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走,只为心灵的召唤

行走,只为心灵的召唤

时间:2022-12-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盛夏,穿行于大兴安岭茂密的山林间,他的脸被一种毒蚊子叮咬,肿得骇人,半个多月了,还在流脓水。一路走来,令他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他说,他的行走,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当然,我无意于批评他人的生活路径,也不想向人们推举他的选择。而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倾听自己心灵的召唤,千万不要在茫茫的人海和纵横交错的路网中,迷失了自我。

在通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条公路上,他独自一人风尘仆仆的背影格外引人注目。

他的父母都是黑龙江省一个边陲小镇上的教师,他们曾在心底悄悄地设想过他未来的种种人生蓝图,就是没有想到,他从北京大学一毕业,便一个人背着简单的行囊上路了。他要做一个徒步旅行者,计划先徒步走完整个中国的版图,再穿越世界五大洲。

此时,他的那些被人们视为精英的同学们,要么在国内外的名校里继续深造,要么进入官场、商场,要么自立门户、自主创业,每个人都踌躇满志,都在以各种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非凡的抱负和业绩。唯有一向品学兼优的他,在人们的困惑的目光里,选择了一个人孤独而执着地行走。

盛夏,穿行大兴安岭茂密的山林间,他的脸被一种毒蚊子叮咬,肿得骇人,半个多月了,还在流脓水。而在深秋的一个夜晚,在辽北的一片空寂的荒原上,他遭遇了4头野狼的尾追,幸好后来碰上了两位赶路的农民。而突如其来的风雨,狂烈的沙尘暴,酷热的阳光,泥泞的山路,凶险莫测的沼泽,不时遇到的蛇虫,经常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野外露宿……无法想象的各种艰难一直伴随着他的行程。可是,他丝毫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他坚定的步履一直向前,向前,向前……

他用手中的笔向人们描述沿途看到的迷人景象:一株屹立的千年的老榆树,躯干上有一个可以容纳三个人睡觉的大洞;用五大连池黑黑的火山泥一遍遍揉搓,竟让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生出了黑发;在乌苏里江边,他听到了赫哲族人最纯正的歌谣;在一片盐碱地里,他从一群羸弱的绵羊眼睛里看到泪水似的东西在滚动;还有那在厚厚积雪下面仍然开放的无名小花,还有大山深处唯一一户人家大门上贴的极有文采的对联,还有废弃的破砖窑里的教室里传出来的琅琅书声,还有霓虹灯闪烁的城市深夜里一群说说笑笑的建筑工人……

那么多新奇的风景,那么多忙碌或悠然的身影,那么多迥然不同的生活,那么多走向各异的人生。一路走来,令他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他不只是一个行色匆匆的看客。有时,他会在某一个地方短暂地停留一下,会细细地观察和探访某些扣动他心灵的景、事、物、人,或许因一条河,或许因一个剪纸艺人,或许因一个新闻事件,他的好奇和热情,让他一次次地看到了事物的更为深刻、更为隐秘的一面。但他本人拒绝成为新闻人物,也不愿被人看作“另类”。他说,他的行走,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一张脸消瘦得已没了昔日英俊的模样,常常蓬头垢面,衣服上总是散着浓浓的汗味。衣、食、住、行的各种开销,都被简单到了极点。

与他邂逅,是在夏日牛哞声声的乡间小路上。他穿着磨得发亮的牛仔服,戴一副有点儿夸张的太阳镜,头上扣一顶麦秸编织的草帽,身上是一个鼓鼓的帆布背包,十足的一个美国西部牛仔的样子。

“是什么让你如此痴迷于行走?”我很敬佩他的选择。

“因为心灵的召唤。”他的回答干脆而简洁。

“你肯定有过疲惫,有过寂寞,你有没有想过要放弃?”我继续追问。

“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我的生命就在路上,行走,只是回应心灵的召唤。”他深邃的目光,一如广袤的蓝天。

这是一个诱惑多多的时代,是一个人们热衷于追逐利益和名声的时代,是喜欢复制他人生活方式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像他那样静静地倾听心灵的召唤,能够像他那样选择自己的生命方式。

当然,我无意于批评他人的生活路径,也不想向人们推举他的选择。我只是想说:我们每个人都在路上,都在行走着,但别忘了一定要选好自己的方向,一定要选准自己的道路,走出自己生命的精彩。而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倾听自己心灵的召唤,千万不要在茫茫的人海和纵横交错的路网中,迷失了自我。

行走,只为心灵的召唤。多么简单,又多么地艰难。仅仅是想一想还不够,还需要真真切切的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