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稳定,道德至善

社会稳定,道德至善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下中国社会出现了的法官判案不公、民众见死不救或者救人反被讹诈的现象,这些都是人缺乏基本的德性人格的反映。当下社会多数人缺乏对良知的基本认知,由于没有良知的认知,其行为就具有随意性,缺乏对公共理性的维护。孟子的义重于利强调道德至上的公共价值理性,对于解决当今社会上不注重道德素质提升的问题会有所帮助。

社会发展既需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又需要生产关系的不断改善。人与人的关系凸显了经济关系的重要性,但经济关系并不是唯一的,道德关系对维系社会稳定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必须建立崇高的道德价值体系,使整个社会都追求崇高的道德价值,以崇高的道德价值为光荣,以不道德的行为为耻辱,并且身体力行。崇高的道德价值是一种超越,它是对良知的发现,社会人人有觉悟感知自身良知的存在。

当代社会需要呼唤道德,时代需求道德。当今社会对道德的漠视、对金钱的崇拜成为众多人的心理乱象和思维趋向,尽管这种趋向处于人的浅层意识之中,但这种趋向却是“当下”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是: 第一,社会人格缺乏规范的德性人格。当下的社会,普通大众对人本身具有什么样的人格没有明确的界定,并不把德性人格作为重要的人格基础,有可能把自身定义为法律人、经济人、政治人或者信息人,却很少将自身人格明确定义为德性人,德性人格在社会意识中的地位明显不足。具体表现是人在行为处事时,首先考量的是事情对自身是否具有利益上的回报,而不是事情本身是否有损于道德的尊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金钱和欲望的实现,而对道德本身的损益则不给予考量,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和觉悟,更有甚者是一些人认为考虑道德损益的人过于幼稚。基于此种对道德人格的漠视,小而言之,社会上出现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在公众场所不讲文明礼貌,损害社会公德,甚至于将损害公德视为小事和儿戏,满不在乎,缺乏基本的德性人格; 大而言之则表现为对社会法律的亵渎,对法律缺乏基本的尊重,法律的威严没有了。没有德性人格的人如果处于社会高位就会随意地践踏法律,随意损害他人的利益、损害公共利益,使社会出现混乱,表现为官员腐败渎职、商人奸邪,官商勾结,胡作非为,鱼肉百姓。当下中国社会出现了的法官判案不公、民众见死不救或者救人反被讹诈的现象,这些都是人缺乏基本的德性人格的反映。如果有德性人格,坚守道德底线,则不会出现以上的这些漠视道德的行为。第二,社会普遍缺乏应有的良知认知。人的行为受自身对道德良知认知程度的制约,即是说如果某人有道德良知的认知,则他不会做有悖于道德的事情,会坚守道德正义,不会做有损于道德良知的事情,坚守道德底线是对良知认知的必然结果。对良知的实现是良知认知的必然逻辑,目的是实现崇高至善的价值关怀。社会发展必须有崇高至善的价值引导和价值追求,这种崇高价值尽管不可能人人实现,但却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指引方向,可以导致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发展,并且可以充实人们的精神内心,避免空虚、孤寂和恐慌,让社会的精神状态处于有所寄托之中。人是有灵性的人,没有崇高的精神向往,内心无有价值依托,人会感到精神无助,人的存在就将失去意义,人们对社会的发展处于无望的境地,社会发展将非常危险。果真出现这种情况,社会犯罪、自杀、变态等非理性的情况会明显增加。如果有良知的认知,有正确的价值观则不会出现这些情况。因此社会需要崇高精神价值的建构,这是社会正常发展的指南针,是黑夜里的灵光,给黑夜摸索中的人们以希望和方向,崇高精神价值是人通向幸福的关键精神力量。社会至善的崇高价值建树需要树立一个崇高的精神,比如仁义、正义、伟大、爱国、奉献等等,并使人们为之终生不渝地奋斗。当下社会多数人缺乏对良知的基本认知,由于没有良知的认知,其行为就具有随意性,缺乏对公共理性的维护。良知认知能带来强大的力量,使人的行为得到控制和规范,对失范行为加以调节,有了良知认知,人的行为则受到良知的支配,一种精神的支撑主导了行为的发生。如果缺乏对良知的认知或者执行良知行为乏力,人的行为则容易失范。当代社会人的行为失当,表现为行为极其感性化,冲动性、突发性和偶然性行为成为显著的特征,例如因一些小事导致冲突而发生人命惨案,一句话导致生命的终结,这些都是由于缺乏良知认知的支撑。良知标准支撑着人的行为举止,支撑着人的生命历程,没有良知认知,人的生命就没有依附,行为就出现失当,甚至是人本身根本不知行为该如何发生、进行和发展。可见当代对良知认知的不足是社会矛盾发生和加剧的重要根源,社会安定和稳定面临挑战。

社会道德确实到了一个积贫积弱的年代,让人忧心忡忡,必须加强对道德体系的建树。基于社会对道德和良知的呼唤,必须借鉴中国传统的仁义道德观点制衡社会的金钱等物质欲望,提倡“天下为公”的公共价值导向,孟子义重于利的公共价值观念正适合对当前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现状进行调节。孟子的先义后利、重义轻利思想对提升当代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重要启示意义。孟子的义利价值观认为义重于利,先义后利,舍生取义,提倡义以为上的道德标准。义重于利的价值观明显具有注重公共价值理性的特点,这对于遏制当下片面追求物质欲望而不注重培养精神道德素质和漠视社会道德的现象会有制衡作用。在当今科技更新日新月异、信息交流便捷迅猛的时代,人在技术控制下操纵物欲的实现,人变成了片面追求物质财富而很少追求精神价值的“单向度的人”,即是一个动物人、信息人、经济人,而不是孟子所说的德性人。孟子的义重于利强调道德至上的公共价值理性,对于解决当今社会上不注重道德素质提升的问题会有所帮助。在当前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怎么协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怎样处理这一关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它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指物质欲望的满足,它还包括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两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物质追求,而忽视道德水准的提升,社会发展会失去正确的思想导向,很多人的心理精神支撑将失去平衡,这将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造成危害。用孟子的义重于利的价值观可以纠正这种思想偏向,既强调道德的至上性,又不忽视物质财富的创造。事实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手抓”就是这一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觉悟水平。

当下中国社会必须建立以道德为基础的公共理性,让社会人人遵守道德,认知良知,行为举止不违背道德良知,罗尔斯说:“公共理性观念确立于基本道德与政治价值之最深的层次”[1]。社会人应该成为一个具有道德底线的好公民,即是说人首先要有自觉的道德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