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卦第五十六

旅卦第五十六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卦的现实意义是多么大呀!旅卦的卦象为火势十分快地蔓延的表象,所以把它叫作《旅卦》。君子观此卦象,应慎用刑罚,慎重判决,而且不稽留讼狱。此时,人民很可能会认为他的高位来得不正当。葬礼安顿后,楚庄王立即要封孙安做大官。所以楚国几代政治动乱,好的封邑频频易主,只有寝丘无人理会。所以孙叔敖的先见之明,使后代子孙安然无恙。

【原文】

旅:小亨。旅贞吉。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译文】

《旅卦》:有小的亨通。卜问旅行,这是吉利的。

《彖传》说:寄旅有小的亨通。这是因为旅人行中正之道,得到强者的庇护,恬静安止又能附丽于光明,因此说:“有小的亨通。卜问旅行,这是吉利的。”旅卦的现实意义是多么大呀!

《象传》说:《旅卦》是离在上、艮在下,离为火、艮为山。旅卦的卦象为火势十分快地蔓延的表象,所以把它叫作《旅卦》。君子观此卦象,应慎用刑罚,慎重判决,而且不稽留讼狱。

【启示】

《旅卦》告诉我们,旅居在外,处在动荡的生活中,更要坚守中正。

【原文】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译文】

初六:旅人举动猥琐卑贱,这是自我招取灾祸。

《象传》说:旅人举动猥琐卑贱,这说明他丧失了做人的人格,将招致灾祸。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要人穷而志不穷。

【原文】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译文】

六二:旅客住在旅舍,携带钱财,拥有一男仆,应当守持正固。

《象传》说:“拥有一忠实男仆,应当守持正固”,这样做就没有什么怨尤。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旅居在外,处在动荡的生活中,应当坚守中正。

【原文】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译文】

九三:旅途中旅舍失火,丧失自己的男仆,卜问得凶兆。

《象传》说:“旅途中旅舍失火”,一定会遭受伤害。是因为他没有与男仆相处好,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在羁旅中要柔顺一点。

【原文】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译文】

九四:旅居在野外,得到了别人的资助,但我心里仍然不痛快。

《象传》说:“旅居在野外”,没有得到真正的好住处。虽“得到别人的帮助”,但由于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故此时心中仍不畅快。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旅居在外,不能因得到暂时的安身之地而忘记自己的理想

【原文】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译文】

六五:射了一只野鸡,费去了一支箭,最终得到了称誉。

《象传》说:最终得到了称誉,是因为亲近了居高位的尊者。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求安定应不计一时的得失。

【原文】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丧牛于易,凶。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译文】

上九:高枝上的鸟巢被烧毁,旅人先得到高位而笑,后看到眼前的悲惨境地而掉眼泪。在异地失去了牛,有凶险。

《象传》说:作为旅客却在异乡身居高位,他的住处被烧是常理中的事。在异地失去了牛,最终没有人来慰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旅居在外,得到了高位,更要谦逊待人。

【疑难解析】

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篊;丧牛于易,凶

“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篊;丧牛于易,凶”是旅卦上九爻的爻辞。上九为阳居阴位。它的大意是:高枝上的鸟巢被烧毁,旅人先得到高位而笑,后看到眼前的悲惨境地而掉眼泪。在异地失去了牛,有凶险。这就暗示我们,旅居在外,得到了高位,更要谦逊待人。这是为什么呢?从他的处境来看:

一、旅居在外的人往往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人民并不了解他。他之所以得到高位是因为有人提拔他。此时,人民很可能会认为他的高位来得不正当。

二、人都有排异己,往往不愿意服从一个外地人的领导。

三、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地头蛇,这些地头蛇因他到来而心里极端不平衡。因为他在此地已称霸多时,本想趁机升上去,没想到却让一个外人占了他已看好多时的位置。

一个人在外地做官,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没有当地人民的支持,又有地头蛇的嫉妒,甚至暗中破坏。不难看出,他处在一个极端危险的境地,其原因是人民不了解他,也不愿意服从他,给了地头蛇从中作祟的机会。

该怎样使人民服从他呢?古往今来,许多贤人志士的经历告诉我们,谦逊待人是获取民心的最好的武器。所以,我们在得到了别人的提拔后,不要以居高位而自傲,而要谦逊待人。

【事例】

“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暗示我们,作为别人的臣子,就好比寄居在王室的旅人,所以为了求安定就要不计一时的得失。楚国令尹孙叔敖执意辞封,保全了子孙,就验证了它的正确性。

孙叔敖身居高位甘心贫贱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才识卓越,居官清廉,平生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他虽然居高位,却不恃此而骄,常常把自己的家财拿出来救济穷人,所以做了很多年的令尹,一直深得民心。

楚庄王对孙叔敖更是倚重信赖,凡军国大计,无不向他请教。楚国也因为有这样一位贤能的令尹而日益富强。

周定王十二年三月,孙叔敖年高体衰,一病不起。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叮咛儿子孙安说:“楚王为嘉奖我多年的功劳,曾多次要我选一处地方作为封邑,我都坚决谢绝了。我死后,如果他封你官爵,你千万不能接受。我了解你,你没有多大才能,难以担当治国安邦的大任。楚王若封给你一处好地做封邑,你要坚决推辞。如果推辞不掉,你就请求把‘寝丘’封给你。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叫‘死者停处’,这种地名,显得不吉利,是不会有人来争夺的,可以长保子孙后代平安。”

孙叔敖死后,楚庄王亲临送葬,抚棺痛哭,从行者莫不垂泪。

葬礼安顿后,楚庄王立即要封孙安做大官。孙安遵父命,力辞不受,回到乡下种田为生,日子过得比较艰苦。时间一久,楚庄王便把这件事忘了。

有一天,宫中优伶作戏唱道:“廉吏高且洁,子孙衣单而食缺。君不见,楚之令尹孙叔敖,生前私产无分毫,子孙丐食栖蓬蒿……”

楚庄王立即问:“孙安真的穷困到这种地步吗?”

优伶回答道:“不穷困,不见前令尹之贤。”

楚王急忙派人召孙安进宫,要封他万户之邑。孙安说:“大王如果惦念先父尺寸之劳,要赏赐我衣食,愿得封寝丘。这是先父的遗命,非此地不敢接受。”

楚庄王没有办法,只好把寝丘封给了他。寝丘这个地方,位置偏僻,名字又不吉利,王公权贵都不屑一顾。所以楚国几代政治动乱,好的封邑频频易主,只有寝丘无人理会。所以孙叔敖的先见之明,使后代子孙安然无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