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形篇》第四

《形篇》第四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如何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则首先要理解战争的“形”与“势”,这就是接下来的两篇——《孙子兵法》中著名的《形篇》与《势篇》。而自《形篇》始,固然也处处体现着孙子战争谋略智慧的整体性、系统性,但论述更加具体,更加关注与战争直接相关的内容。

导读

作战之前,先定计,然后筹备军资,之后谋攻,是《孙子兵法》前三篇所述。

《孙子兵法》一书,开篇从“计篇”到“谋攻”,所述的重点,其实都在战争之外。这种大局观与高度,正是《孙子兵法》不同于其他兵书之处,也正是《孙子兵法》的宝贵之处。换句话说,对于孙子而言,战争是举国之争,要从政治、经济外交的角度全面谋划,要对敌人、对己方都有清晰的了解,才能走出贏得胜利的第一步。而如何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则首先要理解战争的“形”与“势”,这就是接下来的两篇——《孙子兵法》中著名的《形篇》与《势篇》。这两章并没有直接论述作战的具体谋划,而是用两章的篇幅,用“形”与“势”两个字,对军事指挥的艺术进行了精辟而深入的阐释。

“形篇”之“形”字,历来解释多元。以“形”为篇名,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密不可分。“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虚无缥缈的道在衍化为万物之后,就有了形迹可观察、追寻。所以,本篇所述,更侧重于对军事力量运用——战争之“形”的把握,而后面的“势”篇,则更重视对军事行动整体的动态之把握。

从这个角度看,前三篇所述以战争之“道”为核心。而自《形篇》始,固然也处处体现着孙子战争谋略智慧的整体性、系统性,但论述更加具体,更加关注与战争直接相关的内容。

“形”篇所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先从战争的目的出发,将胜败与攻守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一般人心目中,攻城略地、锐不可当的进攻才是获胜的关键,但在孙子看来,完美的防守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完美的防守意味着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不可胜者,守也)。防守是在战争中己方可以真正掌握的(不可胜在己)。只有完美的防守,使己方无后顾之忧,才谈得到把握战机、对垒争胜或诱敌而歼之。然而,守也并非一味避战,不是死守;守与攻是一体的、灵活变化的。防守以求不败,而后把握住战机,一次次地给予敌人重创,就能够取得真正的胜利。所以,从形态上看,防守就要做到敌人无隙可入、甚至不知进攻何处,如同“深藏九地之下”一样安全;而一旦进攻起来,却不可捉摸,如龙飞九天,不可遏制,敌人只能束手就擒。所谓“自保而全胜”说的就是这种高明的攻守之道。

其次,孙子对何谓征战之“胜”也做出了一番不同寻常的解释。众人所关注的往往是辉煌的战果,是对敌军的雷霆一击,这是要通过艰苦的战斗获得的。但在孙子眼中,这样的胜利已落下乘。真正的胜利应该是“胜于易胜”的。换言之,如果将领在战争发起之前,就已经了然全局,做好了各种应对,每一步战略都使敌人无法阻挡;兵锋所指,敌人只有束手纳降;这种“水到渠成”的胜利才是真正高明的军事家所为。“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而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料敌机先、全盘谋划之后才开战,敌人被牵着鼻子走,所以胜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已经开战了,才全力谋划取胜之道,就太晚了。

第三,要想预先谋划并形成“全胜”的战争局面,就要从一些具体的角度去思考。这就是兵法中“度”“量”“数”“称”“胜”五个方面。衡量交战双方的经济条件,从经济条件推演双方的军事力量,对军事力度进行全面的比较,继而才能真正从中寻觅到必胜之道。

只有基于这样的比较,才能够形成真正正确的战略,使战争之形的发展如同瀑布飞流直下一般(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取得淋漓尽致的胜利。

