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魂是怎样塑造的

师魂是怎样塑造的

时间:2022-12-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人民教师,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但是究竟怎样才能办好这种刊物,我心中是无底的。少、精、活、美应该成为《园丁》办刊的方针。在编委会的第一次会议上,我简要地向学生编委们说明了《园丁》的办刊方向、方针和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园丁》更富有生命力,成为中师生的良师益友。但是,他们那稚气的笑脸、天真的童音,却永远留在我美好的回忆中。让中师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生活,便成了《园丁》的一个特色。

1983年4月,我出席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在我们的社会中有着数以万计的优秀教师,他们的崇高思想和品德、丰富的教育经验,特别是他们的献身精神和执着的追求精神,是我们师范生学习的活教材。我从北京回来以后,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机会向师生传达大会的精神,但是,总是说不尽。于是,我想办一个刊物,有计划地向师范生介绍大会表彰的800多位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

经过一年的准备,终于在1984年6月,《园丁颂谱》第一期发刊了。我在《发刊词》中写道:

时代在前进,对小学教师的要求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有所提高……一个人民教师,必须是德才兼备的。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两者不可偏废。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小学教育……伊克昭盟是一个地广人稀而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在这样一个地区,只要能把教育搞上去,能培养出大批有用人才,它必将成为未来经济振兴的先行地区之一……

伊克昭盟师范过去历届毕业生中,已经涌现出许多优秀教育人才……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有识青年献身于伊克昭盟的教育事业,特别是献身于伊克昭盟的农村教育事业……

青年应当有艰苦创业的远大抱负,有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雄心壮志和献身精神……把我们的青春、知识和才华献给下一代,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在第一期中,我重点介绍了河北的董秀静、黑龙江的戴凤阁、上海的殷国芳、浙江的张淑女、福建的廖淑贞、山东的毕爱芹、湖南的覃申媛、四川的谭万娴。

对于一所中师来说,校园生活中必须有这样一类刊物。但是究竟怎样才能办好这种刊物,我心中是无底的。后来,我在《教育研究》上看到关于诗教的一篇论文,深受启示。于是,从第二期(1984年12月)开始,把刊物更名为《园丁》,并以诗教为主要形式。

1985年4月,当我发《园丁》第六期时,《园丁》已经成为深受广大同学欢迎的精神食粮,许多同学把它当作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回顾这一年,《园丁》之所以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就在于《园丁》与广大师范生有着共同的心愿,抓住了学校专业思想教育薄弱这一环,为广大同学探讨职业理想、前途、价值提供了精神食粮。实践证明,诗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它使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结合,文字简练,引人注目,富于熏陶作用,耐人回味,发人深思。

但是,《园丁》也存在缺点,学生的创作太少,反映学生现实生活的文章太少。艺术的渊源是人民的生活,为了进一步办好《园丁》,我组建了学生编委会作为《园丁》联系广大同学的纽带。

少、精、活、美应该成为《园丁》办刊的方针。依靠同学,把《园丁》办成师范生自我教育的阵地,就能更好地发挥《园丁》的教育作用。

在编委会的第一次会议上,我简要地向学生编委们说明了《园丁》的办刊方向、方针和存在的问题。然而,我感兴趣的是广大同学对《园丁》的印象以及他们关于今后办刊的各种建议。

从第六期开始,《园丁》不再只搞些转载了。83班郝瑞欣同学写的《我的父亲》是《园丁》刊登的第一篇学生作品。她用很朴素的语言回忆道:

当我在课堂上

 正昏昏欲睡的时候,

当我在自习课上

 正欲打闹嬉笑的时候,

当我在夜晚

 正想偷懒的时候,

一张布满皱纹

 和蔼可亲的脸,

严厉而又慈祥的父亲

 ……

突然

 浮现在我的眼前;

他就是

 深埋在我心灵深处,

最敬佩的人,

 我的良师。

8岁时,父亲在家乡新设的一所小学任教……在这个乡村学校里,十多年过去了,学生一批又一批成才,他总是奔波在一条崎岖的道上……他常引用老作家丁玲的一句话:“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偏僻的,在任何逆境中,他都能充实自己。”

