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皇帝的年号谥号庙号

皇帝的年号谥号庙号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皇帝”,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君主的尊称,始于秦始皇。由皇帝选定册立太子,称之为立储。5.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古代男子20岁举行成人礼,女子15岁举行许嫁礼时取字。避讳在“中华民国”成立后被废除。
中国历史常识_旅游专业知识

第四节 中国历史常识

考点1 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    重点等级★

1.后、王、天子、皇帝、太上皇

奴隶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称为后、王、天子。“后”、“王”的称谓源自原始社会。“王”,为一国的君主,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汉代开始,分封的诸侯称“王”,最高的封爵也称“王”。“天子”,是古代君主的尊称。这一称谓在西周时出现。自秦汉到清代,天子则指皇帝。“皇帝”,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君主的尊称,始于秦始皇。古代封建帝王自称“孤”、“寡人”、“朕”等。

“太上皇”,是中国皇帝对其父亲的尊称,始于秦。历代皇帝传位给太子后,也称“太上皇”。

2.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

“太皇太后”,是皇帝祖母的尊称,也称“皇太太后”。

“皇太后”,是皇帝母亲的尊称,亦称“太后”。

“皇后”,是皇帝正妻的尊称。

“嫔妃”,是地位次于皇后的皇帝诸妾的通称,有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妤、贵妃、贵嫔等称号。

3.皇太子、皇太孙

“皇太子”,也称太子,为皇帝所指定的皇位法定继承人,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常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太子,称之为立储。东宫是太子所住居的宫殿。

“皇太孙”,是由皇帝册立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历代王朝往往在太子死后,册立其长子为太孙,作为预定的皇位继承人。

4.公主、驸马

“公主”,为古代帝王之女的称号,汉代开始专指皇帝的女儿。汉代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后代有所不同,有的以“长”指排行。清代皇族的女儿称“格格”。

“驸马”,在魏晋以后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皇帝的女婿称为“额驸”。

考点2 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    重点等级★★

1.谥号

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依据其生前事迹进行评定,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据载,谥号开始于西周。

谥号大致分为三类。属于褒义的有: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成、康等。属于贬义的有:炀、厉、灵、幽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悼、愍等。谥号不独立使用,或与庙号结合,或为全称的组成部分。

2.庙号

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其继承者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一般追尊为“某祖”、“某宗”。从汉朝开始,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祖”,如“太祖”、“高祖”或“一世祖”,例如,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等;之后的嗣君则称“宗”,如“太宗”、“世宗”、“高宗”、“中宗”等。南北朝开始至唐朝无帝不称“宗”。明清时期,前几个皇帝则都有称“祖”的现象,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等。

“帝”字从汉代与谥号结合后,也成为庙号,如“汉文帝”、“汉武帝”、“魏文帝”等。

3.尊号

尊号,是中国封建社会对帝王、皇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的称号,也称徽号。如“太上皇”、“皇太后”、“高皇帝(刘邦)”等。尊号可以每逢庆典累加。

4.全称

全称,是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全称在某些特定场合使用。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注意区分其庙号、尊号、谥号,一般组合为“庙号+尊号+谥号”。如清朝乾隆皇帝的全称是“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定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其中“高宗”是庙号,“纯”是谥号,其余均为尊号。

5.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年号始于西汉汉武帝即位之初设立的“建元”(前140-前135)。新皇帝继位后,于当年或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称为“改元”。

年号一般为两个字,也有4个字的,如光武帝的“建武中元”、武则天的“天册万岁”和“万岁通天”、宋太宗的“太平兴国”等。

明清两代皇帝,除明英宗两次即位当皇帝用了两个年号外,其余皇帝均只用了一个年号,所以人们常用年号来称呼明清时期当时在位的皇帝。

6.陵号

陵号,是中国封建社会帝王陵寝的名号,始于西汉。如汉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等。

真题回顾

朝乾隆皇帝的全称是“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定明孝慈神圣纯皇帝”中的“纯”是(  )

A.年号   B.陵号

C.谥号   D.尊号

【解析】“高宗”是庙号,“纯”是谥号,其余均为尊号。

考点3 姓、氏、名、字、号    重点等级★

姓,在中国古代早期是一个氏族的号。姓主要是“明血缘,别婚姻”。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为了便于区分不同的婚姻集团,便有了姓。