吴如嵩先生在《〈孙子兵法〉十五讲》一书中,以三国时期吴蜀夷陵之战为例,对《形篇》所提的军事思想做了很好的注解。公元221年,关羽被杀,刘备发起了对吴国的进攻。孙权一边向魏国称臣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边以陆逊为将,统率五万人马抵御蜀军。当时蜀军已经占领了秭归,水陆并进,顺流而下,气势正盛。陆逊没有贸然进攻,而是退守夷陵。夷陵在长江北岸,是长江由四川入湖北的咽喉要道,具有地势优势,易守而难攻。吴军控制了夷陵,蜀军就无法扩大战果,也无法再继续进攻。作为进攻一方的蜀军,自然希望速战,所以运用了各种诱敌之策,希望将吴军引出决战。但陆逊顶住了各方的压力,坚定地采取了守策。半年之间,蜀军不得寸进、无可奈何。正是孙子所言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此刻的蜀军已经深入吴地五六百里,又相持了七八个月,士气已然低落,这就给了陆逊反击的良机。而这次反击也是陆逊精心策划的,他先派兵试探蜀军的实力,然后根据蜀军驻扎在峡谷之中草木繁盛的情况制定了火攻的战略,还部署了多路人马,从各个角度发起攻击。所以在这次反击中,蜀军主力先被突如其来的火攻打乱阵脚,然后被切断后路。持续不断的多点攻击使蜀军溃不成军,兵力优势完全无法发挥出来,吴军连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蜀军一溃千里,数万军队被歼灭,舟船战具损失惨重。吴军一直追击到蜀国境内,才被赵云阻止。这种谋而后动、酣畅淋漓的进攻,正是孙武所言“动于九天之上”“决积水于千仞之溪”的生动写照。陆逊的守与攻,为孙子兵法的“形”篇,添加了一个完美的注释。

此外,孙子在本篇中指出的,“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这里的“道”“法”,即是指在战争中,既要有整体的把握与高超的见识,又要在具体的层面有措施、有方法。如在本篇中,孙子提出善战者,要“先为不可胜”。而先为不可胜,则首要为藏“形”,无论是守、是攻,都要尽量不为对手所察觉。同时还要见微知著,窥破敌人之“形”,甚至无须直接作战就已经遏制对手并取胜。这种默默无闻、无须战斗的胜利,在孙子看来才是兵家之极致境界。再如,兵者之“形”应该如何把握?在法度的层面,孙子提出了“度”“量”“数”“称”“胜”五个层面的考虑,这也体现了孙子兵法整体性思维的特征,而且首次系统化地指出了国家军事建设的多层次要点。只有在整体上全方位建设军事之“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旦作战,也会如决堤之水一样不可阻挡。

【原典】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1】。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2】

【注释】

【1】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可胜,可以战胜。指先使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然后等待敌人可以被战胜的时候。

【2】胜可知而不可为:结合上文的意思,本句的意思指:做好自己的周密布防、准备,就能够保证自己处于不败之地了;而进一步的胜利要等到敌方出现错误,所以,胜利是可以预测的,却不是能够完全掌控的。

【译文】

孙子说:过去善于用兵的人,会先创造条件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捕捉可以战胜敌人的战机。做到我军的不可战胜在于自己(即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做到战胜敌人,在于(捕捉到)敌军行动出现的破绽。因此,善于用兵的人,能够做到不被敌人战胜,但不能做到使敌人必然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测,但不可强求。

【原典】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1】。守则不足,攻则有余【2】。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3】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注释】

【1】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使己方不可战胜的,是防守。这里的防守不是指筒单的防御,而是要系统考虑。补充李牧的例子中P27。

【2】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汉筒本《孙子兵法》为“守则有余,攻则不足”,综合考虑文义,以“守则不足、攻则有余”,为佳。结合上下文,此处的意思应该是:军事力量或条件不足的时候就防守,军事力量或条件充分的时候就进攻。

【3】九地、九天:九,泛指多数。九地,指极其深密的地方。九天,泛指极高的地方。九地、九天连用,均指攻得灵动、守得严密,都是敌人无法企及的,故此敌人无法战胜我方。此句还有另外的解释,指利用一切天时地利来进行攻、守,也可讲通。本书取前一种解释。

【译文】

要避免被战胜,需要(做好)防守。要战胜敌人,就要进攻。军事力量或条件不足的时候就防守,军事力量或条件充分的时候就进攻。善于防守的人,仿佛藏在极其幽深隐秘的地下(使敌人无从窥探、无法攻击);善于进攻的人,仿佛在高高的九天之上发起攻击(使敌人无法发现,无从防备),所以才能保全自己并取得全胜之局。

