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藏密观音仪轨与法门

藏密观音仪轨与法门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文《大正藏》密教部观音仪轨89种,其中的43种,能在德格版藏文大藏经中找到对应的法本。藏教密乘经中观音为莲华部主,示现多种神变。密宗四部对传法者和被传者均有严格的仪轨要求。所有仪式结束后,金刚上师下坛与受法者一同礼拜曼荼罗及密宗祖师。据18世纪编纂的《修法宝源》记载,藏传佛教观音法门种类繁多,计有24种,几乎各有传承,各个法门的观音也不同。

(一)藏密观音修持仪轨

无论显宗密宗,都十分重视法门的传承,有一系列传承仪式和仪轨。汉文《大正藏》密教部观音仪轨89种,其中的43种,能在德格版藏文大藏经中找到对应的法本。但藏文大藏经中,大量的观音类成就法、仪轨,不计多罗类仪轨,有100多种汉文《大正藏》无译本。

藏传密教传承的仪轨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大量直接从印度传入由梵文翻译为藏文的,二是少量从汉地、于阗传入由汉文等其他文字的翻译为藏文的。前者主要在桑耶寺译出,后者主要在萨迦寺译出。

藏教密乘经中观音为莲华部主,示现多种神变。忿怒相称马首明王,救度众生则为圣多罗菩萨,满诸愿则大准提佛母,至于如意轮王、不空羂索乃至狮子吼,并毗俱胝、一髻青项、白衣叶衣、千首千臂,皆有仪轨。密宗四部对传法者和被传者均有严格的仪轨要求。噶举派开山祖马尔巴之师那洛巴[45]的《灌顶略说注释》可做参考。

修持仪式和仪轨十分复杂。分为:灌顶[46]、随许、讲解、圣言、秘诀[47]五类。

灌顶是修密者受学密法必先进行的仪式。《大日经疏》[48]卷十五说,若灌顶不成则不可闻知真言及印契等;灌顶之前师若传法予弟子即犯大过。要学密法,特别是事部、行部和瑜伽部的密法,必须入坛[49]灌顶。如得不到灌顶可先得到随许法,随许是三密随许。观音法、度母法既有随许法也有灌顶法。

灌顶,灌顶是传密戒、传授密法的义理和全部修炼程序,对密弟子的身言意进行与本尊三密相应的特殊加持。有设坛、入坛、供奉、受灌、领受法名等过程。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的灌顶属于灌顶大法,仪式复杂。事部和行部也属灌顶大法,但仪式简单些。

先是设坛,准备三昧耶戒坛、大坛、正觉坛、护摩坛等。

举行灌顶仪式之日,相关者香水沐浴,进入圣殿,金刚上师解释戒条并忏悔,之后即献香花、灯及请圣,并指示受法者如何供佛。仪式即将结束时,移至另一室继续持诵密咒,至晚上再进入圣殿。第一晚,由金刚上师引受法者入曼荼罗坛,令投香花于坛上,以观其所得为何尊。之后,受法者戴宝冠至前坛接受手印及真言。金刚上师以拂子除受法者之不净,再执起坛上之五智瓶水,口诵毗卢遮那佛、阿閦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与不空成就如来之密咒,绕坛三圈,将五智瓶水洒于受法者顶上。

所有仪式结束后,金刚上师下坛与受法者一同礼拜曼荼罗及密宗祖师。其后,金刚上师开示,授三衣、手印、真言及血脉证书。

藏密灌顶分下密和上密两种。依照藏密密法规程,上密灌顶根据受法者的根基而分为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句义灌顶四层次[50],受法者能修到何等程度,就授予相应程度的灌顶,决不轻易违越次第。

宝瓶灌顶最重要,为内外续部共同传授的成熟灌顶,能摄五种灌顶:第一“宝瓶灌顶”,以宝瓶代表东方阿閦佛,起调伏弟子心性的作用,证果时,能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金刚智);第二“宝冠灌顶”,以宝冠代表南方宝生佛,以调伏弟子的骄慢,证果时,能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灌顶智);第三“金刚杵灌顶”,以金刚杵代表西方阿弥陀佛,主要作用是调伏弟子的贪性;证果时,能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莲华智);第四“铃灌顶”,以铃代表北方不空成就佛,其作用为调伏弟子的疑妒,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羯摩智);第五“名号灌顶”,为弟子授记名号。宝瓶灌顶使肉身诸垢清净,可得修习生起次第之道。

