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伪装精通佛理者

伪装精通佛理者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缘识不生”,这是佛所说,也是小乘毗婆沙、经部,大乘中观、唯识共认的认识论法则,也是世间科学承认的认识法则。这说明无论大乘小乘无一例外地都认为诸识依缘生,无缘识不生。不虚心求学阅经,不懂佛理,只凭自己的愚昧偏见,说什么“识缘色而是有”是宗喀巴的主张,而且还说“此是宗喀巴的狡辩”。

伪装精通佛理者

再看萧平实伪装精通佛理的真面貌。

萧平实说:“意识以色蕴而有是宗喀巴的狡辩。”这句话证明,萧平实从来没有看过佛经,对佛教的《因明》、《俱舍》以及《阿毗达磨》之类的佛教的认识论只字未闻,也不具备正常人的思考能力,他对佛法的解释,纯属信口开河。

俗话说“因境生情”。无境情从何而生?“无缘识不生”,这是佛所说,也是小乘毗婆沙、经部,大乘中观、唯识共认的认识论法则,也是世间科学承认的认识法则。“识”指人的感觉认识能力,“境”指认识对象,包括色、香、声、味、触、法。“法”有色与非色两种,“非色”指心法、无为法和共相、观念、印象、意境之类。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根识等指眼、耳等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能力。眼、耳等的感觉的产生由客观对象色、声等引起。若无色,眼识就无色感,无声音,耳识就听不到声音。依此类推,鼻识与香味,舌识与食味,身识与触觉对象都是先有感觉对象,才引起相应感觉的产生。

佛教认识论认为感觉和认识的产生必须具备三缘:

一、等无间缘,即引起此刹那的前一刹那意识的存在。意识属于流注生,前面的意识若断流,此刻的意识也将无法产生。

二、所缘缘,即引起感觉、意识的客观对象,如色、声等。

三、增上缘,即主观感觉和知觉,如眼识、耳识等当前意识。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无所缘缘,如无色,眼睛便看不到色。实际上是无色眼识不生,无声耳识不生。正如《入菩萨行论》所说那样:

无识若能知,

则树亦应知,

是故定应解,

无境则无识。

若许无幻境,

心识何所依?

如《俱舍论》引契经说:

识二缘生,其二者何?谓眼及色。

以识起时,必有境故,谓必有境,识乃得生,无则不生,其理决定。

根境相助,共生识等。

识从二因缘生,所谓眼(根)、色、乃至意法,名十二入。

《四大部派宗义讲释》介绍经部的宗义时说:

各种心法缘境,都是根境先而识后的。说具体一点,五根五尘在第一刹那,五识则在第二刹那带着自根所留下的前尘影像作为所缘。

只要有各种不同的缘现前,就分别有各种不同的识现起。

《入中论》曰:

若谓虽许有色法,

然非如心为作者,

则遮离心余作者,

非是遮遣此色法。

意谓:佛陀虽然承认有色法的存在,但色法并非像心识那样是造业主体。因此,为了说明心外无任何造物主,故说“三界唯心”,否定的是心以外的造物者,并非否定色法的存在。

又说:

无色不应执有心,

有心不应执无色。

意谓:无客观境色,认识色的心识从何而来?既然无色,也就无心,无色不该被看做有心;既然有心,就不该说无色,因为心识是反映境色的,无境色,就没有反映境色的意识。

在《菩提心经疏》曰:“无缘心不生。”这说明无论大乘小乘无一例外地都认为诸识依缘生,无缘识不生。即使是唯识家,虽然不承认外境的物质性和真实性,认为外器世间诸色均系阿赖耶识所变现,但他们也不承认“无缘有识”。在《唯识三十颂》中说:“五识随缘现。”意谓:缘色生眼识,缘声生耳识,缘香生鼻识,缘味生舌识,缘触生身识。虽然在唯识家看来,外境色香声味触俱非实色,如虚相说主张一切相均属业熏习在第八识上显现的似外境的虚幻相,但对五识来说,是非虚,是实。实相说则主张若色等纯虚,就构不成五识的缘境。

唯识论立论的原则有两条:一是见分与相分均属识,故为唯识;一是存在(有)不离识,故称唯识。因此,“唯识无境”之说,只是遮遣非识之相、离识之境,并非一概否定识所缘之一切境相。

不虚心求学阅经,不懂佛理,只凭自己的愚昧偏见,说什么“识缘色而是有”是宗喀巴的主张,而且还说“此是宗喀巴的狡辩”。如果认为是狡辩,就应拿出佛经和理论根据证明其为狡辩,也不失为学者的风度。但萧氏除了将之指责为“狡辩”而外,拿不出任何所谓“狡辩”的理由。除了《水浒传》中的牛二外,人世间还有如此不讲道理的人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