氏,是姓的分支。氏主要是“别贵贱”。

古代婴儿出生3个月后才取名。名,只有一个且终身不变。

古代男子20岁举行成人礼,女子15岁举行许嫁礼时取字。字是可以改变的。名和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

古代男子在“字”的前面用“伯”、“仲”、“叔”、“季”表示排行。

古代尊对卑、上对下可以直呼其名,而对尊辈、平辈不能直呼其名,对父母连“字”也不能称呼。

号,也称别号、别字。取“号”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自取,也可别人赠与,字数比较自由,一般以两字居多。号产生于春秋时期,唐宋时期取号风气渐渐兴起。取号之风盛行于宋代。

考点4 避讳    重点等级★

“避讳”,就是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称君主或尊者的名字。每一朝代的皇帝之名是当时的“国讳”或“公讳”;长上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孔丘之名自唐代以后各代均避讳,称“圣人讳”。

避讳始于周代,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两宋,苛于清代。避讳在“中华民国”成立后被废除。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带来诸多不便。

考点5 中国古代官制    重点等级★★

1.中央官制

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基本政治制度。三公九卿是秦汉时期的官制,三公,指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是廷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它们分别掌管刑法、财政和税收等各项事务

隋唐时期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宋、元、明、清基本沿袭了隋唐的官制格局,稍做了一些调整。三省,指尚书、中书、门下省,自南北朝至唐,同为最高政务机构。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部,系隋唐至清的中央行政机构。

2.地方官制

分封制,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郡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从秦汉到隋唐,基本实行郡、县两级或州、郡、县三级。汉代的地方长官体制为县令、郡守、州牧(中央监察官)三级。

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到明代,基本形成省、府、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省的最高长官是左、右布政使;府的长官叫知府;县的长官叫知县。布政使司是一省最高行政机构;提刑按察使司掌握一省刑狱;都指挥使司管军事,合称“三司”。后来称一省最高长官为总督或巡抚。清承明制,总督管辖13省,军政集于一身,所以总督又称制军、制宪或制台。巡抚主管一省军政刑狱,也叫抚台。

考点6 古代科举制度    重点等级★★★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代,形成于唐代,延续到清末(1905年),计1300多年。乡试、会试和殿试是明清时期的正式科举考试。

1.院试

院试,又称郡试、道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院试由朝廷所派的各省学政主考。考试考中者称生员、诸生、庠生,俗称“秀才”,一般称相公。

院试只是科举的预选考试,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能参加正式的科举。

2.乡试

乡试,是一省范围内的考试,每3年举行一次,一般于秋季在各省城(包括京师)举行,也称“秋闱”,又称“大比”。由皇帝钦定正副主考官主持,应考者必须是秀才,考中者称“举人”。举人已经具备做官的资格,既可以参加会试继续上进,也可以直接授予中下级官职。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3.会试

会试,是全国范围内的考试,每3年举行一次,于乡试后的第2年春季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所以又叫“礼闱”或“春闱”。应考者必须是举人,取中者通称“贡士”或“中式进士”。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4.殿试

殿试,也称“廷试”,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命题的殿试,有时皇帝亲自主持,有时只设御座,而由钦差大臣代理主持。考试地点在殿廷。应试者必须是贡士,按成绩分“三甲”。

“一甲”取3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也称“殿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3人共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就叫“连中三元”或“三元及第”。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题目取自四书五经,论述内容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应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8部分,所以叫“八股文”(“股”是对偶的意思)。

考点7 十三经、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重点等级★★★

1.十三经

十三经,是指集中代表儒家精神的13部典籍,经汉、唐、宋等朝代形成。它们是诗经》、《尚书》、《周易》、《周礼》、《礼记》、《仪礼》、《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其中《周礼》、《礼记》、《仪礼》合称“三礼”。《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四书五经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4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宋代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大学》、《中庸》是从《礼记》中抽出的。

《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5部儒家经典的合称,为汉武帝时期确定。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也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籍。