【原典】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1】,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2】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注释】

【1】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一般翻译为预见到胜利,不过是一般人的认识,不算是好中之好;力战而胜,虽然天下都称好,但也不是最好的。本文译为可以看见的胜利。这需要结合后文来理解。本段是后文“善战者之胜,无智名、无勇功”一句的铺垫。也就是说,真正高明的将领,通过前期外交、经济、战略层面的谋划,还没有出兵,就已经赢了,而若是到了要出兵作战了,要让众人看到军事行动了,就已经不算是最高明的将领了。所以,这里将“见胜”翻译成可以看见的胜利。

【2】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小之物。

【译文】

预见到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认识,并非高明中最高明;一旦作战获胜天下都说好,也不算是最好的。就所以举起细毛不算力量强大,能看见日月不算视力好,能听见雷霆之声不算听力好。

【原典】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1】。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2】,不忒者,其所措【3】必胜,胜已败者也【4】。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5】。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6】,故能为胜败之政。

【注释】

【1】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此句直译为,古代善于作战的将领,只是战胜了容易战胜的敌人。此句需要与后面的文字一起理解,隐含的意思是,真正善于作战的高明将领,总是能够营造我方必胜的局面,所以战斗的胜利看上去来得非常容易。

【2】忒:差错。

【3】措:安排、安置。

【4】胜已败者也:战胜了那些注定要失败的敌人。

【5】不失敌之败也:敌之败也,敌人失败的时机。句意为,不会放过敌人失败的时机。

【6】修道而保法:道与法的关系,类似于战略与战术的区别。修道,指的是更为宏观的问题,比如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方面的总的纲领;而法更类似于军事策划、行军调度、作战指挥等具体的军事素养。

【译文】

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总是打败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这些善于用兵者的胜利,既看不出智慧,也看不出勇猛。所以他们取得胜利而毫无差错;没有差错,是因为他们有必然获胜的作战举措。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有了胜利的把握才同敌人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和敌人交战再去乞求铙幸获胜。善用兵的将领,能研究兵家之道、保全胜利之法,所以才能成为胜败的主宰。

【原典】

兵法:一曰度【1】,二曰量【2】,三曰数【3】,四曰称【4】,五曰胜【5】;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6】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7】,败兵若以铢称镒。

胜者之战民【8】也,若决积水于千忉【9】之溪者,形【10】也。

【注释】

【1】度:面积单位,指疆域大小。

【2】量:物产收成的计量,指物产多少。

【3】数:数量,根据前文,此处当指人口多寡,而古代是基于人丁数量按比例征发士兵的,所以,这里的“数”又可指军队的数量。

【4】称:比较。

【5】胜:指预测胜负。

【6】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此句可直译为。土地的面积决定了出产的多少;出产的多少决定了军事力量的规模,如士兵的数量;而有了这个数量就可以进行比较和测算了;而在比较和测算的基础上就知道胜负了。还有一种解释是,根据战场地形,就可以知道战场的容量,可以知道双方可以投入的军力多少,并可以进行比较,从而预测胜负。

【7】以镒称铢:镒(音yì)和铢(音zhū),都是古代计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二十四两为一镒,合计五百七十六铢。以镒为砝码称量铢,铢的一端会被轻易托起,比喻军队实力强弱差异极大,胜利轻而易举。

【8】战民:民,即人。所谓战民,即指挥战斗。

【9】仞:古代高度单位,一般认为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10】形:可见的、外在的,与后面偏重于变化的“势”相比,本篇的“形”可理解为可见、可比较的军事实力。

【译文】

用兵之法:一是“度”(土地面积),二是“量”(物产多少),三是“数”(军民数量),四是“称”(比较),五是“胜”(胜负预测)。国土面积决定耕地的面积,耕地面积决定物产半富程度,物产丰富程度决定兵员的数量,这些数量决定国家的实力比较,实力比较决定胜负。

所以胜利之师(以强大的实力击败弱小敌人),如同用镒称量铢(轻而易举);而败军之师(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强大的敌人),如同用铢称量镒(困难重重)。

实力强大的军队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上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不可阻挡),这就是“形”的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