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剧的发展趋势

电视剧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前提下,认真探讨一下电视剧的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电视剧中的时代感起着沟通社会大脉搏和观众心灵的重要作用。既然电视剧是以广大观众作为自己的“上帝”,这就注定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以及表现形式都不能脱离大众。鉴于此,我们强调电视剧向大众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靠拢,是指在剔除了存在于大众意识形态、审美观念以及价值取向上的陈腐愚昧、麻木落后等

电视剧的发展趋势

据专家预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在经济建设及高新电子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电子传播技术,卫星技术为手段,面向全社会的广播电视文化将在我国整个文化构成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电视剧作为广播电视百花园中最艳丽夺目的一朵奇葩,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瞩目。在这样的前提下,认真探讨一下电视剧的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通俗地说来,电视剧是生活中最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鉴赏形式,而从本质意义上说,电视剧则是创作主体按照审美规律对客观世界予以艺术的把握,是以艺术手段对生活进行概括和微缩的审美观照。因此,电视剧不但具有艺术上的审美价值,还具有不容忽略的社会教化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电视剧产量的不断增长,影响力的不断加强,已进入社会和家庭的二亿四千八百多万台电视机所拥有的近八亿观众对电视节目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使正向成熟季节迈进的电视剧又面临着一个如何再丰富发展,才能适应观众不断变化之需求的问题。要想圆满地解答这个关系着自己前途命运的课题,电视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完善自身的手段。

一、内容上的时代感

正如以反映生活、干预生活为己任的文学作品一样,电视剧自从在屏幕上诞生的那一天起,便注定了它必须具有时代感的创作特征。

其实,创作具有时代感的电视剧,展示多彩的时代风貌一直是我们的电视剧创作人员不懈追求的目标。纵观曾在我国电视观众中产生过极大反响,给观众留下了难忘印象的电视剧《渴望》、《公关小姐》、《汉正街》、《半边楼》、《天梦》、《潮起潮落》、《情满珠江》以及“五个一工程”的首推电视剧目《神禾塬》等,无不勃发着生气逼人的时代风貌。正由于这些电视剧是在观照了我国国情和民族审美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历史、现状、社会、文化等作了全面的反映和深刻的思索,才使自身犹如一面忠实反映时代前进步伐的镜子,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精神风貌,从而引导观众思绪的触角,透过咫尺荧屏深入到社会中去,探寻那令人荡气回肠的时代脉搏,达到引起观众感情共鸣和催人向上的目的。

由于电视剧中的时代感起着沟通社会大脉搏和观众心灵的重要作用。故我们有理由这样说:不管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电视剧,只要它还没有抛弃以观众为“上帝”的创作宗旨,那么时代感都将是其创作遵循的主流。

当然,我们所说的时代感并非是指对代表特定时代的政治口号的图解,而是指在作品内容上揭示和流淌出来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而这种时代感体现在今天,包括了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民族团结、民族文化、民族凝聚、社会进步等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作家要努力用形象去表达概念。

随着历史的演进,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也在新旧交替中不断转变更新。多姿多彩的生活不但为我们的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创作天地,同时也为电视剧能赢得更多“上帝”的认可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还应强调的是,我们的电视剧在突出时代感的同时,绝对不能忽略了对民族文化的提炼和体现。因为电视剧是一种文化载体,而文化的民族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成熟的重要标志。民族化问题不仅是一个民族气派、民族风格问题,也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思想问题,即表现什么样的价值观念、道德感情、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的问题。我们强调电视剧的民族化,绝非狭隘民族主义的夜郎自大,而是在参照了著名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访问中国后发出的感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力量的发展,有些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人对文化的理解流于偏颇和肤浅,认同那些商业化的文化复制品,却对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和著名意大利女记者法拉齐在看到中国的变化后产生的担忧:“不要太模仿西方的谬误而忘记了中国自己的传统;如果仅仅经济上去了而忽视了文化精神方面,任何变化都不是真正的变化。”并认真观察了客观存在于当今社会各阶层、特别是青年人头脑中的思想意识而产生的反思和省悟。

