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山脚下创业记

东山脚下创业记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九曲湾农场,有一个只有36户人家,70多名职工的东山队。在南宁市西北方向的东山脚下,连绵起伏着10多座荒岭,方圆1000多亩。1975年7月底,根据场党委的决议,组建了以壮族青年为主体的东山队,由原七队党支部书记唐家利挂帅,向荒坡野岭开战。场里决定,东山队职工的工资口粮,3年内由全场统筹解决。已担任副场长的唐家利明确表态支持他们的大胆创新。年终结算,东山队人均月工资58元,工资分配结余11000多元,实现利润22500多元。

东山脚下创业记

毕 进 唐奇兴

在九曲湾农场,有一个只有36户人家,70多名职工的东山队。就是这个小小的生产队,建队8年来,共上缴利润88700多元,集体存款11000多元。职工家庭拥有电视机13台,电风扇34台,自行车35辆,缝纫机34部,职工个人存款达1万多元,是全场闻名的“冒尖户”,连年被评为自治区农垦系统、区直属机关、南宁市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他们靠什么“发家致富”呢?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在南宁市西北方向的东山脚下,连绵起伏着10多座荒岭,方圆1000多亩。1975年7月底,根据场党委的决议,组建了以壮族青年为主体的东山队,由原七队党支部书记唐家利挂帅,向荒坡野岭开战。

万事开头难。没有住房,他们就以二队、八队腾出的部分宿舍为“大本营”,远征东山。场里决定,东山队职工的工资口粮,3年内由全场统筹解决。但他们表示:自力更生,不喝“农场父母”的“奶水”,艰苦创业,让荒坡野岭早日献出粮和果。

为了赢得时间,他们每天三更造饭,五更出发。“伙头军”还天天送饭送水到前线,保证“主攻部队”能够奋战在工地上。

立秋”虽过,骄阳还是喷射着毒焰,仿佛要烤焦这支拓荒队伍。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小吴姑娘,支持不住,晕倒在地。但第二天一早,她又顽强地加入了战斗行列,同大家一起挥刀舞锄,披荆斩棘,劈坡挖沟。

就这样,他们苦干了一个秋冬,种下了菠萝230亩,开垦荒田110亩,平整土地32亩,新挖两条近2万米长的环山渠道,填挖土石方15000多立方,当年就做到了粮油自给有余,职工月工资24元,没有要场里统筹的一分钱、一斤粮,在创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锐意改革 永不停步

1975年至1977年,东山队一共上交了利润12500多元,职工月工资提高到30元,住房问题基本解决了,生产、生活条件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他们并不因此而满足。

在那“大批促大干”的年月里,搞“大概工分”是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谁出了工,就会记上一个“0”,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压抑了职工的积极性。为了提高职工的生产效率,他们意识到:要迈开大步,就得打破这种框框!

几个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党支部委员,经常围在一起思索、讨论,探讨新的路子。这个说:搞他个按件计酬怎样?那个说:好是好,就怕人家说我们搞修正主义回潮。另一个说:“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怕什么!

“行!你们拿出个方案来。”已担任副场长的唐家利明确表态支持他们的大胆创新。就这样,“四定一奖”岗位责任制于1978年首先在东山队推行。结果出勤率、生产进度、劳动质量都比往年有了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的胆子更大了。生产管理的花样不断翻新:他们建立的“综合承包、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大大激发了职工科学种田、科学种果的积极性。他们规定种菠萝“三不准”——地不整好草不除净不准种、不按要求施足肥料不准种、不是良种苗不准种,为夺取菠萝稳产高产打下了良好基础。对那些酸性大、缺磷钾的低产田,每亩施15~20斤氯化钾,50~70斤钙镁磷肥,80~100斤石灰,使水稻单产由过去的200斤左右提高到400~500斤。

1982年,他们又改为实行专业承包到户到劳,把每个职工的责、权、利有机地联系起来。年终结算,东山队人均月工资58元,工资分配结余11000多元,实现利润22500多元。

今年年初,东山队又一马当先,全部建立了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的生命力怎样呢?

如今,只要你漫步东山,就会看到:历经长时间低温阴雨、春旱严峻考验的几百亩菠萝,依然长得粗株阔叶,生机勃勃。行家指出:若不再遇上意想不到的灾害,再加一把劲,全年可以收获菠萝果60万斤不是虚妄之言。再看田间,稻浪翻滚,那一束束稻穗,勾着头,沉甸甸的,无论哪一垌,哪一片,稍有眼力的人都会说:亩产不低于六七百斤。

东山队在不断前进。

(原载《广西农垦报》1984年7月31日)

作者简介

毕进,广西农垦报记者。

唐奇兴,简介详见本书第2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