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闲说“知音”

闲说“知音”

时间:2022-1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典故“高山流水”,讲的是一个著名的“知音”故事:春秋时俞伯牙擅弹琴,钟子期长于识音。知音已绝,伯牙从此不再弹琴。更有滥用者,把凡赞同赞赏自己者,甚至臭味相投者一概称作为知音。但是一个叫师旷的乐官听了后却说:“钟声不调和,要重铸。”师旷不但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且进一步说:“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也,臣窃为君耻之。”

典故“高山流水”,讲的是一个著名的“知音”故事:春秋时俞伯牙擅弹琴,钟子期长于识音。伯牙弹琴时志在高山,钟赞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意在流水,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死后,伯牙在坟前弹了一曲哀歌,然后双手举琴,用力一摔,“玉轸抛残,金徽零乱”。知音已绝,伯牙从此不再弹琴。知音本意只是知晓乐音之意,后经引申和发挥,泛指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人。更有滥用者,把凡赞同赞赏自己者,甚至臭味相投者一概称作为知音。

《吕氏春秋》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晋平公叫人铸了一口大钟,钟声十分洪亮,乐工们听了都表示佩服,认为音色调和,十分美妙。但是一个叫师旷的乐官听了后却说:“钟声不调和,要重铸。”正在兴头上的晋平公听了不很高兴,说:“人家都说调和的,偏你说不,难道就你高明吗?”师旷不但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且进一步说:“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也,臣窃为君耻之。”师旷的口气很“严重”,想必当时晋平公的脸色也很难看,所以钟终于没有重铸。后来卫灵公来访,乐官师涓随行。师涓听了钟声后也说不调和。晋平公这才相信师旷是一个真知音者。

晋国当时听钟的一干人中,除师旷外,难道真的就没有一个知音的人了么?不见得。恐是畏于晋平公的权势不敢说吧。耿直不阿的品格,对于一个知音来说,是多么的珍贵!

《韩非子》中也有一个关于师旷的故事。有一次晋平公与臣下们一起喝酒聊天,有了几分醉意的晋平公说:“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平公话音刚落,师旷抱起琴就向平公撞去。平公吃了一惊,连忙将身子跳开,琴撞在墙上,碎了,墙也被撞击出了一个窟窿。晋平公厉声说:“师旷你这是干什么?”

师旷答道:“我刚才听到一个小人在胡说八道,所以想撞他。”

“那话是我说的呀!”晋平公说。

“那是一个当国君的人应该说的话吗?”师旷长叹一声后道。

面对师旷的责备,晋平公顿感羞愧。在有些方面,古与今是如出一辙的,有权势的人周围从来不缺拍马屁、落井下石的人。于是左右有提出要处罚师旷的,而且要从重;又有人提出应该马上修补墙壁的,但都被晋平公制止了。晋平公说:“释之,以为寡人戒。”

有肚量,能纳谏的晋平公才是师旷的知音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