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沙湾断裂带活动性,前人研究结论存在分歧。宋方敏等(2003)对沙湾断裂的两盘4个可对比钻孔的相对高度及测年计算得出,晚更新世以来,两盘相对位移速率为0.34~0.39mm/a,判定其为弱活动性构造;李纯清等(1997)认为沙湾断裂目前是北西向断裂中最为活跃的一条断层,且这条断层与多次历史地震有关。陈伟光等(1991)根据氡气和汞气测量结果认为其活动性偏弱;张虎男等(1981)则认为,“北西向断裂活动的强度相差较大,在其影响带内的花岗斑岩,几乎没有应力作用的迹象。而沙湾断裂构造岩的分布不仅有一定的宽度,还可细分为若干不同的岩性-变形带”,所以可推断其经过了多期活动,活动性较强。刘尚仁等(2008)从河流阶地的研究入手认为珠江三角洲为非断块型三角洲,今后相当长时间本区新构造运动以间歇性差异下沉或稳定为主的趋势将继续下去;黄玉坤、陈国能等(1994—2010)则从断裂活化、断块差异升降的角度研究沙湾断裂对珠江三角洲形成发展的控制作用并认为其目前仍有一定活动性。
沙湾断裂是否为具有发生强烈地震活动潜在可能的活动断裂,关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区域地震设防烈度和防震减灾战略体系的重建。为了科学评价沙湾断裂的活动性,我们在1∶5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探槽开挖、年代测定、氡气测量、钻孔联合验证等工作。在此基础上,从第四纪地貌耦合性、地层学、断裂年代学、氡气含量、历史地震、断块调整活动性分析和断裂中段罗汉山构造解析实例等角度讨论了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