秘密灌顶为语门灌顶,令受法者语业诸垢清净,可得修习风脉瑜伽及念诵咒语。

智慧灌顶为意门灌顶,令受法者意业诸垢清净,可得修习圆满次第之道,转成空乐拙火的法器。

句义灌顶为身语意三门灌顶,令受法者身语意三门诸垢及其习气清净,可得修习自性大圆满的圣道,成为可以修行大圆满法的容器。要修大圆满必须经过句义灌顶,而外续部进行的五佛冠或者水的灌顶不属于密宗无上大圆满的灌顶。

(二)藏密观音法门

藏密观音修持法门除与汉地一样,念佛诵咒、礼拜供养、弘通经典、举办法会等常见修持方式外,还有其师徒相传的种种秘密法门。在密宗修法典籍如《修法宝源》《修法海论》《金刚蔓》《弥扎百法》《巴如百法》等典籍均有系统收录。据18世纪编纂的《修法宝源》记载,藏传佛教观音法门种类繁多,计有24种,几乎各有传承,各个法门的观音也不同。

早期旧密宁玛派的观音法门主要是莲花生传承的幻网观音和马头金刚,《青史》记载:“莲花生亲自将金刚普巴和马头金刚的秘法传给国王(赤松德赞),并修成成就……”[51]

至今犹在藏地传承的阿底峡传承六字观音法门、贝姆传承十一面观音法门、巴日传承不空羂索观音五尊法门、克什米尔班智达传承不空羂索观音五尊法门和弥札佐格传承的绝密法观音世间自在法门,均为后弘期入藏的印度僧人所传。

1196年入藏的弥札佐格传承的观音法门有:绝密法观音世间自在、观音如意宝修法二千三十尊、智慧宝轮五十五尊、贤劫修法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世间灯六字观音、狮子吼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卡萨巴尼世间自在、卡萨巴尼四偈句等多部观音密法。[52]此外,至今藏地依然传承的《弥扎百法》灌顶也是弥札佐格传下的。

修持密法有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掌握一定的佛学基础知识,其次要圆满各自宗派“五十万个加行”,最后要经过上师教诫和灌顶,方可修炼密法。

1.修持法理论准备

藏密法门显宗法门在初始阶段大体保持一致,认为修习佛法,便在修习佛菩萨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慈悲精神。但在修法认识、实践和意义上则有显密教义之别。

藏传密宗修持法门是在大乘佛教发菩提心的基础上,蕴观想(意密)、持咒(口密)、结印(身密)为一体的内外兼修,体用兼备的修持法门。因而要想修密,需先修显,强调慈悲利他的见行合一和对本尊的永固信心;在此基础上进入密法,可快速提高修行进程。同时由于是对大日如来所授秘密法的修行,极为看重师承关系。

《玛尼全集·大悲如意珠修法三部》针对掌握和认识大悲六字观音的慈悲的特点,如何将大乘教法和密宗教法结合起来修行,观音的修法部有何特点,密宗修法如何传承,有何功德均做了详尽说明。

第一,从三个关系来认识和实践大悲六字如意观音。

(1)传承关系。从耳传与教授的关系来认识。一切如来的思想耳传于大日如来,大日如来将这些思想和精神以耳传形式教授给观音,观音菩萨又将这些思想和精神耳传给了化身国王松赞干布。观音的传承关系为“一切如来—大日如来—大悲观音—松赞干布”。

(2)慈悲与利他的关系。从慈悲与利他的关系来认识,为了有情众生而心生慈悲,对一切有情众生的慈悲不分亲疏,不宜偏袒地爱惜,重人轻己;为善法而心生慈悲;要度人首先要度己,如果修观音就可利益众生,那么就要不惜自己生命修习观音法;无所得而生慈悲。

