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淮阳路(一)

淮阳路(一)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阳县。李商隐于此后不久至其幕任掌书记。李希烈、吴元济叛乱时,均骚扰至陈州境内,“聚盗”指此。仙奇为吴少诚所杀,淮西赴京西戍卒受吴少诚密召,自鄜州返回,德宗密诏李泌、刘玄佐等沿途加以袭击、诱杀。后四句叙述议论,追思藩镇叛乱的危害,推原祸本,感慨并指责唐德宗的猜忌。其结果,既削弱朝廷的力量,也造成藩镇的疑惧。诗人有感于此,大胆地加以指责,还是有意义的。

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二)。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三)。昔年尝聚盗,此日颇分兵(四)。猜贰谁先致?三朝事始平(五)?

(一)淮阳:郡名,即陈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开成五年冬,王茂元被任命为忠武军节度,陈许观察使。李商隐于此后不久至其幕任掌书记。诗中写景值秋令,大约作于会昌元年秋诗人居陈许幕时。

(二)荒村二句:意谓投宿于荒村,村边即是废弃的营垒,令人心魂惊恐不安。次句应题中“路”字。

(三)断雁:失群的孤雁。仍:更。高仍急:已经高飞,不敢贴近地面,且又飞得很急迫。寒溪句:水的清和冷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相连的,此句寒、清二字分别在句子首尾,寒中含有清意,清中亦含有冷意。意谓溪水在拂晓时显得尤为清冷。何焯说:“三四写出彻夜无寐,待旦急发。”

(四)昔年句:德宗建中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据镇谋叛,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贞元二年被部将陈仙奇毒死,不久吴少诚杀陈仙奇,继续割据淮西,再传至吴少阳、吴元济,于宪宗元和十二年十月被讨平。李希烈、吴元济叛乱时,均骚扰至陈州境内,“聚盗”指此。分兵:指分彰义(淮西)兵力归它镇统辖。吴元济的叛乱被讨平后,析郾城为州,属陈许。其后又撤销彰义军建置,划归忠武军。“此日”承“昔年”而言,正因为昔年诸盗恃强割据,所以此日朝廷有分兵的措施。“颇”字下笔较重,见不仅是行旅者惊恐,连朝廷制置亦颇费心机。

(五)猜贰:猜疑妒忌。这里指唐德宗,他以猜忌著称,建中年间的大动乱,与其猜忌有一定的关系。李希烈虽然素怀野心,但他的叛乱仍是在当时上下猜贰的背景和条件下出现的。希烈死,陈仙奇为节度使,史称其“性忠果”,“颇竭诚节”,然才数月即下诏调其兵至京西戍守。仙奇为吴少诚所杀,淮西赴京西戍卒受吴少诚密召,自鄜州返回,德宗密诏李泌、刘玄佐等沿途加以袭击、诱杀。凡此,都只能助长淮西割据。三朝:指德、顺、宪三朝。淮西自德宗朝开始割据,至宪宗朝始被裴度等讨平。二句谓:究竟谁以猜贰导致叛乱,历经三朝才平定呢?

诗的前四句写景。作者途经旧日战地,亲身感受残破恐怖的环境气氛,描绘了一幅淮西之乱以后的荒村废垒图。后四句叙述议论,追思藩镇叛乱的危害,推原祸本,感慨并指责唐德宗的猜忌。虽然唐代藩镇叛乱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方面原因,割据局面的形成,要一直上溯到玄宗开元后期,但德宗猜忌太甚,不仅怀有野心的武臣如李怀光等被过早激成叛乱,即使像李晟那样忠贞,也被解除兵权。其结果,既削弱朝廷的力量,也造成藩镇的疑惧。诗人有感于此,大胆地加以指责,还是有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