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形篇第十

地形篇第十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是可以前进,难以返回的地域,称作“挂”。以上六点,是有效利用地形的原则。这六种情况的发生,不是由天灾所造成的,而是由将领的过失所致。双方地势均同的情况下,以一击十而导致失败的,叫作“走”。以上六种情况,均是导致失败的原因。原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①。译文 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正确判断敌情而夺取胜利,考察地形的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上将的职责。泛指危险的地带。

原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通:通达。这里指四通八达之地。②挂:挂碍,牵阻。这里指易往难返之地。③支:有相持之意。④隘:指出口狭窄的地方。⑤盈之:堵塞、控制隘口。盈,满,堵的意思。⑥险形:形势险要的地方。⑦远形:指敌我相距较远的地方。⑧势均:势均力敌。⑨地之道:指利用地形的原则。道,道理,原则。⑩至任:至关重要的责任。至,极,最,重要。

译文 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种。凡是我们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叫作“通”。在“通形”地域里,应抢先占领开阔向阳的高地,有利于粮道畅通,这样与敌人交战就有利。凡是可以前进,难以返回的地域,称作“挂”。在“挂形”地域里,假如敌人没有防备,我们突击就能取胜;假如敌人有防备,出击又不能取胜,就难以返回,这就对作战不利。凡是我军出击不利,敌人出击也不利的地域叫作“支”。在“支形”地域里,敌人虽然以利相诱,我们也不要出击;而应该率军假装撤离,诱使敌人出击一半时再回师反击,这样才会对我军有利。在“隘形”地域里,我们应该抢先占领,并用重兵封锁隘口,以等待敌人的到来;如果敌人已抢先占据了隘口,并用重兵把守,我们就不要去进攻;如果敌人没有用重兵扼守隘口,那么就迅速攻取它。在“险形”地域里,如果我军抢先占领,就一定要占据开阔向阳的高地以等待敌人;如果敌人抢先占领,就应该率军撤离,不要去跟他交锋。在“远形”地域里,敌我双方势均力敌,不宜挑战,如果勉强求战,将对我军不利。以上六点,是有效利用地形的原则。这是将帅的至关重要的责任,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

原文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duì)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兵:这里指打了败仗的士卒。走,败走。②弛:废弛。③陷:陷败。④崩:崩溃。⑤北:败北,也是败退的意思。⑥大吏:指比较小的军官。曹操注云:“大吏,小将也。”⑦敌怼:冤家对头的意思。《说文》云:“怼,怨也。”⑧教道:教育士卒的方法和原则。⑨陈兵纵横:这里指出兵作战列阵,队形纵横杂处,乱七八糟。陈,通“阵”,指作战排列的阵形。⑩料敌:判断敌情。选锋:指精选出有战斗力的士卒组成的先锋部队。

译文 所以军队打败仗后有“走”、“驰”、“陷”、“崩”、“乱”、“北”六种情况。这六种情况的发生,不是由天灾所造成的,而是由将领的过失所致。双方地势均同的情况下,以一击十而导致失败的,叫作“走”。士卒强悍,军官懦弱而造成失败的,叫作“弛”。将帅强悍,士卒懦弱而失败的,叫作“陷”。副将怨怒而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擅自出战,主将又不了解他们能力而加以控制,因而失败的,叫作“崩”。将帅懦弱缺乏威严,治军没有章法,吏卒无所遵循,列兵布阵杂乱无常,因此而致败的,叫作“乱”。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众,以弱击强,又没有精锐先锋部队,因而落败的,叫作“北”。以上六种情况,均是导致失败的原因。将帅要负重大责任,是不可不认真去考察研究的。

原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è)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注释 ①助:辅助。②险阨:地势险要的地方。阨,险要。③上将:大将,主将。道:指职责。④战道:指战场上的实际情况。⑤唯人是保:只求保护人民。人,唐人避李世民讳改“民”为“人”,宋人从之。⑥利合于主:符合国君的利益。主,指国君。

