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凤凰踏宝地

凤凰踏宝地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就在这片土地上,一个勤劳的农民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看到在蓝天白云间飞来一对美丽的凤凰,停在这片土地上。当这位朴实的农民走近它们时,凤凰却展翅东飞了。某一日,皇帝早朝,宣献宝人进殿。农民也在献宝人队伍之中。立即宣太监传旨:“恕农民无罪,立即释放,并嘉奖献宝有功。”

凤凰踏宝地

很久很久以前,横河镇石堰这个地方,原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受地球与月球引力的影响,海水涌动,潮涨潮落,夹带着大量泥沙,沉积而成。年长日久,便形成了这一马平川。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平川不断向北延伸,延伸……

河水一般自西向东流,可在这片平原上的河流却自东向西流,与姚江汇合后才自西向东流,注入甬江入海。这是地球与月球的引力作用所致。这里的百姓这样传唱着:“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河之水向西流。”

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就在这片土地上,一个勤劳的农民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看到在蓝天白云间飞来一对美丽的凤凰,停在这片土地上。当这位朴实的农民走近它们时,凤凰却展翅东飞了。农民想:“‘凤凰踏宝地’,自古传下来的佳话,凤凰来过的地方也必定有宝。”于是,他拿着挖土的工具锄呀、铲呀、挖呀、掘呀……日子一天天过去,除了泥土还是泥土。他又想:“难道这里的泥土就是宝。”所以他用一块洁白的土布仔细地将挖起的泥土,包了一大包深藏在家里。

忽一日,皇帝贴出皇榜,叫有宝的老百姓择日向皇上献宝。农民也想将这包泥土献给皇上。到达京城后住在旅馆,等待皇帝上朝。

某一日,皇帝早朝,宣献宝人进殿。农民也在献宝人队伍之中。献宝以后,待皇上一一观看所献宝物后,受皇上喜欢的宝物,会对献宝人一一给予恩赐。后来,这些人有的赐官,有的赐禄,有的赐金、银财物,个个都谢恩而去。

唯独农民的泥土放在最后,因为皇上见了农民献的一包泥土后,大光其火,怒目而视,说农民犯欺君之罪,照例一顿棍棒之后,打入死牢。

皇上为不忘耻辱,将这包泥土挂在了御膳房的屋梁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复一日,到了五月的梅雨季节,这包泥土受潮湿气候影响,在布包上渗出了湿漉漉的水珠,顺着布,滴了下来,滴在了御膳菜碗里。当皇上品尝到这碗滴有水珠的御菜时,感到味道特别鲜美,吃得津津有味,一下子将这碗菜吃得干干净净,而且胃口大开,饭量大增。马上传太监到御膳房,问御厨们在这盘御菜里放了什么料。查来查去却查不出其究竟来。

最后,有一位太监抬头见到御膳房梁上挂着的那包泥土外渗出的水珠滴到御桌上。连忙禀报皇上,是这包泥土的水滴滴到了御菜碗里所致。皇上听到这一消息,便亲自去御膳房观看。在御膳房,皇上刚一抬头,便有一滴水珠从梁上挂的那包泥土上滴下来,滴到御桌上,正是这碗味道鲜美的御菜碗的位置,皇上立即宣御厨房做一碗别的菜来,放在那滴下水珠的位置。不多时,泥土包上又滴下来一滴水珠在这碗菜上,皇上品尝了这碗菜的味道,果然鲜味不凡,与日前尝到的一模一样。皇上大悦,说:“农民献的,果真是宝。”立即宣太监传旨:“恕农民无罪,立即释放,并嘉奖献宝有功。”将泥土里的水滴命名为“盐”,封赏农民为盐场大使署(正七品),管理盐业事务。农民回到家里,就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了盐场,招这里的农民晒盐,以晒盐为业,生活一天天好起来。这一方土地上晒出的盐每年要向皇上进贡,命名为“贡盐”,也就是质量最好的意思。据慈溪《盐政通志》载:“唐代海盐产地有江南越州浙江余姚盐场等。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两浙盐场,浙东有绍兴府所属石堰买纳场。”光绪《余姚县志·公廨》载:“石堰盐场大使署在治东北二十里龙泉乡。”

光绪《余姚县志·物产盐》载:盐,产自海滨梅川之白沙以东者,色白、质松、味淡,宜食。自开原之道塘以西者,色微黑、质重其味咸,然腌物不败。初以煎盐之法,海潮每至,沃沙日曝,沙白,用铁刀刮碱,聚而苦之,乃淋碱取卤,然后试以莲子,每以竹筒一枝,长寸许,取老硬石莲三枚,纳筒中,探卤三莲。横浮则极咸,称为“足莲卤”,亦称“头卤”。二莲横浮次之。三莲俱直浮,其卤薄不可用。凡煮盐编竹为盘,中为百耳,以篾悬之,涂以石灰,足受卤,然烈焰中卤不漏而盘不焦灼。一盘可煮二十来斤,盐色白,松燥。然后改用铁盘,盐质逊之。清光绪初,以木为盘(即盐板),盛卤曝晒日中成盐,盐味更逊。由于成本低,故以后多用日晒。(现已改用盐田晒)

时光流逝,年复一年,沧海桑田,海水的涌动,一天两潮,带来泥沙的沉积,海岸线逐年北移,地势才东北高,西南低。这片土地上的河水才向西流。如今已建有北排工程,水遂往北流出海。随着平川的向北延伸,盐场也随之一次次北移,现在的盐场已北移了几万米,官寓——大使署也几度兴废。农民的后代也一代接一代,有的留在老地方,有的也随之北迁,有的另谋他业,走奔他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