去年,我报考师范时,有人说:“像你爸爸那样,在山村里干一辈子有啥意思!”可我的爸爸却不这样想,他鼓励我:“当一辈子小学教师是最光荣的。”在爸爸熏陶影响下,我们从小就爱上了这个职业。我们姐妹中,有5人踏进了伊克昭盟师范的大门,有的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我和哥哥、妹妹还在这儿学习。人们常称我的家是一个“教师之家”,的确,不仅我们姐妹几个,连同我的嫂子也是小学教师。寒假里,许多学生从外地回乡,来看望我爸爸。他们师生一见面,谈笑风生,谈古论今,愉快极了。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爸爸的感情不仅没有被生活磨得迟钝,反而越来越火热、纯青,甚至还显出母性的柔情。真难想象,在爸爸那常年患病消瘦的躯体内,怎么能容纳得下如此奔涌不息的豪情。此时,我才更加明白,爸爸为什么那样热爱和忠于小学教育,为什么那样鼓励自己的子女选择这个职业。

许多同学看了郝瑞欣的文章,深受感动,谁也不曾想到,在她那朴实的心灵深处,竟然隐藏一颗继承父业的赤诚之心。

在我们的学生中,类似的素材是很多的,挖掘出来,经过一番艺术加工,就是对中师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很好的活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园丁》更富有生命力,成为中师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的全部教育艺术渊源在于对学生的深刻了解。我们的学生还小,大多数人在入学时只有十六七岁,还是充满稚气的孩子。对于这群孩子,我们的多数教师却习惯于用做报告式的口气说话,说话不到一分钟,他们就反感了,尽管他们不说,可是听觉却早已迟钝了,这就是我们做教育工作成效不高的原因之一。许多真理、许多道理,往往用我们“老年人”的口气是很难表达出来的,至少不太逼真,可是我们很少去捕捉特定年龄下的“中师生语言”。在《园丁》上发表过不少这种富于“中师生语言”的好文章和好诗。下面举几个实例,如伊克昭盟师范附小实习生郝凤玲写的一篇文章,题目为《为孩子们,我愿奉献、我愿捐躯》。

我爱那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他们渴求知识、渴求上进;他们是“磁铁”,能感应你;是小火苗,能暖融你。

“老师,您好!”“老师,您早!”声声亲切的称呼和问好,天天重复着,我没感到它是一种啰嗦,相反地,我感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欣慰。一股股热流与日俱增,我更感到献身小学教育事业,把知识献给孩子们,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昨天才离开他们,今天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了。但是,他们那稚气的笑脸、天真的童音,却永远留在我美好的回忆中。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过去了,使我产生了一颗热爱孩子的心。为了孩子们,我愿奉献、我愿捐躯,这就是我实习的感想。

又如马祥兵同学写的《组诗》。

实习生活一瞥

繁星闪闪,

大地还在沉睡。

教室里,

黑板上就站着一支粉笔。

唰、唰、唰……

——献给启蒙老师

惊奇的火在她胸中燃烧,

她的眼睛放射出丝丝火花。

当别人不敢关心我的时候,

唯独她来跟我谈心。

呵,那时我才八岁,

当最后一个亲戚也把我拋弃,

她却来和我做伴。

她像第一声春雷,

震惊四方,把我唤醒。

又像红色的太阳,

光芒四射,温暖着我。

黄 昏

——老师在工作

黄昏

老师在批改作业,

深深地埋进书堆。

书里

一个个生命出现,

一朵朵鲜花绽开。

黄昏

老师在备课,

深深地埋在字里。

字里

一只只眼睛眨动,

一双双小手召唤。

一个师范生来到这教师的摇篮,他们还没有忘记自己的昨天,也许他们就是昨天的顽童,今天却成了讲台上的实习生。这充满浓郁的师范生气息的诗情画意,便是当今师范生的语言。让中师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生活,便成了《园丁》的一个特色。

每年的7月初,刚从讲台上下来的实习生,就要告别母校了,这是《园丁》最丰收的时刻。一篇篇优秀实习生的总结,一篇篇充满泪水的回忆,一篇篇豪情洋溢的出征的战书……都汇集到《园丁》编辑部。

把它们汇集成册,赠送给每一位毕业生,难道不是母校给毕业生最好的礼物吗?

既是勉励、鞭策,又是嘱咐。

3年师范生活给每一个师范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园丁》将伴随着他们走向生活,扬帆远航。

下面选登了一位名叫吴朕卿学生的文章,题目为《别》。

如果有人问我:“快毕业了,你在想什么?”

我就对他说:“我头脑里有一个小小的句号。”

句号,

黑色,沉重。

意味着——

三年师范生活,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就要圈在里面。

留给我,留给我,

是我的回首——

美好的回忆,

无限的留恋。

小道上,

留下我们的脚印串串;

教室里,

响着我们书声琅琅。

操场上,

印着我们奔跑的足迹;

宿舍里,

还有我们激烈的争论声。

练琴室,

我们把心灵的赞歌奏弹;

阅览室,

我们寻找人生的正确答案。

啊!

