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贝贝读经

小贝贝读经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贝贝从3岁半开始进入读经班,不到3年时间,已经基本上背诵出上述全部经典。贝贝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显然是老师教的。贝贝读经的最大收获,是养成了读书习惯。使孩子从小就能站在古人肩上,开拓认识视野,启迪理性道德思维。

贝贝读的经书,是北京四海经典诵读文化传播中心编的、儿童文化导读拼音大字读本——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丛书,丛书第一册是《论语》等,第二册是《老子》、《庄子》,第三册是《大学》、《中庸》、《笠翁对韵》,此外,还有《弟子规》、《龙文鞭影》等。贝贝从3岁半开始进入读经班,不到3年时间,已经基本上背诵出上述全部经典。

贝贝读过的书,小手摸得脏兮兮的,角卷页烂,算是读书“破”十卷了。凡是学过的都能背诵。贝贝最喜欢的,明代人用近体诗水平韵编写的《龙文鞭影》,四字一句,两句一押。有时在公共汽车上,还主动给别人背。这次回沈阳过春节,贝贝进门就给姥爷背书,当面竟然一气将《论语》、《中庸》大段大段背完。姥姥说从头至尾也能背诵。

为了验证,我问贝贝“子入太庙,每事问”在哪儿?小手三翻两翻,就从《论语》中找出来了。后来的回答更干脆:“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在哪儿?学而第一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哪儿?为政第二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哪儿?述而第七。OK!

我问这些经书意思是啥?贝贝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显然是老师教的。再问具体的,就答不上来了。如《论语·公冶长》有一段“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我问“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贝贝答,是走到水池(耻)边不要向下偎(下问)。我说不对,你老师就这么讲?老师说是要做个谦虚的人。其实,能否理解尚在其次,她能背下来,我就满意了。

次日,邮局送报纸,我的散文《有朋自南方来》见诸报端。贝贝见了,立即发表评论说,姥爷不对,应该是“有朋自远方来”。为什么?她背诵说,“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说孔子说的“远方”包括了南方、北方、东方、西方,孩子同意。我为她能用孔子的话评判姥爷文章而高兴。

贝贝读经的最大收获,是养成了读书习惯。没事时自己拿出书本就看,虽然有时是边看边玩,但毕竟是书本相伴。目前《龙文鞭影》虽未学完,但没有学过的,自己能够继续往前学,遇到似曾相识的字,自己就翻阅已经学过的部分,查找同形字的读音。现在没有学过的部分,居然也能背诵出来。《老子》有几章,老师未教,就是自学背会的。有时在旁边开着电视,也能坐下来看书,心无旁骛。学前儿童做到这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过去儿童的读物,诸如小学一册:“人,一个人;手,左手、右手。一个人有两只手。”从小背诵这种句子,只是识字,鲜能启智。而中华文化典籍,是先哲在大河两岸的伟大思考,是达到至高境界的人文精品,是用中文写下的世界圣经。幼时搞点填鸭式,别管懂不懂,先让孩子背下来,既学识字,又能直接导入人文本源。使孩子从小就能站在古人肩上,开拓认识视野,启迪理性道德思维。在当前的读经热中,“心得”、“体会”,充斥文化市场。在这些讲解中,有的地方与经典原意不大符合,还是让孩子自幼适当直接学点国学经典好。

2007年春节写于沈阳嘉麟“寻味”书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