译文 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正确判断敌情而夺取胜利,考察地形的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上将的职责。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能够胜利;不了解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失败。所以,掌握了战场情形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即使国君主张不打,也可以坚持去打;根据战场情形不能取得胜利,即使国君主张打,也可以不打。所以,作为一个将帅,应该进不谋求胜利的名声,退不回避违命的责任,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国君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原文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谿(xī);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注释 ①视:这里是看作、对待的意思。②深谿:很深的溪涧。泛指危险的地带。③厚:指待遇比较丰厚。④爱:这里是贬义,指溺爱。⑤骄子:娇生惯养的孩子。

译文 对待士卒像体贴婴儿一样,士卒就可以跟随你共同赴汤蹈火:对待士卒像对待爱子一样,士卒就可以跟你同生共死。但是对士卒待遇丰厚却不能使用,对士卒溺爱却不能指挥,违反纪律而不能惩治,那就好像娇惯坏了的孩子一样,是不可以用来同敌作战的。

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注释 ①知兵:指通晓用兵作战的人。②动而不迷:指行动起来不迷失方向。也含有不盲动的意思。③举而不穷:指作战时所采取的战略战术是变化无穷的。④不殆:不会有危险。

译文 只知道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而不知道敌人不可以进攻,取胜的可能只有一半;只了解敌人可以进攻,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队不可以进攻,取胜的可能也只有一半;知道敌人可以进攻,也知道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但是不了解地形不利于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所以通晓用兵作战的人,他行动起来绝不会盲动,他的战略战术的变化无穷。所以说,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争取胜利就不会有危险;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就不可穷尽了。

历史实例

1.草船借箭

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领马步水军八十三万,水陆并进,讨伐东吴。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向刘备建议:往投东吴,使南北相峙,我军将可从中得利。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献计,当即派他去东吴进行游说。诸葛亮奉命来到江东,几次用计,多番曲折,先是“舌战群儒”,促使孙权与周瑜下定决心与曹军抗争。然而,在这过程中,由于诸葛亮屡屡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与才能,遭到东吴都督周瑜的嫉恨,周瑜决心设计除掉诸葛亮,为东吴根除后患。草船借箭就是因周瑜蓄意谋害诸葛亮而由诸葛亮导演出的精彩一幕。它生动地说明诸葛亮用兵具有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的特点和才能。

却说这一天,周瑜在大营中邀请诸葛亮与众将官一道议事。大家坐定后,周瑜对诸葛亮说:近日即将与曹军会战,水上交锋,先生以为应该用何种武器为先?诸葛亮说:大江之上,两军交锋,应以弓箭为先。周瑜说:先生所言,正与我意相合。只是现在军中箭支甚缺,能否请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作应敌之需,这是公事所在,还望先生不要推辞!诸葛亮明知这是周瑜设计陷害,但他却心中有数,便回答说:都督委派之事,我岂敢推辞,只是不知十万支箭,何时即需备齐呢?周瑜说:十日之内备齐如何?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即将到来,若等十日,恐怕误了大事呢!周瑜听了有些纳闷,心想:我限十日,正要难为于他。他却反说十天时间太长,这是何意?便问诸葛亮道:那么,依先生之见,应是几天完成才好呢?诸葛亮说:只消三天,便可向您缴纳十万支箭,以应急需。周瑜听了更是暗暗吃惊,说道:这可是军中无戏言呀!诸葛亮说:我岂敢戏弄您大都督呀!您如不信,我愿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内缴不出十万支箭,甘愿按军令受罚!周瑜听了诸葛亮的话,以为这下诸葛亮是中了自己的计了,大喜过望,当即命令军政司拿来纸笔让诸葛亮签下军令状,并假惺惺地对诸葛亮说:待您完成这件大事,我定当重谢,摆酒为先生庆功!诸葛亮说:今日造箭已经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吧,到第三天您来取箭就是了,说罢便告辞而去。诸葛亮走后,当时任周瑜军中赞军校尉的鲁肃吃惊地对周瑜说:诸葛亮莫不是有诈吧,三天怎能造成十万支箭呢?周瑜说:管他的,是他自己送死,又不是我逼迫他。今日他当众立下令状,这下便插翅也难逃了;我还要吩咐工匠故意拖延时间,所需要的器材也迟迟不给他备齐,看他如何是好!您与诸葛亮交情甚好,不妨到他那里去探听一下虚实,看他到底怎样动作。