这里的一切,

深深地刻在我心间。

这里的一切,

无不令人留恋。

别了,

敬爱的老师;

别了,

亲爱的同学。

不要悲伤,

更不要啜泣!

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离合悲欢。

分手,离別,

是为了创造,贡献;

那稚雅的笑脸,

那清脆的童音,

还有那,

早已深埋在我的心底。

让我们再一次紧握双手,

道一声珍重的“再见”!

互致良好的祝愿,

愿我们大家,

都把奇迹创建。

别了,

慈祥的老师!

同窗的学友,

我们何时再重逢?!

在《园丁》第八期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匠心独运,幽默风趣》(记梁玉柱老师)的短文

听课的老师惊呆了。

这位年轻的几何老师,他那情趣盎然的教学艺术,那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他那精辟的讲解、鲜活的语言、富有个性的动作,一切都是那样出神入化,浑然一体。像技艺娴熟的工人操作机器,那样配合默契、得心应手。

台上,风趣而不乏真知灼见;台下,活跃而更有心领神会,这就是梁玉柱老师教学的写照。

一所学校留给学生印象最深的自然是老师,但是并非每一个老师都能给予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告别师范,意味着学生生活暂告一个段落,他们会回忆起从小学到师范毕业这11年里所有教过他们的老师。现在他们也要当老师了,当什么样的老师,榜样就在他们心里深埋着,教师的价值何在,学生心里自有最公平的评价。

每年的秋天,《园丁》以最大的热忱迎来新的伙伴。下面的作品选自1985年9月《园丁》第九期,题目为《致新伙伴》(学生:张蔚蓝)。

新来的伙伴,你们几度春秋,在这个金色的秋天里,终以优异的成绩跨入了伊盟师范的大门。

“小学教师”,多么圣洁的字眼!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么响亮的称呼!

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小学教师,

是冲破知识大门、把人们引向知识海洋的先驱和向导。

小学教师,

是拓荒者、启蒙者,哪一个学者不是从一个字母认起;是小学教师砸碎了禁锢人类文盲的镣铐

新来的伙伴们,你们刚从家乡来,你们看到了吧,我们的家乡还很穷,祖国还较落后。家乡要富强、祖国要强盛,教育是基础。今天的小学教育把握着十几年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我们这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

骄傲吧,新伙伴!

我们是桥,载着下一代;

我们是灯,照亮了夜行的路。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明天,让我们携手共进,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硕果累累的金色之秋!

《园丁》从1984年6月创刊至1985年10月,共出刊10期,发稿147篇,其中学生创作达61篇,字数达10余万字。

由于对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估计不足,《园丁》前5期全部是转载文章,从第六期开始有学生创作,第七期以后全部由学生创作。第十期由83班同学把创作全部包下来了。这说明,《园丁》植根于广大同学,只要反映他们的生活、思想,就会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园丁》是一个小型油印刊物,花钱很少,却成了师范生的知心朋友。不论哪个同学,只要得到了一份《园丁》,就视为珍宝,就珍藏起来。

近几年来,许多学生反映,上了3年师范,很少知道关于教师的事,他们迫切希望能够了解教师职业的真谛。《园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因此,它一开始就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和支持。但是,最重要的不是灌输,而是给他们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去深思、探索,自己去寻求答案。

出于这种考虑,从第十一期开始,把《园丁》全部交给学生去办,从主编、编委到通讯员,全部由学生担任,他们亲自去组织稿源、自编、自刻。这样一来,《园丁》的影响更加深远了。

学生的创作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例如,在第十二期上发表的一篇演讲稿《尊师》:

有多少优秀的教师,告别了那繁华的城市和迷人的故乡,千里迢迢来到了巍巍鄂尔多斯高原,在教育战线上,废寝忘食,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挥毫奋战数十年,为伊克昭盟培育了大批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他们不愿留在大城市吗?难道他们不留恋养育过他们的乡土吗?不是的,当他们想到祖国需要他们,伊克昭盟更需要他们时,就毅然抛弃了舒适的生活,走向落后的偏远地区。同学们,我们想一想,这样的园丁,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

……

同学们,当你翻开作业本,看着上面那鲜红的对钩时,你是否想到,这一条条鲜红的对钩,难道只是一个单纯的符号?不,不是的,那是教师辛勤耕耘的足迹,那是老师汗水的结晶,那是老师的一片心血呀!我们尊敬老师,就是尊重老师的劳动,就是尊重老师以无私的耕耘给祖国带来的繁荣……如果我们人人尊敬老师,老师个个传经授宝,开创教育新局面,使教育事业突飞猛进,那么,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早日插上科学的翅膀,冲出亚洲,腾飞于世界!

