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获奖经过

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获奖经过

时间:2022-1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米斯特拉尔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原是一群以德国人为主的大学学者玩的一个政治阴谋,整个过程毫无激动、紧张可言。米斯特拉尔是普罗旺斯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力挺米斯特拉尔就是在运用第二种方法。1904年,瑞典学院终于决定将这一届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米斯特拉尔。因此,1904年夏天,诺贝尔委员会已经明确了米斯特拉尔获奖者的身份。

米斯特拉尔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原是一群以德国人为主的大学学者玩的一个政治阴谋,整个过程毫无激动、紧张可言。

1901年初闻自己被提名时,米斯特拉尔感觉有点摸不着头脑。1902年1月19日,他给帕里斯写信说:“我根本不了解伟大的诺贝尔文学奖是怎么回事,对于那些提名我参加竞选的德国普罗旺斯专家更是一无所知。”这也就说明,他知道那些人想替他赢得那笔不菲的奖金,而暗地里搞了某些活动。并且他还知道,那些人就生活在莱茵河沿岸。只是,他对这些人的居心毫不知情。

米斯特拉尔是普罗旺斯文学的代表作家。普罗旺斯语这种古老的语言在大众视野里沉寂了多年,而今它成了一种文学类别,鲜活地存在于世。这对于当时的欧洲文坛来说,绝对是值得庆祝的。那些德国人如此关注他,多多少少有些对这种语言的热忱之心。不过,仔细推敲整件事情的原委,德国人那无比高涨的热情也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因为德国人向来瞧不上法国文学,在他们看来,包括普罗旺斯文学在内的法国文学,充其量只能算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乡村民谣”,所以,他们真的会对普罗旺斯语的复兴抱有如此大的热情吗?事实肯定不是这样的。那么,他们出于什么目的力挺米斯特拉尔?很显然,德国人这一降尊纡贵、附庸风雅的行为是有政治目的的,从这件事上我们似乎能看到实际政治的身影。

这还得从的德国人的传统政治观说起。德国人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统治敌人有两种方法:一、使其分化;二、激起敌境内少数民族的反抗情绪。他们力挺米斯特拉尔就是在运用第二种方法。这不过是他们为达目的热热身,真正的好戏在后面。后来的史实告诉我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们全力鼓动盖尔人在爱尔兰叛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又明火执仗地煽动布列塔尼的民族主义和苏格兰的分裂分子。

下面我们回头看看米斯特拉尔被提名的过程。

1901年,马尔堡大学拉丁语系文学教授科许维兹主动给瑞典文学院写信,表明自己有推荐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资格,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推荐活动便开始了:以科许维兹为首的一批德国大学的教授纷纷提名米斯特拉尔为候选人。那些推荐信来自耶拿、弗莱堡、弗罗茨瓦夫、布拉格以及日内瓦等多所大学。同时,普罗旺斯省福卡尔基耶的文学团体和大学也寄来了热情洋溢的推荐信,似乎是在证明他家乡的人对他的诗歌也无比喜爱。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当年瑞典学院的抉择,他们在法兰西学院的活动下放弃了米斯特拉尔。但这并没有打击科许维兹的信心,他甚至还以知情人的语气说:“如果法兰西学院知道米斯特拉尔的话,他们肯定不会推荐苏利·普吕多姆为候选人的。”话里话外流露出不无得意的意思。

米斯特拉尔惊讶于这部分德国人高涨的热情,他很清楚有人为他竞选而活动,但他自己却对此毫无热情。1901年3月,他写了一句十分幽默的话:“这次的树枝对于小鸟来说显得高了些,再说,难道任何人都需要这笔钱作为生活费吗?”正因为他对这件事淡泊的心态,1901年巨额的诺贝尔文学奖奖金送给了苏利·普吕多姆。米斯特拉尔对此事的反应完全不同于支持他的那帮人的激动和愤慨,相反,他为自己的同胞获此殊荣感到庆幸。接下来的两届诺贝尔文学奖分别由蒙森和比昂松获得,这两年,他均被提名。1904年,瑞典学院终于决定将这一届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米斯特拉尔。

从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之初,米斯特拉尔就一再被斯堪地纳维亚的学者和拉丁语系文学院的专家们推荐。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米赫儿》和《日历》在北欧地区逐渐流传开来。米斯特拉尔已不仅仅为一些学者所知,仰慕他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乡土文学在瑞典文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瑞典人喜欢米斯特拉尔作品中的乡土气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从一开始,瑞典学院常任秘书C·D·威尔逊就对他崇拜有加。威尔逊在瑞典学院的地位非同一般。因此,1904年夏天,诺贝尔委员会已经明确了米斯特拉尔获奖者的身份。

可是好事多磨。当年秋初,这个几乎是确定无疑的事却陡然生出了变故。这件事也许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但在文学界却是屡见不鲜的。事情的经过大致是:那年的9月,瑞典出现了一本《米赫儿》的译本。这个译本的文笔粗劣至极,不仅没有翻译出原著的精髓,甚至还将其扭曲得一无是处。更为糟糕的是,这一译本是由诺贝尔委员会的一名委员翻译的。有人对此十分忧虑,害怕瑞典读者会以此译本的标准来衡量米斯特拉尔的水平,并且译者还有评审委员的身份,人们很可能会觉得此译本就代表了瑞典学院对米斯特拉尔的看法。这些顾虑不无道理。瑞典学院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学院向来以做事沉稳闻名,在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之后终于找到了权宜的办法。当年11月,学院开会决定将当年的奖金一分为二,分别颁发给西班牙的埃切加赖和法国的米斯特拉尔。这种“平均分配”的方法不仅同时表彰了两位拉丁语文学大家,还让西班牙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阵营的一员。

瑞典文学院给米斯特拉尔的获奖评语是:“作为一位普罗旺斯的语言学者,他的诗作蕴涵着清新的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忠实地反映了他的民族的质朴精神和自然风光。”米斯特拉尔十分珍惜这句获奖评语,因此,11月23日,他用普罗旺斯文给瑞典学院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诺贝尔委员会颁发给我的奖金,将帮助我继续推动我为之付出作品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的普罗旺斯语的复兴工作,并有助于我们对一切优良的民间传统进行保护。而这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奖项,会给我们复兴普罗旺斯语注入一种强大的力量。”

这封信的末尾,米斯特拉尔用一种高贵的普罗旺斯仪式给贝尔纳多特元帅的孙子——瑞典国王,奉上了一个血亲之吻。

“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普罗旺斯人,我十分乐意接受一个其统治王朝的血管中流着普罗旺斯血液的国家颁发的这项大奖。”

因为年老体弱,米斯特拉尔没有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也没有寄发正式的致答辞。

① 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1763-1844),拿破仑手下的大将,1804年晋封法国元帅,1810年被选为瑞典王储,1818年加冕为瑞典国王与挪威国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