二、形式上的通俗化

所谓通俗化,词典给它下的定义是:“适合大众的水平和需求,容易被大众理解与接受。”我想,我们强调电视剧的通俗化也不外乎此。理由很简单,任何电视剧的创作者在推出自己作品的时候,其最大期望与最终目的都是要赢得尽可能多的观众和尽可能高的票房价值,而绝不会有哪一部电视剧的最终创作目的是为了杜绝观众,束之高阁的。因为电视剧既不像古董那样年代越久远价值就越高,也不像陈年老酒那样,密封越久味道越醇。作为文艺百花园中的这支新蕊,电视剧更应该像与之血缘颇为亲近的戏剧、电影和小说那样,只有将自己推向观众或读者,并赢得了他们由衷的赞许,才能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

既然电视剧是以广大观众作为自己的“上帝”,这就注定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以及表现形式都不能脱离大众。而必须通过能够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使用较为通俗的艺术手段去肯定大众中已被公认的,同时也是顺应社会前进趋向的道德规范,向大众所能接受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靠拢。

但“靠拢”并不等于迎合,更不等于找根绳子穿住自己的鼻子让观众牵着走。我们知道,电视剧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受众面广,而这个“广”字则不但包括了受众者身份的繁杂(“工农兵学商”盖莫贰例),年龄的区别(上至白发老叟,下至黄口孺子),还包括了受众者文化层次的差异(既有文化层次较高的文人学者,又不乏目不识丁的文盲)和心理素质的优劣(既有积极、健康的娱乐追求,也有庸俗病态的欣赏口味)。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受众成分,电视剧只有在充分注重和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的前提下,以各个不同层次都能接受的通俗化表现手段,有选择地去肯定和赞颂符合公认道德规范的事物,并抨击与公认道德规范背道而驰的东西,才能获得鲜活蓬勃的生命力;否则如果不去辨别观众欣赏口味的优劣,不想办法在通俗表现形式中引入艺术的机制以帮助广大观众提高欣赏水平,而只是一味强调迎合,只用粗俗的打斗追杀去刺激观众一时的猎奇兴趣,则不但会使电视剧丧失其固有的社会功能,陷入低俗的泥沼不能自拔,还无异于剥夺了广大观众在娱乐中提高艺术欣赏品味的权力。

鉴于此,我们强调电视剧向大众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靠拢,是指在剔除了存在于大众意识形态、审美观念以及价值取向上的陈腐愚昧、麻木落后等等病态心理的基础上,尽力去寻求最便于与大众意识形态中的健康进步成分达成共识的艺术手段,从而完成其创作主体所赋予它的娱乐观众和警醒社会的功能和使命。

因为电视剧是通过娱乐来达到教化目的的,因此电视剧必须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唯其如此,电视剧才会有广大的观众市场。

诚如众所周知的,当前电视剧已成为所有大众传媒中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而在所有的电视剧中,最得观众青睐的又属通俗剧。虽然在此之前的通俗剧尚存在许多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人们仍能谅其瑕而纳其瑜。这一无法改变的事实已清楚地告诉我们:大众喜欢通俗剧,需要通俗剧。原因很明了,只有通俗易懂的电视剧才能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娱乐中自然激发心灵深层的审美意念,获得美的享受和文化内涵的滋润。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电视剧通俗化与当前的通俗电视剧不论从外延还是内涵上说都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在此之前的通俗剧虽然在电视剧整体趋向通俗化的大流向中肩负着前导作用,但就其所能涵盖的范畴来说,它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电视通俗化整个流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因此我们所说的电视剧通俗化的真实意义应该是:走出电视通俗艺术是低劣艺术的误区,充分肯定电视剧作为大众艺术和通俗艺术的根本性质。使电视剧从整体上避免目前已普遍存在于电影界的那种“艺术性影片能拿大奖却没有观众;通俗性影片虽不乏市场却又难登大雅之堂”的奇特现象。从而使电视剧从真正意义上纳入艺术生产的运行轨迹,轻松而潇洒地步入一个赋高雅艺术品味于通俗艺术载体之中的新天地。