在《园丁》第十二期(1986年1月)上发表了题为《尊师重教是我们的光荣职责》(学生:王敏)的文章。文中写道:

当我们第一次踏入校门时,给我们以慈母般温暖的便是教师。从此,老师的形象占据了我们幼小的心灵。从老师的口里,我们知道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趣事。从那时起,我们头脑中那几乎是空白的知识画册,一页又一页添上了色彩斑斓的图案。

老师不仅是我们学识上的启蒙者,还是我们思想上的引路人和生活上的益友。老师为我们呕心沥血,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亲人,学生就是老师的一切。老师为了上好45分钟的课,要查阅资料、翻参考书,花去何止两个、三个45分钟。老师的工作没有时间的界限,他们为了学生,即使皱纹布满额头,也在所不辞。难道我们还不该尊重他们吗?

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依我看,老师似那摆渡的船工。他们用自己的楫桨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求知者,使他们向着理想的彼岸进发,而自己却把青春年华流逝。老师唯一的希望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学生超过自己,使我们的国家富强、民族繁荣昌盛。老师的这种专门利人、公而忘私的精神,难道不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吗?

在《园丁》第十四期上发表了题为《啊,老师!》(学生:王敏)的文章。

啊!老师,我该怎样来形容您的伟大?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要用那鲜艳的色彩为您描绘高大的像。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要用那喷涌的激情为您写出动人的诗篇。

假如,我是个音乐家,我要用那优美的旋律,为您唱出敬佩的赞歌。

假如,我是个书法家,我要用那有力的笔锋,为您写下光辉的史册……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贫乏的文字,说出我内心的感受。

老师,人们把您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您赞为“辛勤的园丁”,是因为您用真、善、美拨动了无数幼稚的心,用您那不懈的劳动,将糊涂变为聪明,把愚昧变为文明。人们把您比作金钥匙,因为您打开了知识宝库的大门。人们把您比作春蚕、蜜蜂,是因为您不辞劳苦地吐丝酿蜜……

老师,您从事的事业,平凡而伟大,不论严寒酷暑,您从来没有停住脚步,月沉星稀,您还把教案反复推敲。老师,您的心血没有白费。瞧,桃李满天下。这桃李哪一株不是经过您精心培育的?

老师,您像一位出色的向导,正日夜兼程地引导我们在“四化”道上迅跑。在我们的视野里,您的倩影像一片绿叶,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进行着光合作用,孕育着鲜花,孕育着硕果,孕育着神州大地的万千桃李。这是绿叶的宝贵性格,也是您的崇高情操。

老师,这里寄托着我对您的敬佩和我内心充溢着的一种无比的职业自豪!

从1985年11月到1986年6月间,《园丁》的第十一期至十五期由学生主办,共发稿82篇,约6万字。编委由7位同学组成,上设特约顾问4位老师,下设刻写、插图、设计、题字等工作小组,直接参与者有11人。其间,这么多人为《园丁》忙碌着,每出一期,都要加班加点。同学们还特别认真,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从主编、编委到具体工作人员,层层把关、人人负责。尽管忙碌,但他们都为此而感到自豪、自勉和自励。有的同学说,从来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深究过教师的真谛。参加《园丁》的编辑工作,就像学习了一门活的教育学,终生难忘。

然而,他们的负担确实是重的。所以,从第十六期开始,我又一人承担了。实际上,他们的工作为我开辟了广阔的稿源,从这以后,广大同学源源不断地向《园丁》送来稿件,我只是做些选稿、编排、刻印工作。我担任责任编辑,校团委是《园丁》的主编单位,负责发行工作。一直到我退休之前出刊的最后一期(共26期,1984年6月至1991年10月),我一直担任《园丁》的责任编辑。然而,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并不知道《园丁》是谁办的。

《园丁》以很大篇幅来介绍在社会上极有影响的优秀教师,例如斯霞、魏书生、任小艾、王企贤、乌云、张国成(保定河北小学)、徐尚大、刘达平(四川巫山县)。这些优秀教师不仅艺高一筹,而且是师德上的一代师表。

