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过去成尘,不如惜取眼前欢

过去成尘,不如惜取眼前欢

时间:2022-1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日认为正确而喜爱的生活、事物,不可太执着,太执着就是尚未得到理趣的精髓,反而使得理趣转变成欲望的根苗。念念不忘,只能被记忆腐蚀,而变得充满怨恨,甚至导致精神崩溃。哲人康德是一个懂得遗忘的人,当有一天他发现最信赖的仆人兰佩一直在有计划地偷盗他的财物时,便将其辞退了。康德在日记上写下悲伤的一行字:“记住!要忘掉兰佩!”

【原文】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意译】

过去犯下的错误不可再留下一点,否则,会使已改的错误行为再度萌生,这就是因俗情而使理想趣味受到连累。今日认为正确而喜爱的生活、事物,不可太执着,太执着就是尚未得到理趣的精髓,反而使得理趣转变成欲望的根苗。

【解读】

我们生活在现在,面向着未来,过去的一切,都被时间之水冲得一去不复返。我们没有必要念念不忘曾经的那些不愉快。念念不忘,只能被记忆腐蚀,而变得充满怨恨,甚至导致精神崩溃。

文学大师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在心爱的儿子被狼叼走后,痛苦得心如刀剜,她喋喋不休地向人诉说自己的不幸。开始,乡亲们很同情她,甚至陪着落泪,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不再爱听她的故事,周围的人们开始厌烦她,她自己也更加痛苦,认为大家都不了解自己,都在看自己的笑话。总是向别人反复讲述自己的痛苦,就会一遍一遍地加深对痛苦的记忆,让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经历痛苦,让心无法痊愈。

总是重复自己的痛苦,就会让别人觉得你有自虐倾向,从而不但不给予同情,还觉得你是在自寻烦恼,或者是在装可怜,想要骗取别人对你的同情。被人误解得多了,就会感觉周围的人都太冷漠,认为自己已经很不幸,却仍不能从别人的身上得到温暖。有这种想法,就会变得越来越悲观,越来越不相信别人,越发觉得自己不幸。

当然,不要盯住挫折不放,并不是主张有了挫折和坎坷,可以完全不去看它,采取逃避的态度。而是说,一方面,情感不要长久地停留在痛苦的事情上;另一方面,我们的理智应当多在挫折和坎坷上寻找突破口,力争克服它,解决它。

只有直面痛苦,我们才能忘却,也只有忘记了,我们才能不受它的影响,大胆地向前,而不会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胆怯。懂得忘却,可以使我们真正放下心中的烦恼,让我们在失意之余,有机会喘一口气,恢复体力。

哲人康德是一个懂得遗忘的人,当有一天他发现最信赖的仆人兰佩一直在有计划地偷盗他的财物时,便将其辞退了。康德在日记上写下悲伤的一行字:“记住!要忘掉兰佩!”

真正说来,一个人并不那么容易忘掉伤心的往事。不过,当它浮现出来时,我们不能让自己再度陷入愤恨、恐惧和无助的情绪中。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专心工作,计划未来,或者去运动、旅行。

一个人学习了忘怀之道,不愉快的心情会自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朝气蓬勃的新生

当我们经历痛苦之后,应该学会忘却。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不能因为那一点点的伤痛,就停滞在痛苦的旋涡里,而要大胆地放下,善于遗忘,才能重见快乐的阳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