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摇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摇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人登塔望景,悟道禅理,故作此诗。一个“涌”字,既写出了塔的高耸,又为高塔注入了生机,使整首诗充满了动势。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界才是真正的清静之地,可以帮助自己减轻愁苦。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注释】

①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唐朝诗人。②磴道:指塔内一步一步的石级。③惊风:疾风。④驰道:指皇帝御驾专用车道。⑤宫观:泛指长安皇宫中的建筑。⑥觉道:佛语“大觉之道”的省语,指彻悟万物皆空之道。

【名家点评】

形状绝色,语气复雄。(陆时雍)

此等诗真狮子捉物,视兔如象。(周珽)

【精品导读】

诗人登塔望景,悟道禅理,故作此诗。第一、二句是从下面仰望高塔,只见巍然耸立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直达天宫。一个“涌”字,既写出了塔的高耸,又为高塔注入了生机,使整首诗充满了动势。接下来的四句,写登上高塔之后的所见所感。从“四角碍白日”到“俯听闻惊风”,以俯视的角度,写看到的景致,说明了宝塔的高耸。从“连山若波涛”到“万古青濛濛”,运用排比句式,写所见的景物,寄情于景,衬托了诗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忧思。

末四句写诗人由眼前的景致突然了悟,决意辞去官职专心侍佛。诗人的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因为当时皇帝昏庸,朝廷之内,外戚当道,各方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人拥兵自立,意谋不轨,朝野上下一片昏暗。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界才是真正的清静之地,可以帮助自己减轻愁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