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文字到文章

从文字到文章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有些学者告诉我们的话来看,这在文字上用了一番工夫的,想来该是史官了。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开篇的《自文字至文章》中,分析了从文字至文章的演变过程。“且由众手,全群共喻”才是文字的发展过程。连续的文字,就是所谓的“文”。而梁之刘勰说“人文之元,肇自太极”,把文章的产生归于太极两仪,《易》对此进行了简化:“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中也说:“文,错画也。”

【国学笔记】

★辞笔或诗笔对举,唐世犹然,逮及宋元,此义遂晦,于是散体之笔,并称曰文,且谓其用,所以载道,提挈经训,诛锄美辞,讲章告示,高张文苑矣。

★有史以前的人们,虽然劳动也唱歌,求爱也唱歌,他却并不起草,或者留稿子,因为他做梦也想不到卖诗稿,编全集,而且那时的社会里,也没有报馆和书铺子,文字毫无用处。据有些学者告诉我们的话来看,这在文字上用了一番工夫的,想来该是史官了。

品读大师】

讨论汉文学的发展,就不能不讨论文字的起源。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开篇的《自文字至文章》中,分析了从文字至文章的演变过程。他首先对中国自古就有的几种起源说逐一进行了分析:“……倘将记言行,存事功,则专凭言语,大惧遗忘,故古者尝结绳而治,而后之圣人易之以书契。结绳之法,今不能知……相传‘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易·下系辞》)‘神农氏复重之为六十四爻。’(司马贞《补史记》)颇似为文字所由始。其文今具存于《易》,积画成象,短长错综,变易有穷,与后之文字不相系属。”他认为“结绳记事”“伏羲作卦”都只是推测,没有真凭实据,不足信。而对于“仓颉造字”说,他则认为“要之文字成就,所当绵历岁时,且由众手,全群共喻,乃得流行,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也”。“且由众手,全群共喻”才是文字的发展过程。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对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鲁迅认为“文字初作,首必象形,触目会心,不待授受,渐而演进,则会意指事之类兴焉。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形象为本柢,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他还指出,中国汉字有三美,一是“意美以感心”,二是“音美以感耳”,三是“形美以感目”。

连续的文字,就是所谓的“文”。鲁迅认为“其兴盛,盖亦由巫史乎”“原始社会里,大约先前只有巫,待到渐次进化,事情繁复了,有些事情,如祭祀、狩猎、战争……之类,渐有记住的必要,巫就只好在他那本职的‘降神’之外,一面也想法子来记事,这就是‘史’的开头。”“更进,则史以记人事也”,这可以从《易》和《书》中看到端倪。

但鲁迅又指出:巫史不是诗人,为了方便记忆,他们又“练句协音”,而为了“俭约其文,以省物力,或因旧习,仍作韵言。”如黄帝《道言》(《吕氏春秋》)《金人铭》(《说苑》)颛顼《丹书》(《大戴礼记》)帝喾《政语》(《贾谊新书》)等“大抵协其音,偶其词,使读者易于上口”,已经具备了读音押韵、用词对仗的特点。由此,鲁迅认为:“初始之文,殆(大概)本(本来)与语言稍异,当有藻韵(华美的文辞和韵律),以便传诵。”

到汉代时,“凡箸于竹帛者为文章(《汉书·艺文志》)”,后来又“举一切可以图写,接于目睛者”都是文章。而梁之刘勰说“人文之元,肇自太极”,把文章的产生归于太极两仪,《易》对此进行了简化:“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中也说:“文,错画也。”鲁迅由此推知“凡所谓文,必相错综,错而不乱,亦近丽尔之象。”他又以刘熙的“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释名》)提出了文章真正的含义——“则确然以文章之事,当具辞义,且有华饰,如文绣矣。……但书文章,今通称文学。”“盖其时文章界域,极可弛张,纵之则包举万汇之形声;严之则排摈简质之叙记,必有藻韵,善移人情,始得称文。其不然者,概谓之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