(3)相信与坚持的关系。从相信与坚持的关系的关系来认识,净信、乐信、胜信。即想逃离轮回、如饥似渴地向往涅槃、如发现金矿一般对修习方法进行实践,如儿子相信母亲一般相信观音菩萨。

第二,慈悲有三种,要认识慈悲大小有别。

(1)广大。如天空般广阔无垠的慈悲,这种慈悲有三个特点:像天空般没有边际,对众生怀有无限慈悲没有缘由,如天空一样广大无垠包容一切。

(2)明亮。如日月般光明的慈悲,这种慈悲有三个特点:像日月一样明净,又像日月具有温暖和清凉的功能一样,使慈悲与空性同现;像日月照亮世界一样,慈悲和空性消除众生心中的无明。

(3)永恒。如恒河水般恒常不变的慈悲,这种慈悲有三个特点:像河水流主导深沉的大海一样,大悲的思想和精神在法界中深邃,像河水川流不息一样,大悲的智慧永不枯竭。

第三,以三明之法进行实践,身明为神,语明为咒语,意明为法性。

身明为神:

(1)观自身为神,念诵“唵、嘛、呢、叭、咪、吽”,想象自身的一切罪障即刻消除,而变成大悲观音,白色身体,一面四臂,双足跏趺坐于日月莲花宝座之上。

(2)大悲观音有一面是以慈悲一心观照有情,四臂是以四无量[53]利益众生;双足跏趺坐是为了利益众生把智慧和方法结合起来,就是智慧和方法合二为一;身白色是没有被轮回污泥污染,洁白无瑕;右手执水晶念珠﹐是把轮回引向菩提道;左手执莲花﹐是身处轮回凡间为了利益众生,但不被轮回污泥所染;双手在胸前合十是法性为:慈悲与空性无二,众生应平等运用悲空;以各种珠宝璎珞为饰意思是没有抛弃世间各种妙欲,而是将其作为法性之装饰;头戴珠宝装饰并有大日如来像表示具有诸佛的功德,隶属持莲花部;日月轮是以智慧与方法利益众生而不偏袒;莲花座为以大悲怜悯六道众生,但不被轮回污泥所染。

(3)神本性为明。语明为咒语,意明为法性。

第四,从外、内、密六组32各方面解释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是观音菩萨真言六字明咒,“唵”表示皈依致敬;“嘛呢”是佛教所说的能随意变化的宝珠,用以比喻人的心性;“叭咪”是红莲花,佛典中常用来比喻心性的清净不染。“吽”表示迅速显现、达到目的、摧毁障碍。六字真言摄三世一切佛密意为其本性、八万四千种法门为其心髓、五部如来以及诸秘密主的每一个字为其总持的密咒。六字真言密咒是一切福报、善妙功德的甘本源泉,是一切福利安乐的基础,是往生上界乃至最终获得大解脱的道路。观音六字真言包涵了丰富的观音教义的内容,“唵、嘛、呢、叭、咪、吽”六个字与显宗的六度、六戒、除六障;与密宗的外六能仁,内六对雅雍、六空行、六种烦恼,密六身、六智;与密法性的六法性要点、六法性意等复杂教义内在的联系。

第五,从三个正确的方法矫正行为实践:正确的实践、正确的行为、正确的果实。就是运用正确的观点进行判断,运用正确的禅定进行实践,通过正确的行动进行取舍。

第六,以三种总体观对大悲观点、思想、行动进行思考。大悲的观点不分亲疏爱憎,像天空一样宽广,而且不成、不显、不灭,照遍任何地方。大悲的思想就像日月一样没有偏袒、无法遮蔽,自然升起。大悲的行为像大地一样承载万物。

第七,从三个无别法来认识,通过显空无别的方法来洞察外部世界的现象;通过了空无别来认识内在的了识,通过明空无别来认识两者之间的实践。

第八,从三个合一的方法了解二无的意义。三个合一即:悲空合一,智慧与方法合一,见行合一。

(1)悲空合一。运用悲空合一方法度化一切有情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这是大悲的德行;将慈悲与空性合二为一,否则不能实现涅槃寂静,因为只有把法性的空性与有情事业的悲性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遍知觉悟的境界。空性中生法身,慈悲中生报身是大悲的结果。