3.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三纲和五常的合称,简称“纲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封建伦理道德的规范化教条,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等级制度起到了巨大作用。

真题回顾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4部儒家经典的合称,自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四书称谓。(×)

【解析】宋代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

考点8 天干地支    重点等级★★★

1.天干地支的名称

天于地支,简称干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年、月、日的符号。

天干有10位,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12位,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天干地支的组合

用于支配合起来记录年、月、日是中国特有的现象。10天干与12地支的最小公倍数是60,将它们依次从头到尾循环排列组合起来,配成60组,称为“甲子”或“六十花甲子”,周而复始,记录时间。干支按照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其排列60个组合,形成干支表,如下表:

天干地支组合表

img4

考点9 年、月、日、时辰    重点等级★★

1.年

年的原始意义为庄稼收获一次。以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圈为一年,古人测出365.25日为一太阳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有一个闰年。中国古代纪年方法常见的有四种:

帝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中国历史有确切的纪年开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干支纪年法,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并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改用公元纪年。

年号纪年法,是以帝王的年号来纪年的方法。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于第二年改元,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

生肖纪年法是在采用干支纪年的同时,又用12地支各配一种相应的动物名字,表示这一年的顺序和名称。十二生肖排列的顺序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月

古代计算月亮绕地球与太阳一个“合朔”(合朔,是指月亮连续两次呈现同样的月相所经历的时间)周期的时间为29.53059日,叫做一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一般12个月,闰年13个月,一年为354天或355天,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阴历(农历)。

古代纪月也用干支,由于阴历通常为十二个月,而地支恰好为十二个,因而各月的纪月地支是固定的。现在我国阴历正月的地支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戌、十月为亥、十一月为子、十二月为丑。

一个月分上旬、中旬、下旬3部分,10天为一旬。“朔”,是每月初一;“望”,是每月十五;“晦”,是每月的最后一天。阴历初七八,月亮上缺,如弓弦向上,称上弦月;阴历二十四五,月亮下缺,似弓弦朝下,称下弦月。

3.日

日,是古代人类最早认识时间的单位。古代以一昼夜为1日。中国在商代就用干支纪日。从春秋开始起到现在,干支记日从来没有错乱和间断过。

4.时辰

从西汉开始分一昼夜为12辰,也叫时辰,用12地支来记录辰。每日24小时,每2小时为一个时辰。时辰与现行时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img5

真题回顾

古代行刑的“午时三刻”是指(A)

A.11点45分   B.12点15分

C.12点45分   D.11点15分

考点10 四时与二十四节气    重点等级★

1.四时

四时,又称四季。中国古代将一年分为4季,每3个月为1季,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也可分别称为孟春、仲春、季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也可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也可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也可分别称为孟冬、仲冬、季冬。

2.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历法的特点,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人根据昼夜长短,中午日影的高低等,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若干点,每一点叫节气。一年分24个节气,每月有两个节气,上旬和下旬各一个。

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都有明确的意义。表示四季变化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四立”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两分”表示昼夜平分;“两至”表示最热(冷)天即将到来和昼(夜)最长、夜(昼)最短的日期。表示物候现象和作物生长状况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考点11 阴阳、五行、八卦    重点等级★★

1.阴阳

阴阳,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的日照向背,后来把它扩展引申到两个相互对立或消长的现象、事物、联系等。如日月、天地、君臣、男女、夫妻、父子、上下、刚柔、雄雌、强弱、动静、暖寒、前后、脏腑等。

我国古代阴阳学家将宇宙万事万物分为阴与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变化,全是阴阳的运动与转换。阴阳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

2.五行

我国古代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5种元素,把它们称为“五行”。

五行理论主要是用相生相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生,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另一行有滋生促长的作用;相克,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另一行有克制、制约的作用。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古代把五行与五色、五方、五脏、五音和四季等进行搭配。

3.八卦

八卦,是指《周易》中的8种符号,象征着8种基本的自然现象和宇宙万物的变化、运行,每一卦代表一定的事物。

八卦,是乾卦、坤卦、震卦、艮卦、离卦、坎卦、兑卦、巽卦,分别象征天、地、雷、山、火、水、泽、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