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纸堆里觅趣

故纸堆里觅趣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一辈文化人对故纸的敬惜,对历史文献的珍视,听来令后人只有钦佩与折服的份儿。我淘旧书时,也因此留个心眼,在地摊的故纸堆中,看看有否值得收藏,或可供写作的参考资料。故纸堆里寻寻觅觅,常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近日逛书店,见有精装本彩印《故纸堆》,皇皇十大册。我想,这么多的故纸藏品,一个人搜集、保存、整理,得花多少精力财力,得在故纸堆里钻多少个年头啊。这是在传承历史,更是在抢救文化遗产。

曾在一次旧书收藏座谈会上,听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谈到郑振铎,说郑老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其珍爱,常常是一张遗落在角落里的小纸片也不轻易放过,总要捡起来看看有无适用之处。这细微的举动,让我怦然心动。同样,原上海图书馆老馆长顾廷龙先生,也是事必躬亲,身体力行。早年在燕大,每逢周日,他总要出门逛街,到宣武门一带的地摊中去寻觅有用资料。一次捡得清宫内务府御膳房档案一札,其中记载了某皇妃死后祭礼时用的菜肴规格,正可给写《清史稿》的张尔田先生作参考,解了他无从考查该皇妃死日之愁。还有一次,顾先生在地摊上意外发现从张之洞家流散出来的一批资料,其中有一封僚属余虎恩给张之洞的禀启,内容与甲午中日战争及吴大澂北征有关,这成了他写作吴大澂年谱的有用史料。上世纪五十年代,获悉从浙江收购来的一批废纸要送造纸厂化纸浆,听说其中有线装书,顾廷龙连夜奔赴现场,并组织人力在废纸堆中连续工作十一天,及时抢救出一大批历史文献资料,其中有传世孤本明万历十九年刻本《三峡通志》,流传稀少的明本《国史记闻》、《城守验方》,明末版画上品《山水争奇》,还有不少家谱方志、账簿、契券、告示等。

老一辈文化人对故纸的敬惜,对历史文献的珍视,听来令后人只有钦佩与折服的份儿。我淘旧书时,也因此留个心眼,在地摊的故纸堆中,看看有否值得收藏,或可供写作的参考资料。有一次,淘得一本民国版孙过庭的《书谱》拓本,价仅八元。可回家一看,我心中窃喜。这本帖中夹了些细长纸片,纸上用毛笔字写得密密麻麻,再仔细一看,写的全是书谱释文。字虽蝇头小楷,却清秀隽永,骨力俊俏。我给书法界的朋友过目,亦赞赏不已。书谱为孙过庭所书,而这一写释文的人却名不见经传,属无名之辈,不知民国期间出自哪位民间书法高手。故纸堆里寻寻觅觅,常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

不时在地摊上看到横开本右边线装的民国私营店家账册。我惊讶于印制的精致与考究。原觉得内容无甚用处,账记得似懂非懂。但这却是那个年代最真实的原始物价资料。这些账册都是用细洁的淡黄毛边纸印制,套红线条,中间印有“永祥印书馆”、“青云阁”、“宏泰号”等字样,看上去古色古香。经过半个多世纪时光的浸润,已褪了火气,纸质绵软温和,俗称“老纸”。对那些空白的账册,我另有妙用。一张张拆开,正可用毛笔练习着给文朋书友写写回信哪!

时光荏苒。历史的痕迹常常会通过片纸只言渗透出来。曾在地摊捡得一张类似奖状的《识字证书》,上写“学员陈爱秋系浙江诸暨人,现年三十二岁,学完扫除文盲阶段课程,成绩合格,准予毕业。此证。校长阎利川”。大红圆章为“上海市新成区南京西路第一市民扫盲班”。可以想见,这张《识字证书》颁发的年代为建国初期,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但文化程度仍普遍低下,文盲不在少数。那时人民政府号召摘除文盲帽子,提高劳动人民文化水平,扫盲班便应运而生,而且为数一定不少。

民间遗存下来的文书档案最多的是契约、字据之类,这类字纸有的是财产分割的依据,有的证明产权转让的合理性。其次是各种票据。无论为何,细心的主人都将这些纸片作为凭证保留了下来。尽管纸面上传递出来的信息还十分有限,一张租约、一封便笺、一纸收条,它们是那个年代某种情状的印记,是最鲜活、最显原生态的民间语言。而我从这些已然泛黄陈旧的前朝字纸上,看到的是前人个个如同书法家,不论纸页大小,字数多少,一律用毛笔书就。在潇洒随意中,亦可看出他们一管在手,有着经年累月的功力。可以说,他们大多不是文化人,有的是商人,有的是职员,甚至店堂里的小伙计,但一手毛笔字令后人仰视倾慕。有时我不为别的,单单看上几个毛笔字就收下了它们。时时默读,似有某种心灵上的契合。几年下来,舍下有点意思的故纸居然积下几十件,有作家手稿、民国老照片、老信封、收据、画片等。闲时把玩,趣味漫溢。

近日逛书店,见有精装本彩印《故纸堆》,皇皇十大册。各类故纸都成了藏品,少说也有二三千种,简直包罗万象。地契、股票、信札、税单、广告,等等,折射出明清以降的社会风貌。我想,这么多的故纸藏品,一个人搜集、保存、整理,得花多少精力财力,得在故纸堆里钻多少个年头啊。这是在传承历史,更是在抢救文化遗产。这些纸片,收藏家可能不屑一顾,公家图书馆又无意收罗,因而极易散失,稍不留心,常常会失之交臂。随着时光的流逝,故纸显得更为稀有珍贵,更需要我们备加关注与爱惜。虽然顾廷龙先生已离开了我们,但我常记起他说过的那些话:我依旧保持“拾破烂”的习惯,不放过任何一个搜集保护文献的机会,希望有生之年继续为传播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一代贤人的心声,拳拳之情,令人肃然起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