(2)智慧与方法合一。只有实现智慧与方法合一才能从轮回中解脱,因此只靠方法是无法解脱的,六度是方法,只有将智慧和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终解脱。

(3)见行合一。

第九,从行为的三个相应观把修道次第转变为法行。

第十,以三种方式将行为转变为法行,就是站立和行走的相应观,躺卧和安坐的相应观,睡和梦的相应观,就是说无论在行走、坐卧或睡觉,都要心想众生利益,悲怜众生痛苦,行走时顺时针方向绕行本尊观音等。

第十一,三种功德的表征及其适度的把握方法。观音菩萨身语意各有三种功德。三种身的功德是:消除身体的障碍、身体得到身加持、眼见大悲观音的尊容以及彩色光芒绚丽多彩。三种语功德是:消除语障、言语的道语加持、听到语观音授记口念六字真言;三种意的功德是:消除意障、心中顿时生起大乐而得到意的加持,最终,意之精华了明不觉显现在自己心中。[54]

2.修本尊法

修本尊法步骤有四:

首先,观想本尊显现在坐禅对面的空中,化为一道光罩住修行者,使其心安住不动(不是身体安住不动)。

其次,本尊移至修行者的头顶上,放大光芒,流出甘露水,成就灌顶法,甘露充满修行者的全身,消除一切业障,黑气从全身毛孔中排出,成就一种轻安的状态,得大自在。

第三,观想本尊缩小到一粒珠子大,其光明凝聚成一个光点,从修行者的顶门,直入心中月轮莲花座上,此时本尊,就在你心中的莲花座上。

第四,观想本尊全身变大,与自己的身体一样大,完全与你自己合一,一切成就,同本尊的成就毫无分别。

不过和显宗不可执著空性实存一样,为避免将观想之境执著为实,观想之境必须收摄。修持无上瑜伽密法,甚至可以不观本尊像而修,以空观代替道场观,使自身在虚空之中变成本尊,成为空,可免除自身与本尊身的执著与分别。

本尊修法,实际上分两部分,其一是三密相应的修法,其二是气脉明点的修法。

(1)三密相应的修法

三密有有形和无形之分。不犯身业、修五智法,得身之清净是无形身密。不犯口业、修舌清净法,全身之气都得清净,是无形口密。不犯意业、修真慧法是无形意密,此三密是最始终最究竟。而手结印契、口诵真言、观想本尊是有形的三密。

在《玛尼全集》上卷中的修法部中有密宗金刚乘《六字观音修法》《大悲观音修法三部》《三中相应观教诫修法》《三种坛城教诫中等修法》《密宗要点教诫大悲观音独修修法》《三如来密修法》《马头明王傲慢慑服》《空行母密部法》《秘密智慧空行母修法》等多部观音修法。在金刚乘中﹐最常修的法门是“四臂观音”和“千手千眼观音”。

密宗四部均用三摩地,包括观想、专注。比如修行者入坛修法,观想自身五蕴转成五方佛。藏传佛教认为修法功德,最重观想,藏密最大的本旨即:我即是佛,佛即是我。在实际学修中,以本尊修行法较为多见,一般根据上师的传承因缘来选择自己的本尊。密宗观音修法者主体需要通过一套严格而复杂的仪式冥想自己的身、语、意三门与本尊客体观音的身、语、意融为一体,这一过程名曰生起圆满次第。通过修行次第,完成与本尊观音合二为一的冥想过程,将得到本尊的灌顶和加持,消除罪业,并成就利益六道众生的事业。据《修法海论》记载,有修法传承的本尊有500余种,都是通过生起圆满次第修行。

