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番锣鼓”传喜庆

“十番锣鼓”传喜庆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番锣鼓”传喜庆在江阴民间,很早就流行过“十番锣鼓”。“十番锣鼓”,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于吹打类乐种,简称“十番”或“锣鼓”。“十番锣鼓”起先是以打击乐为主,后来才融合了江南丝竹。历史上,“十番锣鼓”的演奏主要用于宗教的超度、醮事与民间风俗礼仪活动。这一点可能也是“十番锣鼓”逐渐遭到冷落的原因之一。“十番锣鼓”,将作为江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保护起来,并作为江阴的优秀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十番锣鼓”传喜庆_江阴民间文艺

“十番锣鼓”传喜庆

在江阴民间,很早就流行过“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于吹打类乐种,简称“十番”或“锣鼓”。所谓“十番”,含有热闹、翻花样的意思,由于乐器组合和演奏形式不同,又有“苏南十番锣鼓”、“苏南十番鼓”之分,也称“苏南吹打”。历史上曾有过“十样景”、“十不闲”等名称,民间俗称“吹打”。《辞海》“十番”条目注:民间器乐的一种,俗称“十番锣鼓”。是若干曲牌与锣鼓段连缀而成的一种套曲。起于明末。叶梦殊《阅世篇·纪闻》:“吴中……有十不闲,俗讹称十番,又曰十样锦,其器仅九:鼓、笛、木鱼、板、拨钹、小铙、大铙、大锣、铛锣;人各执一色,惟木鱼、板以一人兼二色。音节皆应北词,无肉声……且有金、革、木,而无丝竹。万历末,与弦索同盛于江南;至崇祯末,吴阊诸少年又创新十番,其器为笙、管、弦。”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十番鼓,只用笛、管、箫、弦(指三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番者更番之谓。后增笙、钹,器辄不止十种。若夹用锣、铙之属,则为粗细十番。”据二书所述,可知十番原以敲击乐为主,而锣鼓与丝竹合奏则较晚出。十番流行于福建、江苏、浙江等地。据此,“十番锣鼓”应是起于“吴中”一带,明万历末流行于江南,以苏州、无锡为中心,渐次盛行于南京、常州、上海等地,明末清初流传于安徽、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区。“十番锣鼓”起先是以打击乐为主,后来才融合了江南丝竹。

历史上,“十番锣鼓”的演奏主要用于宗教的超度、醮事与民间风俗礼仪活动。“十番锣鼓”的主奏乐器为笛(间或也用笙),配合使用的打击乐器有铜鼓、板、点鼓、皮鼓、大锣、喜锣、马锣、齐钹、内锣、春锣、汤锣、大钹、小钹、木鱼、梆子等。“十番锣鼓”因乐器组合和演奏配合不同,可以分为“文十番”和“武十番”。“十番锣鼓”常用的锣鼓点和套曲的骨架是《十八六十二》,结构由帽头、主体(身部)、收头组成。“十番锣鼓”套曲式结构中,以“身部”出现“大四段”(即以锣鼓或锣鼓丝竹相间组成的段落,必须变化演奏四次)和《鱼合八》为标志。“大四段”结构独立完整,每一段前有“合头”,后有“合尾”,中间是“十、八、六、四、二”句式构成的锣鼓段的四次变化重复。即:“合头”——一变——“合尾”——细走马;“合头”——二变——“合尾”——细走马;“合头”——三变——“合尾”——细走马;“合头”——四变——“合尾”——细走马。四百多年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不同地区的创新变革,“十番锣鼓”在文学内容、艺术风格、演奏乐器、演奏形式、演奏技巧上都有了新的面目。目前,“十番锣鼓”已经演化出了许多锣鼓演奏方法,其中最有名的是江苏淮安楚州《十番锣鼓》,它具有昆剧音乐与锣鼓曲牌相融合、曲目单一、唱词通俗易懂的地方特色,代表作是《咏花》;还有上海市松江区的古戏乐《十锦》,民间俗称《十锦细锣鼓》,它的特色在于锣鼓的演奏技法和特殊的器具配置,具有古老典雅的地方特色。

“十番锣鼓”这种吹打乐的兴起,是民间农民以自娱自乐为目的,或遇婚丧喜庆,农民自由组合,以吹打助兴而逐步形成的;在城镇则发展成为专业或副业性质的“堂名”和吹鼓手,以演奏吹打乐谋生。另外,这种音乐被道家或者僧家所用,俗称“梵音”。其实,苏南地区的许多“梵音”就是“苏南吹打”音乐。“梵音”是道家和僧家们给“苏南吹打”加上去的宗教色彩名字。“十番锣鼓”所用的曲调有的是宋代的词调曲牌子,如《满庭芳》、《桂枝香》、《剔银灯》等;有的则取自元代以来的南北曲,如《石榴花》、《收江南》、《滚绣球》、《上小楼》等;还有的是流传于民间的曲调名,如苏南地区流行的《下西风》等。虽然经过长期演变,已经与原曲不太一致,但还是能体现出浓郁的、特色鲜明的“苏南吹打”音乐风格。

苏南吹打的“十番锣鼓”曲把《十八六四二》的曲式结构作为程式套曲,使《万花灯》、《翠凤毛》、《十八拍》、《香袋》等乐曲的曲式相类同,因而使每一首乐曲缺乏个性和生气。任何艺术一旦走向程式化,就会失去生命力。这一点可能也是“十番锣鼓”逐渐遭到冷落的原因之一。但就单个类型“十番锣鼓”来看,还是具有极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去传承。

江阴地区的“十番锣鼓”盛行在解放以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洋鼓乐队的流行,大型宗教、醮事与民间各种风俗礼仪活动的不断减少,《十番锣鼓》这一民间艺术也日渐萎缩,即使民间有一些器乐演奏活动,也还是很少有人演得出全套“十番锣鼓”。

可喜的是,2008年9月,江阴道教协会在组织道教音乐演奏中,还是原汁原味地演奏了一整套“十番锣鼓”,可见“十番锣鼓”在江阴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另外,在申港街道的六苏班演出时,也把“十番锣鼓”列在其中,往往把它作为开场曲,热热闹闹地演奏5到10分钟,演出效果十分热烈。在一些乡镇江南丝竹演出活动中,也能演奏一些片段。其中顾山镇的江祥声(1942~)14岁时就跟父亲江永基(1912~1987)学习民族乐器。江永基曾经参加过周少梅开办的培训班,得到了周少梅的《北方戏曲谱》、《国乐谱》、《乐乐集》三本音乐教材。江祥声将这些教材仔细研究,得益匪浅,学会了使用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对《十番锣鼓》的研究也很有造诣。他的女婿赵志坚专攻器乐,先后上过无锡艺校、南京师范大学,通晓各种器乐,对“十番锣鼓”也十分了解,能够组织演出“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将作为江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保护起来,并作为江阴的优秀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img9

“十番锣鼓”演奏一景 (邵振良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