说罢,鲁肃便来到了诸葛亮住处,诸葛亮一见鲁肃来到,故意装作为难起来,对鲁肃说:子敬(鲁肃的号)呀,您可得救救我啊,三日之内如何能造成十万支箭啊!鲁肃说:这全是先生自取其祸,教我怎能相救呢!诸葛亮说:事到如今,别的事我也不求您了,只求一件事,借给我二十艘船,每艘船配军士三十人,船上一律用青布做成幔帐,各扎稻草千余束,分布于幔帐两边,这样,我包管三天后缴纳十万支箭就是了。只是我的这个要求,请您务必不能告诉都督,不然的话,他又会坏我大事。对于诸葛亮这点微不足道的要求,鲁肃满口答应了,回到周瑜那里真的没有提诸葛亮借船的事,只说孔明根本用不着什么造箭的器材和工匠,一切他自有道理。周瑜听了鲁肃的回报感到十分奇怪,但又想不出怪在哪里,便说:那好吧,看他三天内怎样拿十万支箭来见我!

却说鲁肃按诸葛亮的要求私自拨出二十艘船,每船三十人,以及布幔、稻草束等一一齐备,只等诸葛亮调用。却不料第一天并不见诸葛亮的动静,第二天也还是不见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天时,诸葛亮才秘密邀请鲁肃来到船中。鲁肃问道:您叫我到船上来是为什么呀?诸葛亮说:特地请您一同去取箭呢!兽肃感到奇怪,问道:到哪里去取箭呀?诸葛亮笑着说:这您就不需多问了,等船开到前面您自然会明白的。说罢,命令士卒用长长的绳索把二十艘船连在一起,朝着北岸魏营的方向开去。这天晚上,大雾迷漫,长江之上,更是迎面不辨人影。诸葛亮只是催促船队加速前进,到五更天时,已经靠近曹军水寨了。这时,诸葛亮吩咐军士把船倒过来,头朝西,尾朝东,一线儿摆开,就在船上擂鼓呐喊。鲁肃吓得不行,说道:先生,你这样大吹大擂,假若曹操听到了,出兵来攻,如何是好?诸葛亮笑着说:不碍事,我料他曹操见到大雾迷漫,不辨虚实,必不敢出兵,我们只管喝酒取乐,等天亮雾散,便回营去。

且说曹操营中,听得江上擂鼓呐喊,水军首领毛玢、于禁慌忙报告曹操。曹操听到报告,下令道:江上重雾,吴军忽至,必有埋伏,切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五千人前去以乱箭射之。说着又派人叫张辽、徐晃也各带陆军弓弩手三千人前往江边助射。这样水陆两军弓弩手合计共约万余人,一齐向江中放起箭来。一霎时,箭如骤雨。过了一阵,诸葛亮又教军士把船再换个方向,头朝东,尾朝西,并且更逼近水寨受箭,一面还继续擂鼓呐喊。就这样,一直闹到日出雾散,诸葛亮才下令向江东返航。这时,二十艘船上的稻草束上已排满箭支,等到曹操发觉派兵来追赶时,诸葛亮的船已经走了二十多里,怎样也追不上了。

在返航的路上,诸葛亮对鲁肃说:我叫士兵大略地算计了一下,每艘船约莫受五千到六千支,不费我们半分之力,已经得了十万余支箭,明日用它来射曹军,这岂不是很合算吗?鲁肃听了这话佩服得五体投地,问道:先生真是神人呀,您怎么会知道今天有大雾呢?诸葛亮回答道:为将者用兵打仗,如果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那岂不是一个庸才?用那样的人带兵是注定要误事的。我在三日前便已算定今日必有大雾,所以才敢在周瑜面前夸下海口,立下军令状呢。说着,船已到岸,周瑜正派五百军士在江边等候搬箭,计数的结果竟计十万有余,周瑜想害死诸葛亮的阴谋又没有得逞。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因为他上通天文,下晓地利,算出有大雾的日期,并估计曹操在“水战”这样的地形上,又逢遇“大雾”的天气,是不会出兵应敌,只会放箭守卫的。这个实例诠释了《地形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的结论,作战之战地形势,的确是战争胜利与否的辅助关键。