观音法的修持方法主要为生圆双运法,即修行者成为本尊大悲观音,意想本尊不住他处而在修持者的心中。观音修持方法多用此法。

《玛尼全集》中的大悲如意宝珠六字观音修法是为生圆双运法。

首先是修行的方法和步骤: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

生起次第又有三个步骤:现证莲花座、月轮座、日轮座;从明字中现证主尊手执物;从身圆满来现证,自身显现为大悲观音一面四臂等。

圆满次第有六个步骤:召请;顶礼;献供;观想二者无别融入(菩提与智慧融为一体);灌顶;与五姓五方佛融为一体,合为一位。

其次,要实践三身语意三密加持。身为神之所修,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大悲观音;语为明咒所取,是口中念诵六字真言;意为法性所取,就保持在自脱自现无悟的状态;所现为佛像的所取,就是把所显现出来的事物当作大悲观音;所听为佛语所取,就是把所听到的声音当作六字真言;所想为佛意所取,就是把所想到的都当做自现自悟的法性。

再次是收摄。收摄为六种思想,把六字真言收摄为五种智慧,把六字收摄为三字,把身语意收摄为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

最后是应用。所依六法:开光安神、加持、祭祀、赞颂、祈祷、擦擦、净佛像。世人六法:灌顶、长寿仪轨、加持、扡棍治疗经、护轮、除病。死人六法:净尸、宝瓶仪轨、烧尸、灵牌消除、入殓、驱罗刹鬼等。[55]

从《大悲如意宝珠六字观音修法》来看,运用了密宗修行方法来使本尊与修行者合二为一以实现以法利众的目的,其方法与后弘期新密派的观音密宗修行方法和目的大致一致。

(2)气脉明点的修法

不同本尊的修持法不同,气脉明点的修法也不尽相同。

在《玛尼全集》中的六字大明咒修持法需结合六字真言,修炼脉气明点。

①修炼脉。在掌握修炼脉方法之前,首先应先了解脉处在顶部大乐轮三十二条脉叶中间住白色“哈”字,头朝下,被白色六字大明咒环绕;在喉部受用轮十六条脉叶中间住红色“阿”字,被红色六字大明咒环绕;在心间法轮八条脉叶中间住蓝色“吽”字,被蓝色六字大明咒环绕;在脐化身轮六十四条脉叶中间住各色“唵”字,各色六字大明咒环绕。中脉白色。右脉蓝色,左脉红色;右脉生乐,左脉空性,中脉生乐空无二,分别是受用身性、法身性、报身性。左右中三脉集于一脉顶,上尖插入顶轮,下尖插入脐下四指处,犹如麦茎皮。

修脉的具体方法是,身体竖直,双腿金刚跏趺,手握拳立地,两眼上翻,脉从脐化身轮向上进入中脉,“吽”字如火炽燃,然后又从顶部向下顺左右脉环行。一般上行时由“吽”字牵引,下降时穿过气息下行,练习的标准感觉出现空乐为止。

②修炼气。首先持气,口念六字大明咒,敬仰本尊观世音菩萨,两脚立地,意想自己的足心在气坛城中犹如张弓,脚压气,足心护气,膝盖紧贴腹部,双手交错抱双足,中脉如中等竹子刺入,上交顶部的“哈”字,下托脐部的“阿”字,保持气。其次练气,持气之时,气从右鼻孔流行,这时流行的烦恼阳气是羯摩气,如果持守不该持的气,会导致气失调。气从左鼻孔流行时,所持的气是阳气性慧气,从两鼻孔同时流行的气是法身气,决定法身。这时候加强修炼能增加气的数量,如果气心不动,意味着气已满,尽除烦恼习气,智气和法身气结合,气心住法性光明。

③修炼明点。一般修炼本尊瑜伽时明点刹那生起,修炼左、中、右三脉,红色“阿”字犹如烧熔的铁,难以接触,这时候加紧修炼乐感,由四个长“吽”字将其从三条气脉引导,从脐轮开始经过心轮、喉轮,最后抵达顶轮,照射顶轮明点的种子白色“哈”字,从“唵”字降下菩提心,意想射向轮中间的“阿”字,生起拙火。

在十六明点中,八明点像银白水,顺脉道向下滚动降到喉轮,因此产生喜感。当八明点流到心间,产生极喜;流到脐轮,产生胜喜;流到金刚脉之间,产生大乐喜;从此流到密轮产生不忍乐。然后交付明金刚顶,在金刚中上流,修炼“吽”字,防止明点流失,于喜乐持心。

