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府如何看待乡村教师

政府如何看待乡村教师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乡村学校是一个“教育生态园”,那么乡村教师就是一个“有闲阶级”。“教育生态园”与“有闲阶级”互为存在与繁荣的先决条件。这也是“有闲阶级”的基本特征。这一论点要求我们对乡村教师的治理,必须尊重乡村教师的本能欲望、生存历史与劳动现场,要注意对个案的研究、对个体的尊重与决策的适应性。这就希望乡村教师在乡土适时地自由地裁量与把握。政府要为乡村教师成为乡村知识分子,或成为“有闲阶级”提供条件。

如果乡村学校是一个“教育生态园”,那么乡村教师就是一个“有闲阶级”。“教育生态园”与“有闲阶级”互为存在与繁荣的先决条件。“有闲阶级”特指知识分子。维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论述:“有闲阶级是推动知识进步的重要力量,甚至是主要力量。”[3]乡村教师作为乡土中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传播传统文化中的已知,探索教育世界中的未知,推动教育进步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乡村的代表。他们也应该像其他知识分子群体一样,应该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在传播知识、发现教育秘密、探索教育未知世界的海洋中徜徉人生。这也是“有闲阶级”的基本特征。

这一论点要求我们对乡村教师的治理,必须尊重乡村教师的本能欲望、生存历史与劳动现场,要注意对个案的研究、对个体的尊重与决策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对待乡村教师的治理,更多地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而不是过分地强调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所以,用弹性的方法因应各个地方的需要,保留乡土特色与历史传统,尊重乡土文化,而不是知识霸权主义对乡土的征服与控制。这就希望乡村教师在乡土适时地自由地裁量与把握。一定要防止专家与学者的傲慢与偏见,许多教育之“恶”恰好就是由那些傲慢与偏见种下的,甚至是由那些聪明人种下的。教育现实中,许多不切实际的改革并非如改革者预期的那么美好。

政府要为乡村教师成为乡村知识分子,或成为“有闲阶级”提供条件。要理解并尊重乡村教师简单明了、朴实无华、平淡无奇的性质。他们的灵魂深处有鲜活的、发光的、充满生命力的性情。用辜鸿铭的话说,他们是灵魂在说话,而不是理性在说话。但令人遗憾或疑惑的是,他们的思想、情感与话语很少进入过决策者的视野。

[1] 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10-211

[2] 徐超富.大学的多维审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7

[3] 徐超富.大学的多维审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