2.刘裕伐燕

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出现了分裂的局面。各个割据政权互相争夺,战乱不已。这些割据政权主要有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大夏、西秦、北魏、南凉、后凉、西凉、北凉等。南燕恭容德原是后燕的范阳王,久镇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公元396年北魏南下,后燕被截割为南北两部。南部的恭容德屡被魏军所困,于公元398年迁往滑台(今河南滑县)建立南燕,又因滑台四面受敌,于次年将都址迁往广固(今山东益都县西北)。在这些割据政权中,比较强大的政权是北魏,与东晋接壤的是南燕和后秦。在不久爆发的孙恩起义、桓玄叛乱中,平民出身的刘裕因镇压起义和平息叛乱而官至车骑将军,掌握了东晋朝廷的军政大权。

刘裕当权后,在政治上实行排除异己,强化自己势力的措施;经济上,他迫于农民起义的压力,不得已减轻征调、徭役、田租,以缓和阶级矛盾;军事上以恢复中原为号召,训练军队,积极准备北进。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刘裕在东晋政权中的地位得到巩固,东晋的经济实力也逐渐增强。这时,刘裕开始酝酿北伐战争。

公元409年,南燕主慕容超派将军慕容兴宗率骑兵攻陷东晋的宿豫(今江苏宿迁),俘虏豫的阳平太守和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太守而去。不久又派将军公孙归陷济南,俘太守及百姓男女千余人而去。彭城以南的广大民众纷纷筑坞堡自卫,抗击南燕军,刘裕为争取广大民众的支持,提高自己的威望,决定北伐南燕,恢复故地。

刘裕进攻南燕的主张,除得到左仆射孟昶、本骑司马谢裕等少数人的支持外,多数朝臣对灭燕的信心不足。刘裕分析了南燕国土幅员较小,政治腐败及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等弱点,决心北伐灭燕。刘裕制定了沿途筑城、分兵留守、巩固后方、长驱北进的作战方针。同年四月十一日,刘裕率兵十余万从建康出发,由水路过长江,由淮水至泗水前进。五月,刘裕抵达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留下航船辎重,率步骑向琅琊(今山东临沂北)进发。刘裕在所过之处沿途筑建城堡,分兵留守,以防南燕骑兵的袭击和切断后路。不久,晋军到达南燕境内的琅琊。晋军到达时,南燕已风闻晋国北伐军将至,急忙将莒城(今山东莒县)、梁父(今山东泰安)的守军撤走。晋军继续向前开进,欲从琅琊至广固直捣南燕都城。当时,自琅琊至广固有三条路:一是由琅琊经莒城,越大岘山(今山东沂水北)直奔临朐、广固。这是条捷径,水路运输比较方便。但大岘山很险峻,山高七十丈,周围二十里,其上关口(今穆陵关)仅能通一车,号称“齐南天险”。二是向东北经营城、东武(今山东诸城)入潍水北上,再转而西往广固。这条路比较迂远,劳师费时。三是向北越泗水经梁父,转而向东北达广固。这条路山路过长,不利行军,运输困难。刘裕认为,南燕鲜卑人战前曾利用其骑兵优势两次攻入东晋首都,定是没有远谋的贪婪之徒,现今又弃守莒城、梁父等要地,断定燕军不准备在大岘山以南作战,而意在让晋军主力深入南燕腹地,以便依托临朐、广固等坚城,在平坦地区同晋军作战,以发挥他们的骑兵优势。刘裕通过对南燕的分析,决定走第一条线路。刘裕手下的部将有些疑惑,提出:“如果南燕军据大岘山之险伏击我军,或坚壁清野绝我粮资,我军孤军深入,恐怕不仅无法灭燕,而且还将败无归路。”刘裕向他们解释道:“我已经谨慎考虑过了。鲜卑人贪得无厌,不知深谋远虑,进则专思抢掠,退则吝惜禾苗,他们一定以为我孤军深入,不能持久。他们进不会过临朐,退不会守广固,我敢断定,他们绝不会守险清野。”刘裕的解释,坚定了部将北越大岘山、直捣南燕腹地同燕军作战的决心。