最后阻止和安置明点,双足绞合,双手抱住左右两臂,收缩肛门,将气内提,“逆”“呐”21字于21个脊椎中引导明点向上,然后掌握空乐双运法,这是通过自身依止而认识的。依他身认识的方法是,意想具相妙印母,本尊加持,修行者口念六字真言,意想具有观音菩萨之幔,打开手印母的莲花花心,进行加持,身体幻轮上流出五明点,当半明点失向莲花,半未失坏之时,产生俱生智欢喜。

密宗的修法过程基本以三密加持为主,即手结印契、口念真言和意想观佛的过程。《玛尼全集》修法部的仪式与藏传佛教常用的密宗仪轨几乎无别,不过信徒主客体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信徒将观音作为崇奉和依止的对象,同时通过手结印契、口念真言和意想观佛获得观音本尊的加持,并通过观想自己与观音本尊交融,使自己获得与本尊一样的神力,主体与客体达到内容和形式上的高度的统一和融合,至于“我入入我”浑然一体。日常念诵六字真言获得观音加持,运用神力度人度己。

【注释】

[1]方诗铭辑校:《冥报记广异记》,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页。

[2]《观世音说随愿陀罗尼》,《大正藏》第21册,密教部四之《陀罗尼杂集》卷九。全咒为:“南无观世音菩萨,但提咃,呿罗婆多,呿罗婆多,伽呵婆多,伽婆多,伽伐多,莎呵。”《法苑珠林》卷第60咒术篇,第68杂咒部第7中亦有记载。

[3]〔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三“观音心咒”记载:“宋朝王巩《闻见近录》云:全州推母王氏,日诵十句观音心咒。年四十九,疾笃,恍然见青衣人曰:‘尔平生诵观世音心咒少十九字。’乃曰:‘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王疾寻愈,后至七十九。按此十九字,至今犹有持诵之者。”

[4]《施送观音救苦膏》,《弘化月刊》1944年1月第31期,《集成补编》,第六十九卷,第240页。

[5]印光:《印造经像之功德》,载于《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台湾)青莲出版社1989年版,第264页。

[6]〔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14页。

[7]《全唐文》卷三一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34页。

[8][日本]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大藏出版社1990年版,第507—508页。

[9]〔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93页。

[10][日本]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大藏出版社1990年版,第514页。

[11][日本]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大藏出版社1990年版,第339页。

[12]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4册,第193页。

[13][日本]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大藏出版社1990年版,第444页。

[14]肖东发等:《中国宗教藏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15]国家图书馆编纂:《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10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16]〔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806页。

[17]陈其昌:《观音救苦编序》,《大生报》1936年6月第2期。

[18]法尊法师在2004年第3期《世界宗教文化》发表《浅谈“伪经”与观音信仰中国化》认为,伪经与灵验记、宝卷等都是观音信仰中国化的重要媒介,也是一种重要工具。

[19]〔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一一,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6页。

[20]〔唐〕梁肃:《绣观世音菩萨像赞》,参见〔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卷五一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38页。

[21]〔唐〕白居易:《绣观音菩萨赞(并序)》,《全唐文》第6917页下—第6918页。

[22]黄心川:《从印度到中国:佛教造像的艺术之路》,世界宗教文化2001年第2期,第19—20页。

[23]参见张文进:《紫竹寺》,《台湾佛教大观》,正觉出版社1957年版,第168—169页。

[24]马书田:《中国人的神灵世界》,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25]习五一:《近代北京寺庙的类型结构解析》,《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1期,第38页。

[26]观音十二大愿为:广发宏誓愿、常居南海愿、寻声救苦愿、能除危险愿、廿露洒心愿、常行平等愿、誓灭三途愿、枷锁解脱愿、度尽众生愿、接引西方愿、弥陀受记愿、果修十二愿。

