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庸为至德

中庸为至德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庸”是儒家学说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在《论语》中仅出现了这一次,被称为“四书”之一的《中庸》是对孔子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其实,孔子并没有给中庸给出过明确定义。的句式来表达其“中庸”思想。因为它是一种“很理想”状态,难以达到,所以孔子感叹已经很少有人有“中庸”这样的“至德”了。《中庸》里,把“叩其两端”的思想说得更加完备:“叩其两端,允执其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第六·二十九章》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第九·七章》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第十一·十六章》

“中庸”是儒家学说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在《论语》中仅出现了这一次,被称为“四书”之一的《中庸》是对孔子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中庸之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成了明哲保身、八面玲珑甚至是不思进取、迂腐酸臭的代名词。鲁迅先生曾把那些“好好先生”和“不敢为先,耻于最后”的人称作中庸者,并把“中庸”当作人的劣根性特别是“奴性”之一,大加批判,得到了最深刻和最广泛的回应。公允地讲,这是鲁迅和他那个时代“革命”和“战斗”的需要,并不是孔子所讲的“中庸”的“原生态”,应该区别对待。

那么,孔子讲的“中庸之道”又是什么呢?他为什么要把中庸作为“德”的最高标准呢?

其实,孔子并没有给中庸给出过明确定义。据庞朴先生考证,在孔子之前,“中”字早就出现在文献中,包含着“真、善、美”三层意思;“庸”的基本含义是“用”,可引申“平常”,后世儒家又把它与“圣”连结起来,使“庸”由平常日用之道上升为“大常”圣贤之道(见庞著《三生万物·中庸平议》)。朱熹很强调“庸”字平常的意思,他认为平常的东西才能恒久,平淡无奇的东西才能长久,并且举例说,粗茶淡饭可以顿顿吃,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却吃不出毛病来,最平常的东西就是最久远的东西,为是一个哲理。由此推论,孔子把“中庸”作为君子的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思想的集大成,也是对“仁德”境界层次的提升,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仁人贤圣,自觉地追求真善美,恰当而正确地践行和表现真善美,就是“中庸之道”。后世注家中郑玄把“中”与“和”结合起来说,更直指“中”的本质。

孔子多用“……而(不)……”的句式来表达其“中庸”思想。正如蔡尚思先生总结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是他对事物的中庸;‘再,斯可矣’是他做事的中庸;‘师也过,商也不及’是他评价人的中庸;‘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他审美的中庸;‘敬鬼神而远之’是他对鬼神的中庸。”(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不仅如此,“事君数,斯辱矣;事友数,斯疏矣”是人际交往的中庸;“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是待友的中庸;“文质彬彬”是修养的中庸,君子“和而不同”“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是处世的中庸,等等,几乎涉及各个方面,其核心是“守中”。因为它是一种“很理想”状态,难以达到,所以孔子感叹已经很少有人有“中庸”这样的“至德”了。

凡事做得正好,不“过”也不“不及”,既是最低标准,也是最高境界。1930年2月20日毛泽东给张闻天的信中说:“‘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作两条战线斗争。说这个事物已经不是这种状态而进到别种状态了,就是‘过’或‘左’倾了;说这个事物还停止在原来状态并无发展,是守旧顽固,是右倾,是‘不及’。……这个思想的确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6页)。

与讲“仁”不同的是,孔子明确提出了达到的“中庸”状态,或者说实行“中庸”的方法,那就是“叩其两端而竭”。“两端”显然是由《周易》和道家的思想化用而来,并不拘泥于正和反两个方面。只有对问题仔细加以分析,务必把和它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关系搞清楚,将其各方面的运动状态及发展趋势整明白,研究透彻,才能会真正完全地把问题弄实弄透,才能依此找准找对找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是才能做一个自觉的智者。《中庸》里,把“叩其两端”的思想说得更加完备:“叩其两端,允执其中”。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说“岳飞不仅是奸臣害死的,也是被他自己忠君的思想害死的”,就是典型的“叩其两端”的思考方法。用现在的话说,“叩其两端”就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客观准确全面地掌握实际情况;“允执其中”就是要研究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态势,把握其本质规律,从而在思路方法措施和实际效果上达到理想的状态。

“过犹不及”,“叩其两端”是孔夫子留给我们的宝贵而巨大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方法。“中庸”不是调和,也不是折中,更不是“乡愿”。它是孔子的大智慧,是中国文化的大智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