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生活情态

孔子的生活情态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乡党》这一篇,是专门记述孔子生活情态的。总之,涉及孔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参考其他各章,对于孔子的生活情态,大体可以勾勒如下:他非常具有同情心。孔子的爱由人类推及于一切生物。鲍鹏山教授在评价孔子的生活情态时说,孔子在很多场合都显得拘谨小心。当孔子殁后,弟子们怀着无限怀念的心情把它们记录了下来。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述而第七》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子罕第九》

孔子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寝不尸,居不容。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迅雷风烈,必变。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乡党第十》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卫灵公第十五·四十二章》

《乡党》这一篇,是专门记述孔子生活情态的。有在朝的,有在家的;有对待达官贵人的,也有对待弱者苦者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总之,涉及孔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个人的人格和情趣,总会通过他的日常生活来表现出来。研究孔子,《乡党》篇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参考其他各章,对于孔子的生活情态,大体可以勾勒如下:

他平时的态度,温和而严正,威信而不刚暴,谦恭而自然。

退朝闲居的时候,很闲适,安然自在。

他非常具有同情心。他对于人的死亡,总是抱有极大的同情心,流露出真挚的恻隐之心。曾经哭过的那一天,就不再唱歌。在有丧事的人家进食的时候不忍吃饱。路上看见有悼念死者的,就用手扶在横木上对它致礼。遇到穿丧服的人,虽是很熟悉的,也一定要神情严肃庄重地接待。他很注重友谊,如果朋友死亡而没有亲属去安葬的,孔子必定说:“我可以代他主丧。”

孔子的爱由人类推及于一切生物。所以他除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外,有一次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后,问:“伤人了没有?”知道没有伤人的时候,接着就问马伤着了没有。

孔子对于音乐的趣味非常浓厚。他在齐国听见“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并且不停地赞叹,想不到音乐竟然能达到如此美好的境界。他平时和人唱歌,如果那人歌唱得好,必定要请那人重唱,而后自己去和他。

孔子是鲁国人,讲话总会带些乡音。但是,他诵诗、读书、习礼,都用当时的官方语言,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既方便与人交流,也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所接触的人不同,合理地对他们行礼。乡党之人,质朴憨厚,厌恶夸夸其谈,所以在乡党里,孔子表现得温恭和谦,好像不怎么会说话。但到了宗庙和朝廷里,却说得很流利,但很谨慎,这是他尽职尽责所必须要做到的。朝见的时候,和下大夫说话,和乐快乐;和上大夫说话,直言不讳,态度和悦,要是有国君在场,便会恭敬稳重。接待宾客时,精神饱满,行动敏捷,即使前俯后仰的行礼,也都保持衣着严整,中规中矩,很是得体。

他遇见瞎子,就是年轻的,也一定要起坐,在路上碰到了也要赶快地迎上去。有一次,一个瞎了眼的乐师叫冕的来见孔子。冕走到台阶前,孔子就告诉他:“是台阶。”走到屋子里,到席子边,就告诉他:“这是席子。”等到坐下了,又把屋子里的人介绍给他:“某某坐在这里,某某坐在那里。”等他走了以后,弟子子张便问道:“这样不是太琐碎了吗?”孔子说:“接待眼瞎的人,是应该这样子。”如此体贴入微的关心,千万年都能让人触摸到温暖令人动容。

此外,孔子对于衣食住行也都有相当的礼节。衣服用什么颜色做领缘,什么季节、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都很有讲究。他吃饭不厌精,吃肉不厌细。变味了的、颜色或气味不好的、甚至切的不好的,他都不吃。喝酒从来不醉,也不胡言乱语,耍酒疯。并且吃饭的时候,从来不跟别人说话,等到同席的老人离开了自己才离开。在家的时候,不以客礼待人。寝卧的时候,不说话,也不将四肢伸开平躺得像死尸一样。出门上车的时候,必定正立,先拉了车上叫作“绥”的绳子。在车厢里,不回头向里面看,不急忙说话,不用手指东指西。

鲍鹏山教授在评价孔子的生活情态时说,孔子在很多场合都显得拘谨小心。为什么?就是要拘束自己,谨微待人,对人要有恭敬之心。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什么都不怕,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

所有这一切,都留在了和他相处的每一个人的心中,留在了他的弟子们的心中。当孔子殁后,弟子们怀着无限怀念的心情把它们记录了下来。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才看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作为圣人的孔子是怎样生活的。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体会到了孔子为“礼”为“仁”的高度自觉。至于为什么要把孔子的生活情态在这一篇中记录得这样详细,我还是同意南怀瑾先生的观点,就是当是之时,礼乐已经十分崩坏了,孔子的弟子们希望用孔子的言行来给后学者和世人作一个典范。

仔细咀嚼孔子日常生活的种种形态,不难发现,他的好多习惯、行为还在影响着我们中国人,甚至有的还在国际礼仪中还能找到它的影子。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复礼”,一定要学孔子的样子,但凡有爱心、有慈悲心、一切合乎于人性的礼,终究会保留而且发扬下来。生活情态、礼仪风度的背后,是真实的感情和诚挚的人性,而感情和人性的制高点,是德操,是“仁”的情怀。与其说要弘扬礼仪,倒不如说是强调修炼品格。品格是品位的内核。

蔡尚思先生在评匡亚明著《孔子评传》时说:“在先秦著名的大思想家中最讲究生活,力图衣、食、行、声乐、丧葬、礼节等等高贵化的,莫过于孔子。有比较才有鉴别,请读者略读《论语·乡党》以及拙著《孔子的贵族生活》,同王船山的曲解孔子的生活方式和《评传》的宣扬孔子的口头而不敢涉及孔子生活的大贵族化,两相比较,便见分晓。”实事求是地讲,我读《乡党》篇,却没有感觉到问题如蔡先生说的那样严重。他的穿戴衣着,他的吃住接待,他的各式各样的神情、举止,有的是出于礼仪,有的是为了实用。如是此时,既不违礼僭越,也不约束扼杀本性,节制拘谨,不亢不卑,真诚率直。这是文明和修养外在的展现。反观当下被围观和嘲笑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中国式打电话”等等,总能让人生出些难言的苦涩和无奈,真有点像孔子说的:“古代人性中的三种毛病,到现在好像全变了:古代狂傲的人不拘小节,现在狂傲的人没有操守;古代矜持的人严于律己,现在矜持的人竟粗暴待人;古代愚昧的人正直忠厚,现今愚昧的人虚伪奸诈。”(《阳货第十七·十六章》)

我们阅读孔子,要继承他优秀的东西,而不是由某一点或者某几点来全盘地肯定他或者全盘地否定他。我想,蔡先生批判孔子的贵族生活,也并不一定希望自己就是一个苦行僧。住在草屋里喝着冷水点着油灯可以研究批判孔子,住在五星级宾馆里品着咖啡也可以,千万年以后,在我们不知道的生活状态下和环境里,照样还会的。只是,我们不能苛求于孔子。

孔子是人,是在他所处的时代中活到了七十三岁才死了的人,但同时是自古迄今中国甚至乃至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这应该是我们学习和阅读《论语》一个最基本的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