三、题材上的乡土气息

首先,在日趋现代化、人文化的城市中,人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几乎所有的大街小巷、高低建筑和公共场所都充满了雕琢的匠心和人工的痕迹,加之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生存空间的狭促和人满为患的视野,已给都市人们的心理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压力,为了减轻这种无形的却十分沉重的压力,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便产生了一种天然的怀旧情愫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望。怀旧可以使人在对逝去的岁月和生活方式的追忆中得到瞬间的解脱快感,而回归大自然则可以使人们那种长期被压力所奴役的身心在大自然宽厚的怀抱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抚慰和补偿。然吝啬的生活却又不肯赐予人们足够的时间去追寻自然,享受自然。因此,百般无奈的人们只有转而到有条件让人领略到自然神韵的电视剧中去,间接地吸取充满自然乡土气息的新鲜空气。

一般说来,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在这方面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原因很明了,尽管其他题材的电视剧也不乏能诱导人们的主观情感回归自然的成分,但从整体方面说,农村题材电视剧中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然景观则更能满足人们返朴归真的渴望和回归自然,寻找天性的审美需求。此类题材电视剧中,农村人那种天然去雕饰的情感与天性,农村中那尚未受到现代生活污染的生活方式以及那赏心悦目,充满生机的葱茏原野,和那片宽广深邃、空灵明净的蓝天,无不牵动着城市观众那颗颗躁动的心。于是人们在观看电视剧的娱乐活动中,起码可以获得两方面的收益。其一,可以在电视剧情节的展开中寻找到一种沟通观众与剧中人的感情共识——被大众公认的真善美,并藉此缩短城乡间因空间距离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的人们在观念上、感情上的落差。其二,可以在其故事情节和艺术氛围中获得一种置身其中的美丽错觉,从而使渴望投身大自然怀抱而不可得的缺憾得到弥补和填充。可见,农村题材电视剧具有促使电视剧充分发挥娱乐,消闲和审美社会功用的先天优势,给人以“视听美餐”的享受。因此,在人们的生活日趋现代化的年代,首选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休闲对象便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农民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电视剧将会随着电视机进入农户的数量的增加而更深入人心。但生活正在富裕起来的农民虽然也渴望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也想一睹城里人“游戏”人生的潇洒风姿,可类似《海马歌舞厅》、《京都纪事》中主人公们的生活却实在离他们太遥远了,因而很难唤起他们对主公所取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乃至是非观念的理解与认同。倒是那在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都为广大农民所熟悉的《篱笆·女人和狗》中茂源老汉一家悲欢离合的故事和《神禾塬》中思温老汉与两个女婿的矛盾纠葛所演绎出的酸甜苦辣更令他们揪心扼腕,难以释怀。有人称观众的这种艺术接受心理现象为“探求生存环境期待”,并简释为由于人们生活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环境的变化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刺激着人们希望探索其变化的因果,寻求处世的策略”,构成“求知”期待。然广大农民观众的文化素质和心理定势又限定了他们没有更“远大”的眼光和更“高雅”的兴趣,去求知远离自己生活圈子之外的(如《海马歌舞厅》主人公的生存方式)事物因果。因此,农村题材电视剧能够赢得农民观众绝对的关注与热情也就势在必然了。

再次,农村题材将走俏荧屏还有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依据。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12亿人口中有8亿是农民。处于变革时期的农村多彩的生活正演绎着数不清的精彩故事,它们犹如纯度极高的金沙,在等待着荧屏淘金者——电视剧创作者去发现、采撷、精炼。而一旦它们被慧眼相中,便势必会给荧屏带来绚丽夺目的辉煌。

