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随想录巴金

随想录巴金

时间:2022-1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巴老年事已高(95岁),且体弱多病,长期住院,担心万一有个闪失,留下遗憾。巴老的这本《随想录》,是他晚年的一部著作。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共150篇,46万余字。把祖国比作母亲。在一篇题为《中国人》的文章中,记述了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国访问的情况。通观全书,感到还有一个基调贯穿始终,这就是“求真”。直至他的晚年,在病中,在医院的病床上,仍拖着衰弱的病体坚持写作。

——读巴金《随想录》有感

2008年11月23日

巴金是块金,

奋斗八十春。

捉笔辩良莠,

拳拳赤子心。

【背景】

早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巴金的赫赫大名,知道他是一个大作家,著有《家》《春》《秋》等著名小说。199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时值我担任衡水市政协副主席兼任市委统战部长,受中央统战部委托,组织衡水内画艺人为全国几十位党外知名人士每人画了一个鼻烟壶,而且把他们各人的头像分别画在里边,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礼品赠给他们。这其中即有巴金。中央统战部的同志还特别交代,巴老的礼品要尽量往前安排(因内画鼻烟壶的制作相当费时,需有先有后,分批完成)。因巴老年事已高(95岁),且体弱多病,长期住院,担心万一有个闪失,留下遗憾。有关巴金的情况,我就知道这些。至于他的浩繁巨著,我都没有接触过。

今年3月下旬的一天,我去逛书店,偶见书架上摆放着一本巴金的《随想录》,想补上一点对巴金著作一篇未读过的缺憾,于是买了一本。当时并未马上读。最近一段时间,摆放床头,睡前醒后读了一遍。

巴老的这本《随想录》,是他晚年的一部著作。从1978年12月至1987年6月,将近10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完成的。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共150篇,46万余字。按巴老自己的说法,“它们都是一个老人每天两三百字地用发僵的手拼凑起来的”。读后,留下几点较深的印象。

爱国。洋洋几十万言,涉及方方面面,但在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把祖国比作母亲。在一篇题为《中国人》的文章中,记述了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国访问的情况。文中说:“离开了祖国,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我是中国人。这感觉并不是这一次才有的——我们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祖国的确是母亲。但是过去这位母亲贫困交加,朝不保夕,哪里管得了自己儿女的死活!可是今天不同了。出了国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觉得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关心地注视着我——这次出国访问,使我懂得更多的事情。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摆脱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随想录》第96页)仇恶。读过《随想录》之后,会感到作者对种种邪恶都是极端憎恶的。如对人吃人的旧社会,对封建遗存的影响,尤其对“四人帮”在十年浩劫中的恶行,更是深恶痛绝,发出“今天我们还必须大反封建”(《随想录》第51页)的感言。在回顾同“四人帮”斗争的历程时,坚定地写道:“在血和火的浩劫中,我的每一根骨头都扔在滚滚油锅里煎了千百遍,我的确没有倒下去,而且我也不会倒下去,这一点‘信心’我还是有的。”(《随想录》第548页)。

求真。通观全书,感到还有一个基调贯穿始终,这就是“求真”。主张作家要“讲真话”,不要“跟风”。在全书所收入的150篇文章中,在题目中就可以见到“真”字的有五六篇,诸如《讲真话》《写真话》《说真话》《卖真货》等等。他说:“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随想录》第324页)并说:“我所谓的‘讲真话’不过是‘把心交给读者’,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随想录》第367页)。

执着。巴金活了101岁,从20多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在文学事业的海洋里遨游了80多个春秋(“文革”十年因受“四人帮”迫害被迫停笔),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文学事业,非常执着,留下了几百万字的不朽作品。直至他的晚年,在病中,在医院的病床上,仍拖着衰弱的病体坚持写作。正如他自己在《〈无题集〉后记》一文中所说的:“朋友们劝我少写或不写,这是他们对我的关心。的确我写字十分吃力,连一支圆珠笔也几乎移动不了,但思想不肯停,一直等着动笔,我坐在书桌前干着急,慢慢将笔往前后移,有时纸上不出现字迹,便用力重写,这样终于写出了一张一张的稿子,有时一天还写不成两百字,就感觉快到心力衰竭的地步。”(《随想录》第62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