南燕慕容超听说东晋军北上,便召群臣商议与晋军作战的对策。征虏将军公孙五楼向慕容超提出上、中、下三策。他认为,晋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我军不要与之争锋,宜扼守大岘,阻其深入,旷日持久,挫其锐气,然后选精骑沿海南下,绝其粮道,另命兖州(州台梁父)之兵缘山东下,腹背夹击,这是上策。命令各地郡守依险固守,坚壁清野,毁掉田里的庄稼,使晋军无粮可掠,求战不得,旬月之间即可获胜,这是中策。纵敌入岘,然后出城拒战,此为下策。公孙五楼的上策是比较可取的,如采取这一方略,燕军可凭险固守,阻晋军进入南燕腹地,即使退却,也有利于发挥燕军骑兵的作用。这一计策可谓是可攻可守,可以坚持较长时间的作战。但慕容超没有采纳。他认为东晋军远道而来,一定疲弊,势不能久。而自己据五州(南燕设并、幽、徐、兖、青五州)之地,拥富庶之民,铁骑万群,麦禾布野,为何先除苗徙民,使自己受损失呢?慕容超采纳了公孙五楼的下策,不听手下将领的谏阻,调回莒城梁父的守军,修筑广固城池,整顿兵马以待晋军。

六月初,晋军到达东莞,接着兵过大岘山。刘裕见晋军已过险地,高兴地对左右说:“现在我们已顺利过了危险地带,深入敌人腹地,可以拼死作战。原野上到处是成熟的庄稼,我军无缺粮之忧,可以说,胜利离我们不远了。”不久,晋军临近临朐。南燕、东晋军交相争夺水源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晋军以死力争,夺取了水源。于是刘裕布置军队准备与南燕军争夺临朐。六月八日,晋军主力到达临朐城南附近,慕容超出主力骑兵夹击晋军。刘裕针对南燕骑兵在平川作战时所具有的优势,布置晋军以车兵四千名分布在步兵的两翼,以骑兵列于车后机动,组成一个步、骑、车兵相互配合的阵势。这种阵势有效地抵御了南燕军骑兵对晋军步兵主力的冲击,兵车上的长矛还阻碍了骑兵的进攻。双方激战半日,未见胜负。参军胡藩向刘裕建议出奇兵走偏僻的小道去袭击临朐城。刘裕接受他的建议,派兵奇袭临朐。临朐守城兵力薄弱,被晋军一举攻下。慕容超惊慌失措,率领余部逃到了广固城中,晋军首战告捷。

晋军在临朐取胜后,连夜乘胜发起追击,直逼广固城下。广固城四周绝涧,一时难以攻取。刘裕命晋军修筑长墙围困敌军,同时就地取粮,不再从后方运送粮草。慕容超不积极防御,反而一心指望后秦的援兵到来,消极等待援兵。晋军一方面对敌展开了强有力的政治攻势,瓦解敌军;一方面利用敌降将张纲善于制造攻城器具的特长,让他设计出新的攻城器具。公元410年二月初,晋军四面攻城,尚书悦寿开门迎降。慕容超率数十名骑兵突围逃走,后被晋军追获,送建康城斩杀。至此,东晋与南燕之战以晋胜燕亡而告结束。

东晋伐南燕成功,很关键的因素是南燕慕容超放弃了大岘山的天险地形,不能做到《地形篇》所说的“因地制宜,料敌制胜”,反而让刘裕大军通过大岘山,深入南燕腹地,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南燕慕容超兵败被杀,正是他不懂地利、不知兵法的恶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