇之优厚,为其他朝代所不能比。这特别反映在宋代统治者将文士视为治国的主要依靠对象。宋太祖赵匡胤曾多次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后来有宋一代,上自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下到知州、知县,包括经略安抚使之类的武职,也配备由科举出身的文职人员充任。

因为赵匡胤是通过掌握后周的军事力量获得天下的。在黄袍加身,建立宋王朝以后,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避免宋王朝继五代之后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唐末五代,频繁的政权更替,使赵匡胤清楚地看到,军权可以对政治起决定性的支配作用,异己的军事力量会对皇权构成最大的威胁。

于是在他即位次年,将节度使成为无权的虚衔,又正式下诏:“文臣中有武略知兵者,许换秩(秩:官吏的职位、品级)。”

在赵匡胤的政治天平上,他认为文人显然是无足轻重的,几个书生岂能掀起大浪?为了顺应形势的变化,他很快由一介武夫变成“性好艺文”的尊儒重文之君。宋太宗被称誉为“锐意文史”,真宗又“道尊先志,肇振斯文”,于是,宋廷蔚然以文成天下。

开宝三年(970),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大增,录取之后,赵匡胤又令礼部择取连考十五场不中的106人,作为“特恩”,特赐本科出身。之后考试多次不中的,也可特赐,称为“特奏名”。

开宝五年(972),赵匡胤又打破常例,在讲武殿面见科举合格举人,然后下诏发榜,以示重视。自973年,“殿试”遂成定制,进士及第都要经过皇帝亲自考选。这样一来,皇帝直接掌握了取士、用人的大权。

至太平兴国二年(977)正月,赵匡义即位后的第一次贡举,共得进士吕蒙正以下109人:诸科207人,并赐及第;连考十五次不中者184人,并赐出身;“九经”7人不中格,太宗“恰其老”,特赐同“三传”出身(注:诸科,是北宋贡举科目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传、三礼、学究、明法等科的统称。地位次于进士科),以上共507人。后来一科进士可多到三四百人,诸科多到七八百人。宋朝官吏彻底改变了武人占优势的状况。

太平兴国二年正月那次科举,有人表示“取人太多,用人太骤”。但赵匡义“方欲兴文教,抑武事,弗听”。(《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八,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丙寅)

宋初几十年间,科举制度显示了很强的优越性,史称“时取才唯进士,诸科最广,名卿钜公,皆由此选”(《宋史·选举志》)。科举制度为宋王朝选拔、网罗了大量优秀人才,也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为了吸引人才,宋王朝向文人学子敞开了科举这条进身的阳光大道。考试录取的名额不仅多,而且不重谱牒,不重乡贯,不重门第身份,甚至有意创造条件,让孤寒之家的弟子脱颖而出。一旦进士及第,一般都授予高官,并赐予优厚的待遇。以太平兴国二年那次贡举为例,中试者,都先赐予绿袍靴笏,又在开宝寺举行盛大宴会,太宗还为此赋诗以表祝贺,第一、二等进士及中“九经”科者,授将作监臣,大理评事,通判各州;同出身进士及诸科中试者,送吏部免选,委以各职。赴任出发时,每人赐办装费20万。史称“如此恩宠,前所未有”。

宋代统治者还常令地方官举荐人才,或亲自物色俊彦之士。被推荐选中者,都是既有才干又以“文章”、“文学”出名的学行兼优的读书人,胡瑗也是其中之一。

景祐初,胡瑗已40余岁,累举不第。参政范仲淹荐他以白衣对崇政殿,与镇东节度使推官阮逸同校钟律、分造钟磬各一虚。制罢授试秘书省校书郎。范仲淹经略陕西,辟为丹州推官,后以保宁节度使推官教授湖州达20余年。

二、开创宋儒之教

在推行“兴文教”的政策下,宋代的文化蓬勃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中国古代文明“造极于赵宋”。胡瑗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创导宋儒教学,符合北宋皇朝的“兴文教”之策。

宋初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武学、医学六所,其中以国子学和太学最重要。初为高中级官僚子弟的混合学校;后来低级官僚子弟以至寒素子弟均可进入听读,同时逐渐向太学转化。至南宋,国子学彻底合于太学。太学在宋初仅是国子学下设置的三馆中的一馆,于庆历四年(1044)分出,单独建校为混杂士庶子弟的普通学校。熙宁四年(1071),立太学三舍法。元丰二年(1079),太学发展到80斋,每斋30人,生员总计2400人。到崇宁三年(1104),太学生总数已升至3800人。北宋政府从多方面提高太学地位,给予太学生以优厚的经济和政治待遇,使得太学格外兴旺,而国子学则日趋衰败。至南宋初,国子学生附读于太学,国子学不复独立存在。

庆历四年(1044)从参知政事范仲淹之请,诏令各地兴办学校,史称“庆历兴学”。此后,北宋又曾出现两次大的兴学运动。一次是宋神宗时的“熙宁兴学”,另一次是宋徽宗时的“崇宁兴学”。因此,州、县学发展迅猛,“学校之设遍天下”(《宋史·选举志》)。

据统计,崇宁三年(1104)全国学生总数达21万人。大观三年(1109)全国学生总数为16.7万人。其中诸路中最小的京西南路,学生人员在大观二年也达3200余人;建州浦城县在崇宁五年有学生1000余人。学生之多,且又不受门第等级的限制。于是,得以培养,所以,脱颖而出的人才也就多。宋代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如范仲淹、李觏、欧阳修、王安石、张载、苏轼等等,都起于寒素之家。为此,明代徐有贞说:“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范文正公集》补编《重建文正书院记》)

