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

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所歌咏的情事往往非当前所见所闻,这在初民许是不容易骤然领受的。《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朱自清对《诗经》作了深入的研究,集众家所长,提出了系统而又本质的见解,本章将逐一介绍。他引用《英国民歌论说》中的观点说歌谣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十分恰当。太师们是伺候贵族的,所搜集的歌儿自然得合贵族们的口味;平民的作品是不会入选的。

【国学笔记】

★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

★由近及远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所歌咏的情事往往非当前所见所闻,这在初民许是不容易骤然领受的。于是乎从当前习见习闻的事指指点点地说起,这便是“起兴”。又因为初民心理简单,不重思想的联系而重感觉的联系,所以“起兴”的句子与下文常是意义不相属,即是没有论理的联系,却在音韵上(韵脚上)相关联着。……音韵近似,便可满足初民的听觉,他们便觉得这两句是相连着的了。这种“起兴”的句子多了,渐渐会变成套句;《诗经》中常有相同的起兴的句子,古今歌谣中也多。

品读大师】

所谓诗,是一种为了吟咏言志的文学体裁,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朱自清对《诗经》作了深入的研究,集众家所长,提出了系统而又本质的见解,本章将逐一介绍。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诗经第四》的开头就说“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

我们知道,上古的人们在劳动时会唱一些歌抒发心情,一个人高兴或者难过的时候,常愿意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朱自清说:“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他还引用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作为例证。

虽然没有文字来记载歌谣,但它被人们口耳相传,流转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随着时间沉淀,传唱的歌谣越来越多。对于歌谣的发展,朱自清说:“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他引用《英国民歌论说》中的观点说歌谣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十分恰当。

朱自清把歌谣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随口唱,乐歌则是随着乐器唱。二者都有节奏,徒歌中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只不过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将情感表达到位就行,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文字出现以后,歌谣被人记录下来,就是最早的诗了。朱自清对从歌谣到诗的过程有详细的论述:

但记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我们知道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一样,老板叫做太师。那时各国都养着一班乐工,各国使臣往来,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乐谱。那时的社会有贵族与平民两级。太师们是伺候贵族的,所搜集的歌儿自然得合贵族们的口味;平民的作品是不会入选的。他们搜得的歌谣,有些是乐歌,有些是徒歌。徒歌得合乐才好用。合乐的时候,往往得增加重叠的字句或章工,便不能保存歌词的原来样子。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刺、颂美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佚。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