[27]利供养即鲜花、香火、灯明、饮食、资财的供养。敬供养即礼敬、朝拜、赞美、歌颂的供养。行供养即警奉三宝,受持戒律,修行善法的供养。

[28]〔明〕蕅益著述,孔宏点校:《灵峰宗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29]〔民国〕慧音:《结坛礼观音法》,《海潮音》第3卷第1期,《集成》第152卷,第330页。

[30]〔明〕莲池著述,孔宏点校:《竹窗随笔》,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31]王兆熊:《南无观世音菩萨圣诞及诵持说明》,《弘法社刊》第21卷第114—116期合刊,《集成》第22卷,第462页。

[32]〔民国〕担板汉:《大悲观世音菩萨持念法》,《佛学月刊》1942年9月第2期,《集成》第96卷,第13页。

[33]《法华三昧忏仪》,既是修行的方法,同时也是忏悔的仪式。其内容分为严净道场、净身、三业供养、奉请三宝、赞叹三宝、礼佛、忏悔、行道旋绕、诵法华法、思惟一实境界(即坐禅实相正观)等十法。

[34]全称《华严经海印道场九会诸佛仪》,〔西夏〕一行法师撰、〔宋〕普瑞补注。

[35]和南系对长上问讯之语,属礼法之一。意译顶礼、归礼、敬礼、恭敬、稽首、敬化、度我、敬礼等意思。

[36]〔宋〕法贤译:《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37]〔唐〕不空译:《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一卷,《大正藏》No.1031,《金藏》帙号策,No.1342。

[38]〔宋〕法贤译:《佛说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一卷,《大正藏》No.1051,《金藏》帙号高,No.1225。

[39]〔唐〕不空译:《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三卷,《大正藏》No.1069,《金藏》帙号富,No.1301。

[40]《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大正藏》No.1072。

[41]〔唐〕不空译:《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一卷,《大正藏》No.1085,《金藏》帙号策,No.1338。

[42]〔唐〕阿目佉译:《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二卷,《大正藏》No.1098,系三十卷《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一二两卷之异译。

[43]《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大正藏》No.1112。

[44]《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大正藏》第20册,第72页上—83页上。(以下凡引用此经文字,均同此出处,不再注释)

[45]那洛巴(1016—1100),喀什米尔人。密教之大成就者。曾综集所学而辑成六种法门传世,后世称之为“那洛六法”,即灵热(拙火)、幻观(幻化身)、梦观、光明(净光)、中有(中阴)、迁识(颇瓦)。有14部著作收入《丹珠尔》,其中重要者为《时轮》《灌顶略说注释》等书。

[46]灌顶有“驱散”及“注入”之意,亦可译为“授权”。本为古印度国王即位时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于国王头顶的一种仪式,以示祝福。密宗仿效此法,在入密门和修本尊大法时,均设立本尊坛城,举行灌顶仪式。由具足实证资格的上师,在本尊坛城中,用宝瓶、甘露水、咒幔、本尊法相、铃杵等法器,配合修持仪轨,驱散修行者的所知障及烦恼障,清净身口意之罪业,并注入智能之力,使修行者成熟为修密之容器,犹如世间之授权,从此可听闻修习殊胜之金刚乘。

[47]随许意为允许。许可有修行、咏赞、授与、纳受某一尊仪轨之权。讲解是解释或指导之意;圣言有佛言,敕言之意;秘诀为口诀,窍门之意。

[48]〔唐〕善无畏讲解,一行笔录《大日经疏》二十卷,《大正藏》第39册。

[49]坛,音译作曼荼罗,表现的是坚不可摧的佛家理想世界,是各种仪轨的必备元素。

[50]下密灌顶则有水灌顶、宝冠灌顶、金刚杵灌顶、铃灌顶、名号灌顶等。

[51]贵·循努白:《青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218页。

[52]贵·循努白:《青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5页。

[53]无量:不可胜计,大乘修行,心向无量众生,引生无量功德,故名无量。四无量,即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及舍无量。

[54]《玛尼全集·大悲如意珠修法三部》(藏文),青海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312—342页。

[55]《玛尼全集·大悲如意宝珠六字观音修法》(藏文),青海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3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