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偈颂的民歌风格及民间文学色彩

偈颂的民歌风格及民间文学色彩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偈颂为了让人们容易理解,所以都比较通俗,有的甚至像民歌,如反映原始佛教教义的《杂阿含经》第四十九卷中,有这样一首偈诗:这首偈诗,一口气提出这么多假设,这么多问题,如果没有坚实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佛教有一种文体,称作“本生故事”,其内容大多采自民间传说,因而其中的偈颂也就很明显地涂上了民间文学色彩。于是野猫心怀毒害,欲危其命,表面上却以柔辞相诱,唱偈道:

偈颂为了让人们容易理解,所以都比较通俗,有的甚至像民歌,如反映原始佛教教义的《杂阿含经》第四十九卷中,有这样一首偈诗:

何物重于地?何物高于空?

何物疾于风?何物多于草?

戒德重于地,慢高于虚空。

忆念疾于风,思想多于草。

这种问答、比喻、排比的手法,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如果单独列出,谁会想到它出于佛经之中呢?

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二十九卷中,有这样一首偈诗:

假使弶(jiànɡ)伽水,逆流鸟鸟白,

瞻部生多罗,汝能专守一?

乌与鸺!(xiūliú)鸟,同共一树栖,

彼此相顺从,汝能专守一?

假使蛇鼠狼,共在一穴游,

二物情相爱,汝能专守一?

假使用龟毛,织成上妙服,

寒时可披著,汝能专守一?

假使蚊蚋足,可使成楼观,

坚固不摇动,汝能专守一?

假使莲花茎,作桥令众渡,

大象亦能过,汝能专守一?

假使大海中,水中生火聚,

诸人皆共向,汝能专守一?

这首偈诗,一口气提出这么多假设,这么多问题,如果没有坚实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佛教有一种文体,称作“本生故事”,其内容大多采自民间传说,因而其中的偈颂也就很明显地涂上了民间文学色彩。如《佛说野鸡经》中,叙述一只野猫见树上“有一只野鸡,端正姝好,既行慈心,愍哀一切晶蚑行喘息人物之类”。于是野猫心怀毒害,欲危其命,表面上却以柔辞相诱,唱偈道:

意寂相异殊,食鱼若好服。

从树来下地,当为汝作妻。

野鸡却明确地唱偈拒绝:

仁者有四脚,我身有两足。

计鸟与野猫,不宜为夫妻。

野猫又费了一番口舌,还是不行,便搬出了亲戚、邻里和父母等,以打动野鸡,唱偈道:

速来下诣此,吾欲有所谊。

并当语亲里,及启于父母。

野鸡一眼就看穿了它的阴谋,又以偈回报:

吾有童女妇,颜正心性好。

慎禁戒如法,护意不欲违。

像这样的偈语,类似于山歌对唱,既针锋相对,又显得很诙谐、风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