四、结构上的二元对立

众所周知,任何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必然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制约和洗礼,这已是为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定论。电视剧作为产生并存在于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的一种艺术形式,自然也无法游离于上述定论的局囿而另辟蹊径。因此,在当今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正以排山倒海的威势冲击着中国大地各个角落,更新观念,改革旧袭可谓无所不在的年代里,电视剧这个受众最广的文化载体不仅应在内容、形式、题材诸方面不断充实自己,修正自己,还应在结构上不断调整自己,打破部集篇幅上的贯性定式,紧跟时代节拍,才能适应广大观众不断更新的欣赏需求。

我们知道,在时间就是效益已深入人心的今天,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我们的电视剧创作则自《敌营十八年》伊始,逐渐转入了一个被人称为“长风吹得文人醉,直把冗文当史诗”的误区。这种渐起的长风看起来与快节奏的生活似乎十分矛盾,甚至引起许多文人学者的大声疾呼,提醒电视剧已步入了非减肥不可的田地,其实细观国际电视剧坛,被“长”风吹醉的何止中国电视剧一家?在世界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电视剧的“长”风刮得更早。但时至今日,欧美及港台的长篇电视剧不仅没有减短的迹象,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竟是由于电视剧创作者对电视剧的美学品格、特点及创作规律有着较贴切的认识和把握,对电视剧的大众化与通俗性有着较深刻的理解和较自觉的追求。他们不但深谙电视剧消费对象的爱好与品味,知道在商品社会中由于金钱在生活中比重的增长,使人类一贯注重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被挤压到了相对劣势的位置,而人们由此产生的心理和情感缺憾便需要借助电视剧弥补和平衡,他们还了解当今社会在时间上给予人们的对电视剧的消费能力,并据此将电视剧尽量编织得情真、意切、曲折、生动。故而从他们手中产出的电视剧虽然长,让人看了却丝毫不会产生冗繁臃肿的厌烦,相反还使人感受到一种“窈窕淑女”般的醉人魅力。而我们的国产多集电视剧之所以在产生了《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等一批优秀电视剧之后,便走入了必须减肥的峡谷,关键在于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者往往将通俗艺术与低劣艺术混为一谈,认为攀不上高雅的作品自然也就位列通俗了。电视剧既然隶属通俗艺术范畴,自然也就别想摆脱低劣的命运。受这种创作心理影响而创作出的电视剧,如何能够承担起为广大观众提供精神食粮的重任?又靠什么来弥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情感的失落而造成的失衡心灵?如此电视剧,短的尚令人生厌,更何况长如裹脚布者,怎不让人看着心烦?可见,多集电视剧并非完全不可取,关键是要看创作者从什么角度去取其长而弃之短。

客观地说,从社会发展趋势看来,向长的方向倾倒是电视剧发展的必然。诚如上面所言,现代生活给人类造成的情感失落需要电视剧的弥补,这就要求电视剧必须承载起浓郁的人情味,并在塑造人物时赋予它尽可能完整的情感内涵。由此不难看出,电视剧“长”风的盛行具有着坚实的社会依据。

那么,电视剧创作者应怎样去缓解观众消费电视剧时间有限,而电视剧又篇幅较长这个矛盾呢?看来较简单的可行办法便是压缩单集篇幅,将以往已成定式的每集40-60分钟的篇幅压缩至30分钟以内,这样即便生活节奏再快,人们亦可以从容地抽出片刻时间,收看完一段情节完整的电视剧,而不致影响正常工作。

当然,压缩每集的篇幅势必使电视剧的总集数增加,从而形成结构上的二元对立。但这种篇幅结构上的二元对立非但不矛盾,还会使电视剧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只要电视剧能拍出水平,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就完全可以将广大观众轻而易举地吸引到电视机前,使他们每天心甘情愿地为荧屏也为自己的娱乐生活奉献一段宝贵的时间。

总之,电视剧要想在未来的艺术园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扬电视之所长,集众艺术之精华,在内容与形式上顺应时代潮流,并以观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风貌走进千家万户。只有这样,电视剧才能拥有最持久、最忠实、最广大的热心观众。

本文获广西广播电视系统论文二等奖

《声屏学刊》1995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