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吐鲁番的坎儿井

吐鲁番的坎儿井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来在吐鲁番还有一种独特的地下水道工程——坎儿井,它是变“火州”为“绿洲”的法宝。吐鲁番县境内的坎儿井有近千条,总长约5000公里。据史料记载,坎儿井的历史源远流长。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兴建的。林则徐来新疆发明坎儿井的说法是民间误传,但林则徐在吐鲁番时期确有赞赏坎儿井的佳话。现在,尽管吐鲁番已新修了许多大渠水库,但坎儿井仍然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新疆古老文化的历史见证。

2002年8月29日,我们从乌鲁木齐驱车南行,越过天山峡谷达坂城到达吐鲁番盆地边沿高处,纵目俯览盆地,只见一片浩浩茫茫,尽是错落交叉的绿洲和荒漠。

边走导游边说,吐鲁番是我国最低的盆地,也是世界上第二低地,仅次于约旦的死海。盆地面积10300平方公里,其中有近二分之一的地方低于海平面。盆地最低点艾丁湖,湖面比黄海的海平面还低154米。人们讽刺某个人或某个领导干部水平很低时,常常用“真是吐鲁番水平”来幽默地形容。

吐鲁番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素有“火州”称号。清朝肖雄《西疆述本诗》就有“高昌炎热绝无俦,赢得元时号火州”之句。这里每年6月至8月,平均气温三十摄氏度,居全国之冠。全年中,四十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超过四十天。人们形容这里埋沙能烤熟鸡蛋,贴墙能烙熟大饼。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几次经过吐鲁番火焰山下,作诗咏叹这里的苦热,诗中有“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之句,读之叹然。

据《旧唐书·西戎传》记载:高昌“厥土良沃,谷麦岁早熟,有葡糖酒,宜五果。有草名白叠,国人采其花,织以为布”,说明这里在一千多年前就以盛产谷麦、葡萄、瓜果、棉花而著称。宋元明清各代曾涉足西域的使臣、高僧文人,也留下不少这类记述。

吐鲁番县城东北角,是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两山夹峙中是草木芳菲的沟壑,一道银链似的河水从沟底奔湍而下,纵贯二三十里,灌溉着整个葡萄沟。从河边到两岸山坡,尽是葱绿碧翠、层层叠叠的葡萄田。在这里,我不禁想起那首著名的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沉醉其间。

人们不禁要问: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吐鲁番又怎能变“火州”为“绿洲”呢?我正是带着这个问题来吐鲁番追寻答案的。

原来在吐鲁番还有一种独特的地下水道工程——坎儿井,它是变“火州”为“绿洲”的法宝。吐鲁番县境内的坎儿井有近千条,总长约5000公里。我看展览厅上的牌子介绍,坎儿井这项浩大工程,可与我国的长城、南北大运河相媲美,与它们并称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三个伟大创举。由之,我慨叹万千。正是我们祖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才使我们世世代代享受着这美丽、香甜、幸福的果实。

我和儿子谷涛、儿媳樊薇一行三人,兴高采烈地跟着导游来到吐鲁番县城郁郁葱葱的绿洲外围戈壁滩上,放眼望去,顺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圆土包,有序地伸向绿洲。导游说这些都是坎儿井的竖井口,假如我们从高空俯视,这些圆圆的土包宛如珍珠串起来的项链,装点着吐鲁番这片古老而又焕发青春的土地。导游引领我们来到一个竖井口,顺梯下到深藏地下十几米处的暗渠,只见一条两三米宽的地下水道,淌淌汤汤、清澈见底、长流不息。从地面到坎儿井,由酷暑炎热到凉爽沁脾,瞬间两个世界。我想,在干旱的酷暑盛夏,这真是救命水啊!

一个牌子上介绍,坎儿井的水是天然优质矿泉水,可以直接饮用。导游将随身带的塑料杯,给我们一人一个,我从流水中盛了一杯,咕咚咕咚地喝下去,水直凉到了心里。对于干裂的心田,这一杯水下去,宛如一次淬火。不过瘾,再来一杯,直到口感满足,每个毛孔都滋润了,这才罢休。好不畅快!

坎儿井的地下渠道,弯弯曲曲,曲里拐弯像山间隧道似的,水的荡漾,洗刷、撞击着土质壁崖,却千万年间总也不倒塌,仍坚如石壁,何故?这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从导游那里追问到一个地质学方面的知识,也了解了坎儿井产生的缘由。

坎儿井之所以能在吐鲁番大量修建,原来与这里的自然地理条件分不开。吐鲁番盆地位于北部天山的博格达山和西部天山的克拉乌成山之间,每当夏季来临,就有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河水流出山口后,很快渗入戈壁地下,变为潜流,积聚日久,使戈壁下面含水层厚、储量大,为开挖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地下水的坡降与地面坡度相差不大,这又为开挖坎儿井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大漠底下深处,砂砾石由黏土和钙质胶结,质地坚实,因此坎儿井挖好后不易坍塌,也不怕水流冲刷和撞击。由于吐鲁番干旱酷热,如果用明渠,蒸发量太大,风季时风沙漫天,往往风过沙停,明渠被沙淹没。而坎儿井因在地下暗渠输水,蒸发量小,不受季风沙暴的影响,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所以坎儿井非常适合吐鲁番“火州”的需要,正是它使“火州”变成了“绿洲”。神奇!真是大自然的造化!

据资料介绍,坎儿井的结构由四部分组成:一是露出地面的明渠,二是深藏地下的暗渠,三是沟通明渠与暗渠的竖井,四是涝坝。其中暗渠是主体部分,也就是地下水道。竖井的深度和井与井之间的距离,一般都是愈向上游,竖井愈深,间距也愈短,约有10米到20米。竖井是为了通风和挖掘、修理坎儿井时提土之用。利用自然坡度,地下渠道的出水口和地面的明渠连接,可以把几十米深的地下水引到地面上来。

据史料记载,坎儿井的历史源远流长。汉代在今陕西关中就有挖掘地下窑井技术的创造,称“井渠法”。在西汉时井渠法已由内地传入新疆,后经新疆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逐渐趋于完善,发展为适合新疆条件的坎儿井。

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兴建的。据史料记载,由于清政府的倡导和屯垦措施的采用,坎儿井得到了大量发展。林则徐来新疆发明坎儿井的说法是民间误传,但林则徐在吐鲁番时期确有赞赏坎儿井的佳话。181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则徐赴南疆履勘垦地,途经吐鲁番县城,在当天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坎儿井的清泉,浇灌着吐鲁番大地,使火州戈壁变成绿洲良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大量粮食、棉花。现在,尽管吐鲁番已新修了许多大渠水库,但坎儿井仍然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新疆古老文化的历史见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