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貌和第四系

地貌和第四系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地形地貌广州-从化断裂呈北东向斜贯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区。第四纪砂土层分布于残丘周边,西淋岗南坡第四纪沉积厚度约10余米,层面向山外缓倾,地面高程海拔由20m渐降为数米,大致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的Ⅰ级和Ⅱ级阶地高度相当。
地貌和第四系_珠江三角洲北西向

1.地形地貌

广州-从化断裂(简称广从断裂,区域上属于恩平-新丰断裂带)呈北东向斜贯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区(图5-1)。西淋岗位于广从断裂主断面的东侧,是盆地内一个长轴近东西向的侵蚀残丘(图5-3),制高点海拔75~92m。残丘外围为三角洲平原,海拔2m左右。残丘南坡被人工开挖,基岩和第四系大面积出露。野外观察点位于南北向长约350m、东西宽约250m的不规则脊状区域内,东、西两侧因大规模土石采掘留下大而深的积水坑。

残丘基岩由燕山晚期花岗岩和早白垩世红层组成,表层有红色风化壳发育。第四纪砂土层分布于残丘周边,西淋岗南坡第四纪沉积厚度约10余米,层面向山外缓倾,地面高程海拔由20m渐降为数米,大致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的Ⅰ级和Ⅱ级阶地高度相当。

图5-3 侵蚀残丘西淋岗(据goole earth,2006)

2.基岩断裂

西淋岗基岩断裂也称“平洲断裂”,距广从断裂主断层3.8km,被归属为广从断裂的次级断裂或分支断裂。断裂走向北东10°—近南北,可见长度约0.7km(图5-4)。断面呈舒缓波状,倾向西,倾角50°~80°。

图5-4 佛山西淋岗基岩断裂构造剖面图

γ35.燕山晚期花岗岩;K1.早白垩世红层;①.碎裂花岗岩;②.断面;③.碎斑岩;④.花岗岩夹片;⑤.固结断层泥;⑥.主断面;⑦.砾岩

断裂产于燕山晚期花岗岩与早白垩纪砾岩之间(图5-4)。断层破碎带由碎斑岩、碎粒岩、小型夹片和断层泥组成,剖面上呈透镜状,最宽约80cm。其中,碎裂岩的分选性好,夹片中被铁染强化的原始组构与主断面呈锐角相交,显示逆断效应。紧贴主断面发育一层厚约1cm的固结断层泥,叶片状。主断面舒缓光洁,有两期擦痕,早期是近水平的,发育硅质膜,阶步指示断层右行平移;晚期倾滑,较新鲜,显示逆冲。

在残丘顶面,沿断裂走向形成地貌垭口,垭口宽约20m,长约60m,是侵蚀作用的结果。断裂上覆残坡积层未见受到后期扰动迹象,在外围的冲积平原上,没有断层陡坎等微地貌显示。断裂两盘基岩地表高程一致,断层泥厚度约1cm,已固结。没有指示断裂新活动的新鲜的断层泥产生,也无第四系物质卷入。基岩断裂为已固化的老断裂,缺乏第四纪活动的明显证据。

3.第四纪滑动构造

前人(陈国能等,2008)认为,西淋岗地区有2种性质的地表第四纪错断面。一种是滑坡引发的滑动面,分布于西侧采石坑东壁一带,走向近南北(图5-2中的f1);一种是活动断层,呈直线状展布于西淋岗第四纪沉积层中(图5-2中的f2),剖面特征如图5-5所示,断层走向25°,倾向北西,倾角72°,上下盘断滑53cm。上部以砂层为主的地层表现为脆性变形,断面平整;下部黏土层表现为塑性变形,出现了拉薄拖曳现象。该剖面的北北东方向约100m处,基岩断裂出露。推测第四系错断面向北北东方向与基岩断裂贯通,是断裂的快速错动导致了松散沉积层的脆性变形(张珂等,2009)。

图5-5 珠江三角洲北部西淋岗切错更新统断层素描(右图据张珂等,2009)

1.砂砾石;2.粗砂;3.黏土;4.粉砂质黏土;5.坡积砂砾石;6.炭屑;7.断层;8.分层号

为了查明上述断面沿走向和深度方向的延伸情况及其与基岩断裂的关系,我们在该剖面的两个延伸方向分别布设了多个探槽(该剖面编号为TC3,自南而北的其他探槽依次编号为:TC1、TC2和TC4、TC5、TC6、TC7)。为了与西侧滑坡构造相比较,在西侧滑动带上布设了探槽TC8。探槽位置参见图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