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意译】
性格过于偏执任性的人福气少,性格圆满融通不固执的人福禄多,性格急躁严厉的人寿命短,性情宽厚温和的人寿命必然长。所以,君子不必谈命,修养心性便足以安身立命,也不必论天,做好自己责任内的事情,就可以挽回天命。
【解读】
一个人的福分禄命,往往决定于他的性情。什么叫作福分呢?并非能吃喝玩乐便是有福分,因为,吃喝玩乐的另一面是空虚、无聊、堕落,那是苦,不是乐。福气是一个人精神上能经常保持愉悦,这就不是性情执拗的人所能保持的态度了。因为性格太执拗,只要稍有违逆之事,他便雷霆大怒,如何能常保精神的愉快呢?凡事若能退一步想,乐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做人做事都会顺利得多。
同样,一个人如果一天到晚操心很多事情,性格很急,就算不得心脏病,也会罹患肠胃病,怎么可能长寿呢?有时性急反而解决不了问题,不如让心情保持冷静,不要让事情因操之过急而乱成一团。这时,你也许会发现许多事根本不成问题。即使有事,人内心也是清楚明白的,不会被世事折磨得精神不济。
通达生命之道的君子,不会谈论命运,因为,他明白培养美好的心性,便能拥有美好的生命。他也不去揣测天意,因为,天意是由人做的事是否正确、是否尽力来决定的。
有一天,如来佛祖把弟子们叫到法堂前,问道:“你们说说,你们天天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
“世尊,这是为了滋养身体,保全生命啊。”弟子们几乎不假思索。
“那么,肉体生命到底能维持多久?”佛祖接着问。
“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大约有几十年吧。”一个弟子迫不及待地回答。
“你并没有明白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佛祖听后摇了摇头。
另外一个弟子想了想又说:“人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间,春夏萌发,秋冬凋零,如此而已。”
如果佛祖还是笑着摇了摇头:“你觉察到了生命的短暂与变化,但只是看到生命的表象而已。”
“世尊,我想起来了,人的生命在于饮食间,所以才要托钵乞食呀!”又一个弟子一脸欣喜地答道。
“不对,不对,人活着不只是为了乞食呀!”佛祖又加以否定。
弟子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又都在思索这个问题。这时一个烧火的小弟子低低地说道:“依我看,人的生命恐怕是在一呼一吸之间吧!”佛祖听后连连点头微笑。
故事中弟子们各自的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人性侧面。人是惜命的,希望生命能够长久,才会有那么多帝王将相苦练长生之道,却无法改变生命是短暂的这一事实;人是有贪欲的,又是有惰性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鸟为食亡”的悲剧发生;而人又是向上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只争朝夕”、从不松懈却身心俱疲的生活。
生命之旅,即使短如白驹过隙,也应当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存权利。生命是虚无而又短暂的,它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如流水般消逝,永远不复回。要让生命更精彩,我们理应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幸福的花朵。
生命诚可贵,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秉持一种阳光心态,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光彩、更有价值。
所以,请不要让“顺应天命”成为影响阳光心态的借口。西方有位哲人说过:“自己招来的苦难总是最让人心痛的。”这句话其实暗合了《小窗幽记》中“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的道理。做一个心胸坦荡的阳光之人,别让幸福白白地在我们无谓的情绪中溜走,也别让庸人自扰的苦难湮没幸福,做一个乐情之人,天地自然在自己的心胸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