但是《园丁》以更多的篇幅来介绍小学教师,特别是献身农村的优秀小学教师。例如,徐尚大、刘达平办的《两个人的学校》(《光明日报》1991年9月8日),我们全文转载了,并加了编后记。这篇报告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同学珍藏着这份《园丁》,将这些优秀的小学教师作为自己今后努力效仿的楷模。虽然,《光明日报》已经发表了,但因并未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我们就全文转载了,我们认为这对于农村师范学校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一本活的教育学教材,是最令人信服的榜样。

《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以及许多地方性教育刊物,经常刊登一些优秀教师的事迹,及时从中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一些典型材料,是《园丁》的一项常规工作。例如,哈尔滨复华小学特级教师赵玉霞,北京119中学优秀班主任小艾,被誉为“秦岭的儿子”的陕西城固县付家坪小学教师、全国劳模禹长荣,被誉为“陇西一束兰”的甘肃陇西县镇南小学教师李兰华,天津市19中的全国著名优秀班主任郭雅素,河北滦南县坨里乡初级中学残疾人教师张进波等等,都已成为不少师范生心目中崇敬的榜样。让师范生心目中多一个学习的榜样,就会多一分力量。

无数优秀教师的实践证明:只有具备了崇高献身精神的教师,才能攀登教育科学的高峰。这是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师范教育中,这种职业思想教育是一条生命线。

为了加强这种教育,我们必须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这是远近结合、相辅相成的。可以说,师范教育的成败在此一举。

我自己深有此感,1950年我曾考入杭州师范学校,并接到了录取通知书,但我没有去上,最后还是回到了我的母校上了高中。因为我对教师工作不甚了解。

1991年,我的母校杭州宗文中学(杭州中学)庆祝建校185周年。我写了一篇回忆录,题目是《一个“师魂”时刻鼓舞着我》。因为这所学校的许多教师给我后来的从教生涯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1983年4月,我去北京参加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大会的第二天,我突然发现我在宗文的政治教师、班主任周理镛老师也参加了这次大会。阔别30多年后,师生能在这里相会,真是太巧了。当我做大会发言时,大会主持者突然间插话,向大会宣布:“梁伯琦当年的班主任周理镛校长也在座,请他和大家见面。”经久不息的掌声,900双眼睛流露出赞颂的眼神,这是对周老师表示的敬意,更是对母校宗文的赞扬。

离开宗文后,我常惦记着哺育我成长的母校,在这里我度过了青少年时最艰难的一段生活,是崔炳章校长宽大仁慈的胸怀、老师们慈母般的关怀,使我走上了人民教师的庄严讲台。今天,我已在祖国北疆从教30多年了。在这风风雨雨漫长的岁月里,我虽历经坎坷,但宗文的精神,一个崇高的“师魂”时刻都在鼓舞自己。爱因斯坦就认为“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1]

的确,母校不只教给我知识,使我顺利地跨进了最高学府,还给我留下了比知识更加珍贵的东西,那就是质朴、诚实。值此母校185周年校庆之际,我由衷地感激母校,宗文是我成长的摇篮。

我的母校宗文是一个拥有众多优秀教师的古老学府,像这样具有185年古老历史的学府,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实属罕见。治学之严谨,堪称一代名校。在我的记忆中,凡是给我教课的老师,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论是知识上、教学艺术上,还是人品上,都是我心中的楷模。

1947年,我初入宗文,只见走廊的墙上挂着许多玻璃框架,里面是每一位教师的简介。他们大多来自京师大学堂、北平女师、北平师大,还有留学归国的。我心中不禁赞叹:“有这么多了不起的先生!”

为了培养人才,宗文是不惜代价的。在我上高二时,缺一位代数老师,学校特意聘请周家骥老师,他是一位土木建筑师,对数学教育独具匠心,颇有名气。他那善于激发学生、催人奋进的教学方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第一次从周老师那儿知道考试还能评120分。像我这样一个平时迷恋文学和外语的学生,也不得不为之奋起直追。在上高三时,学校又为我们特意从大学聘请一位物理讲师田志伟老师(后为杭州大学物理系教授)。宗文从总体上表现出极端的严谨,不允许出现“死角”。

正是由于较高的课堂教学质量,严谨的教学态度,使学生思想稳定,一心只读“圣贤书”蔚然成风。

回忆起这些,我想,在我们的学校里,不仅要重视各科教学,还必须重视“隐形”课程,注重塑造“师魂”。

【注释】

[1]爱因斯坦:《论教育》,《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赵中立等编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73—17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