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遇孝顺竹

三遇孝顺竹

时间:2022-1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2月中旬,亚东来电,勒履前约。亚东兄也不例外。临出馆时,清末蒲华的两幅《墨竹》让人眼睛一亮。走近一步细看,蒲华所画乃一丛生之竹,好多小竹枝,簇生于一个竹节处,密集零乱,犹如莽汉的乱须。竹叶形如长剑,前后叶几呈平行状排列。其丛生之概貌,叶形及小枝簇生之特点,一如蒲华之所画。此行由女儿全程安排与买单。我在其中找到了一盆,与蒲华笔下一般无二。

太仓友人王亚东,好多年前嘱我为其刻《王道》《可非》两印,由于找不到灵感,一直搁着,到后来,竟至连印文也忘了,只记得欠他两方印。2013年2月中旬,亚东来电,勒履前约。在请他再说一遍印文的瞬间,脑际有灵光闪现,随后不到一小时,两印刻就。后亚东坚持要我“送”印到太仓才算了却前债,于是2月底有了太仓之行。

亚东兄是位素心人,招待我的方式是俩人徒步到太仓博物馆看馆藏历代书画展。

苏南自古文风鼎盛,大家辈出,且多有历史上一流人物。每每与苏南的朋友相聚,感觉他们大多会表现出一种“不经意的谦逊”。其实这种谦逊是这些来自文化“大码头”的文化人的自信与自得。亚东兄也不例外。观展时,他一边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一边又似乎对这些“家珍”表现出某种无所谓的态度。这让我想起母亲在青菜大丰收时节,通常只剥取菜心下锅的事来。

临出馆时,清末蒲华的两幅《墨竹》让人眼睛一亮。纵横捭阖、英气逼人。与之相较,刚刚还叹为观止的诸多名迹,一时有了家鸡野鹜之感。走近一步细看,蒲华所画乃一丛生之竹,好多小竹枝,簇生于一个竹节处,密集零乱,犹如莽汉的乱须。竹叶形如长剑,前后叶几呈平行状排列。我笑着对亚东说:“没见过这种画法。曾有人为显本事,把竹画成‘井’字,偏不画成‘个’字。老蒲倒好,干脆画成‘丰’字,又像我为你刻的《可非》一印的‘非’字。用宿墨画竹,也少见,但别有味道,正好适合这乱蓬蓬的场景。”

曾在这两幅画前转悠过多次的亚东说:“不奇怪,蒲华号称‘蒲邋遢’。看了这个展览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家,就是一群不守规矩没有规矩的家伙。”

回通后几天,一日与朋友约于文化宫停车场。久等朋友不来,便徘徊于濠河边上,见一丛纤秀之竹,高不过3米,新秆青绿,老秆略黄,在风中婆娑着。其丛生之概貌,叶形及小枝簇生之特点,一如蒲华之所画。我不禁一惊:古人之不吾欺如此,以后更当慎言。

此为何竹?详细情况又如何?一时找不到一个可以向人请教的机会。于是这些问号也就一直横亘于吾心。

4月上旬,女儿以自己要毕业了,想穿上“毕业袍”与父母一起照张相以及她去美国后,你们便不大可能再来香港这两个铁一般的理由把我与妻“安排”到了香港。此行由女儿全程安排与买单。我们懂她的意思:她是想用实际行动证明她已具有反哺父母的能力。一贯长于精确安排的她在我们离港前数小时,置我们再三反对于不顾,愣是又把我们安排去黄大仙祠一游。表面上兴致勃勃实则上兴味索然的我临出祠时却着实大欢喜了一回。见一长溜十多盆幼竹靠墙排列着,盆沿的小卡片上都有“名姓”。我在其中找到了一盆,与蒲华笔下一般无二。

此竹名孝顺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