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这里是上海的吴淞口

这里是上海的吴淞口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的第二天,宝钢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这是中国新兴的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这是中国钢铁企业从陆地转向近海的首次尝试。这一年,中国的年钢产量突破一亿吨。这不仅是国外钢铁企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内钢铁企业的必然趋势。宝钢在上海宝山县境内,对面就是长江入海口的吴淞口,水位较浅,没有可以直接停靠二十五万吨级的深水码头。

1978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考察了日本新日铁君津厂。崭新的“前港后厂”的布局和全部计算机控制下的自动化钢铁生产工艺流程令人耳目一新。他当场就向新日铁制铁株式会社董事长稻山嘉宽和社长斋藤英四郎提出,希望帮助中国仿照君津厂的“蓝色钢铁企业”布局模式建设一座面向大海的钢铁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的第二天,宝钢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这是中国新兴的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1985年9月,宝钢一期工程如期建成,核心技术均来自新日铁。厂址的选择也借鉴新日铁君津厂的“前港后厂”布局模式,定在了吴淞口南岸的宝山县境内,进口铁矿石可以从浙江宁波北仑港二十万吨深水码头中转到这里。这是中国钢铁企业从陆地转向近海的首次尝试。宝钢的建成投产,领先了中国钢铁工业平均水平二十年,结束了不能提供汽车板材历史,并开始向各大汽车厂供货,还打破了国外企业对冰箱面板和高跨度斜拉桥钢索的垄断,让中国人用上了自己的钢制易拉罐,让中国的一元硬币用上了国产钢,从而改变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然而,中国钢铁企业界,对沿海建厂的布局模式经历了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1949年,新中国全年的钢产量只有区区十五万吨,像样的钢铁企业只有日本人始建的鞍钢,依托河北宣化龙烟铁矿逐步发展起来的首钢还不成气候。1958年钢铁升帐,苏联援建了武钢包钢大跃进中又兴建了邯郸、酒泉等八大“金刚”和十大“罗汉”钢铁厂,中国钢铁总产量达到一千零七十万吨,超过了日本。但是后来遭遇了“文化大革命”,全国的钢铁企业陷入停顿。“文革”后期,尽管一些老厂有新项目,出现了像安阳、柳州、南京等一大批新建钢铁企业,但是中国的钢产量始终徘徊在两千万吨左右,到1996年才被打破。这一年,中国的年钢产量突破一亿吨。2005年,全国钢产量达到三点五亿吨,差不多相当于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和韩国钢产量的总和,占世界钢产量的三分之一。

然而,中国的钢铁企业大都靠近自然铁矿资源所在地而建,鞍钢和本钢依托的是中国第一大矿区——东北鞍(山)本(溪)矿区;攀钢依托的是中国第二大矿区——西南攀(枝花)西(昌)矿区;首钢和唐钢依托的是中国第三大矿区——华北冀东矿区;武钢依托的是大冶矿区;包钢依托的是白云鄂博矿区。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内各大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原有的铁矿石资源明显供应不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铁矿石的进口数量急剧增加,由铁矿石出口国变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

此时,宝钢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宝钢面向大海,不仅运输成本降低,而且产品档次高,能生产国内奇缺的汽车薄板。宝钢的成功,促使人们认识到要想在国内外的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选择最好的港口进口铁矿石。这不仅是国外钢铁企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内钢铁企业的必然趋势。

宝钢也有难以弥补的遗憾:虽然是参照新日铁君津厂的布局模式建设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并没有完全实现临海靠港的目的。宝钢在上海宝山县境内,对面就是长江入海口的吴淞口,水位较浅,没有可以直接停靠二十五万吨级的深水码头。从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的铁矿石只能从专门为宝钢配套建设的浙江宁波北仑港二十五万吨级进口铁矿石码头进口,到港后再倒运到五万吨的船上,转运到吴淞口,趁着涨潮运达宝钢的主原料码头,再用皮带机运到料场,运输成本无疑增加了。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宝钢的布局模式:“虽然宝钢是按照新日铁君津厂的布局模式建设的,但严格地说并没有完全实现真正的临海靠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