胡瑗于庆历中教授湖州的二十余年,教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先之,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学者常数百人。时太学下湖州取其法,推广全国,并召为诸王宫教授。他居太学,其学生众多,太学至不能容,借旁之官舍容之。礼部所用之人,大多为胡瑗的学生。嘉祐初,他虽然担任了天章阁侍讲,依旧负责太学的教学工作。

三、教学法之推广

胡瑗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在苏、湖的数十年教学工作中,与孙复、石介,并称为“宋初三先生”。孙复(992—1057),字复,晋州平阳人,官至殿中丞。石介(1005—1045),字守道,兖州奉符人,官至太子中允。共同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就是古代孔孟的道德规范。“仁”,以爱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义”,即正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标准。“礼”,指封建社会贵族等级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乐”,指爱好,讲“朋体达用之学”。“体”,指封建道德准则。“用”,就是准则的应用。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还提出了一种性命之学,即“命者禀之于天”,“性者明之于我”。开宋儒性命之学的先声。“命”,即是“天命,即人对之以无可奈何的某种必然性”。“性”,指人性,即人之具有的素质。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这体现了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实则是开创兴国之策。符合当时宋初的意志。

胡瑗的这一教育思想对现今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要富国强兵,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锐意改革,都离不开人才培养这一重要策略。特别是“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本者在学校”这一教育思想,不仅使宋代人才辈出,推动了宋代的社会经济大发展,就是在今天也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胡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仍在闪闪发光。在当时,他是一个创造。现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借鉴,是一面镜子,他有一整套严格的教学制度、教学规则;教师要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要教人。要教育出有好品德的学生来,教师自己就必须具备好的品德,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面前起到示范作用和模范作用。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身教重于言教”。

胡瑗的教学内容分为“经义”、“治事”两斋。“经义”就是封建社会的制度、准则。“治事”,是制度、准则的应用、实践。教学中并严立学规,以身示范,为人师表。庆历中,太学下湖州,取胡瑗之教学法为太学法(太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以国家的名义发布命令,推广全国。他的这一数学方法,对全国的影响很大。

胡瑗为了实施他的教学方法,在盛暑,必公服坐堂,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弟子,然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所以从之学者众多,影响深远。仅湖州书院学者达数百人。同时他还被召为诸王宫教授,来往于苏州、湖州。(《乌山胡氏宗谱》卷一《始祖实录·安定胡先生传》)他的教学方法在全国推行以后,全国的教学迅猛发达。据统计,崇宁三年,全国学生总数达21万人,大观三年达16.7万人。(《范文正公集》补编《重建文正书院记》)

胡瑗还在苏湖倡明道学一新,故习物仅其迂久之,诸士子知为学之本,乐从之申饬科条创明斋署,曰:经义者,所以经乎,仁义礼乐诸论之义,明其体也(指文科)。曰:治事者,所以治乎水利、兵农、算数之事,适其中也(指理科)。也就是文理分科的教学方法。学生敬业乐于来学习的经常达数百人之多。庆历四年(1044)春,诏州县立学,建太学于京师。至皇祐五年(1053)召至京师为国子监直讲,遂居太学(最高学府)。四方之士仰慕先生之教,不惮远而至者千数。房子不够容,舍半借民居,或借礼部(相当于现今的人事部)房舍,则先生之教天下闻之,先生之名,天下重之。当时传全国有四真,谓:“富弼真宰相、包拯真御使、欧阳修真学士、胡瑗真先生。”据《宋史》载:“礼部所得士,随才高下,瑗弟子十常居四五。”即相当于一半的人数是先生的学生。可见当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及方法在全国产生的影响。

蔡襄(北宋书法家)曾这样说过:“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蔡忠惠集》卷十八)宋代统治者认为文士是治国的主要依靠对象。而对胡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什么评价呢?

宋仁宗御题赞曰:“先生之道,得孔孟之宗。先生之教,行苏湖之中。师任而尊如泰山,特屹于诸峰。法严而信,如四时选运于无穷。辟居太学,动四方钦慕,不远千里而翕从。……经义治事,以适士用。议礼定乐,以迪朕躬……倡明道学,开求学之颛蒙,载瞻载仰,谁不思公求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乌山胡氏宗谱》卷三《御题赞》)范仲淹赞曰:“……孔孟衣钵,苏湖领袖,道学正传,体用善诱,雅饬化风,泽流于后。”

四、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之现实意义

胡瑗的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对现今的教育、教学仍起着积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所实施的教学方法,有许多方面,可以借鉴胡瑗的太学法。他提倡的“仁义礼乐为学”是当时教书育人的标准,是当时的一种道德规范。我们可以用“社会主义的公民道德规范”作为学校教育学生的准则。讲“明体达用之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严师弟子之礼,教书育人。教书与育人为一体。他提出的“命者禀之于天”、“性者明之于我”,就是自然规律的必然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人的素质。比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为标准。

又如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胡瑗所采取的是一种亲情关系。“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用子弟与父兄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现今的教学是可以吸取的。又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胡瑗在“太学法”中,是这样处理的:“严师弟子,以身先之。”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解经至有要义,恳恳为诸生言,“先治己而后治人”。就是为人师表,要学生做到的必自己先做到,学生看到老师那么严格执行,也必然会自觉遵守。这就叫做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其弟子散在四方,随其人贤愚皆循循雅饬,其言谈举止遇之。不问,可知为先生弟子。其学者相语称先生,不问,可知为胡公”(《乌山胡氏宗谱》卷一《始祖实迹·纪事》)。所以人家一见到人的举止,便知此人是不是胡瑗的学生。一听到他讲出来的话,不问,也知是胡公的弟子。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如果能达到这样一种水平,不能不认为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可从研究胡瑗的教学方法入手,从中得到启迪,从而来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