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俗简易的布教方式

通俗简易的布教方式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传播佛教文化中,由于他的目的是面向众生,所以必须注意他所采取的方式的可行性,即易接受性。事实上,佛教的世俗化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之一,只不过降至晚清,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佛教因随时代之转换,入世乃成决定佛门兴衰之大问题,或者说是潮流所趋之大势。三系指世界流行的三大系佛教,即小乘的巴利文佛教或锡兰佛教,大乘汉文佛教或中国系佛教,密咒藏文佛教或西藏佛教。

5.通俗简易的布教方式

在传播佛教文化中,由于他的目的是面向众生,所以必须注意他所采取的方式的可行性,即易接受性。这虽然是一个形式问题,但直接关系到救济众生,普利含识的愿望能否实现。李鉴于佛典“章钞繁杂”,“繁广幽奥”、“义理精微”,“非始学者所能贯通”,因而采取多种形式,弘扬佛法

其一是编写入门次第,引导初学者循序渐进,极深探赜,穷微尽玄。

其二是书写佛典,令众生欢喜接受,同趣佛道。

其三是割裂经文,集句为联(如《华严集联三百》。事后他不太赞成这种方式,恐失原意是)。

其四是制表绘图,明晰易辨,易于初学。如《五戒持犯表》、《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见月律师行脚图》。

其五是谱曲释词,使佛经有唱叹之旨,易学易记。此全得力于他音乐创作的功力和梵呗及佛教赞颂的启迪。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佛教歌体(如《清凉歌集》)。

除上述而外,佛家各宗皆以入世相标榜。诸如由儒入佛,而被佛门尊为净土十三祖的印光法师,不独精于佛陀教义,而于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五伦八德等儒家经世之道,亦必发挥殆尽。其所谓“如来说法,恒顺众生”,“戴发高僧,居家佛子”之论,充分表现了佛释结合,世出世法结合的世俗化色彩,而将佛法奉为“能医人心”的“医世之药”,入世治本之意,溢于言表。华严尊宿月霞,虽严守千年丛林制度之规范,但其与学界联手,创僧教育会于江苏,主办华严大学于哈同花园,乃至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几遭横祸,同样显示出鲜明的入世精神。被蒋维乔誉为“行归净土,教演天台”,“作育僧材”的天台灵峰派传人谛闲,于时代潮流亦步亦趋,既创江苏全省佛教师范学堂,又办观宗学社,兴学弘教,与世俗社会不离不弃。至于宗央上人,直接追随孙中山,为民主革命奔走人海,于右任称之为“佛门之龙象,亦吾党之瑰奇”,正反映了佛家弟子对现实社会的贡献。栖云亦加入同盟会,与秋瑾、徐锡麟一起,潜图革命。杭州白云庵住持利用僧衣僧相掩护革命。还有被太虚誉为“僧中之鸾凤”,却英年早逝的震华法师,更是步太虚之后尘,亦着眼于佛家入世精神指导下的僧制改革,其论佛教制度,高扬佛门经济,僧人参政、僧伽护国,大有把佛教全面推向社会的态势。不过,而今,人间佛教,人生佛学,这两面佛家入世的旗帜,仍为佛门奉为至理,而躬行不遗全力,但作为人间佛教的重要内容——农禅、工禅则很少在丛林中传唱了。

顺便指出,如前所言,佛教的入世是佛教自身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为适应本土文化而进行的逼迫性改造,早在魏晋,佛门已经有“与农夫齐流,与商贾竞利”的记载。事实上,佛教的世俗化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之一,只不过降至晚清,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佛教因随时代之转换,入世乃成决定佛门兴衰之大问题,或者说是潮流所趋之大势。于是众口一辞,无不为之喝彩,而少有异议。其实,佛教的入世转向,是否推进了20世纪佛教的发展,是否应当作为新世纪佛教发展的主要道路,只要认真回顾佛教界的历史真相,就会感到延及今日的“入世转向”确实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汤用彤先生在《五代元明清佛教事略》中,谈到佛家弟子自身素质衰颓而致佛教流入左道,尤其强调僧材摧萎,僧纪荡然,僧人既乏学力,且多坏戒规,至于元、明,佛教在政治上炙手可热,卒致弊害百出,喇嘛欺男霸女,寺院藏污纳垢,“横暴直不可喻”。他们也都是以入世而文饰其对佛家教义的背离。至于以寺产为资本,巧取豪夺,甚至贩卖如来家业以为生计,更是在入世的口号中,大踏步地走向利禄之途,佛门也变得熙熙攘攘起来。所以我以为,今后佛教的发展,关键在于:

传统的继承,而非创新;

在于契理,而非入世;

在于学与参,而非参与社会的经济活动。

关于这个问题,将在《中国佛教史——近现代卷》详论。

【注释】

(1)冯友兰:《新知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2)参见拙著《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敬安:《诗集自述》。

(4)敬安:《诗集自述》。

(5)敬安:《诗集自述》。

(6)敬安:《诗集自述》。

(7)《新续高僧传》第65卷

(8)敬安:《冷香塔自序铭》。

(9)《新续高僧传》第65卷。

(10)敬安:《宁波师范·育德学堂教员偕诸生入太白山采集植物祝论》。

(11)敬安:《宁波师范·育德学堂教员偕诸生入太白山采集植物祝论》。

(12)敬安:《冷香塔自序铭》。

(13)引自冯毓滋《敬安和尚行述》。

(14)关于敬安死因说法不一:一、认为被袁世凯谋杀,二、煤气中毒,三、病逝。笔者认为是由于其愤怒致心肌梗塞发作而猝死。

(1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

(16)敬安:《姜市扫周孺人墓》序。

(17)敬安:《登岳麓山星笠云长老》。

(18)敬安:《住山吟》。

(19)敬安:《安贫吟》。

(20)敬安:《山居二首》。

(21)敬安:《送殷君之京师

(22)敬安:《净土诗》。

(23)敬安:《童子》。

(24)敬安:《纪梦》。

(25)敬安:《出定吟》。

(26)敬安:《上堂》。

(27)敬安:《诗集自述》

(28)敬安:《漫兴四首》。

(29)敬安:《嚼梅吟自述》。

(30)敬安:《诗集自述》。

(31)敬安:《再挽文学士五绝

(32)敬安:《天童坐雨》。

(33)敬安:《董鞠友司马以〈小林栖诗〉四首》。

(34)敬安:《再挽文学士五绝》。

(35)敬安:《再挽文学士五绝》。

(36)《坛经》三十一。

(37)敬安:《冬至升座》。

(38)敬安:《有客问禅叠韵示之》。

(39)敬安:《元妙上人从南岳来……

(40)敬安:《付嘱法舟上人》。

(41)参见敬安《登岳麓呈笠云长老》。

(42)敬安:《转语》。

(43)《坛经》三十一。

(44)敬安:《转语》。

(45)《古今谭概》第1部迂腐部。

(46)《坛经》三十五。

(47)敬安:《佛成道日……》。

(48)敬安:《佛成道日……设如斋上堂》。

(49)敬安:《次秃禅〈辞世偈〉韵》。

(50)敬安:《衡山清凉寺碑》。

(51)敬安:《除夕示众》。

(52)敬安:《除夕示众》。

(53)敬安:《冷香塔自序铭》。

(54)敬安:《诗集自述》。

(55)敬安:《哀词二首》。

(56)敬安:《次秃禅者〈辞世偈〉韵》。

(57)冯毓滋:《中华佛教总会会长天童寺方丈寄禅和尚行述》。

(58)敬安:《致宝觉居士书》。

(59)敬安:《祝发示弟》。

(60)敬安:《游清泉寺》。

(61)敬安:《喜刘甫尘过访》。

(62)杨树达:《八指头陀文集》卷一。

(63)敬安:《苦雨》。

(64)敬安:《寄江苏藩司信》。

(65)敬安:《南岳杂感四首》。

(66)敬安:《致宝觉居士书》。

(67)敬安:《感事二十一截句》。

(68)敬安:《书胡志学守戎牛庄战事》。

(69)敬安:《杨皙子孝廉远适日本》。

(70)《坛经》二十四。

(71)胡适语,参看《胡适说禅》,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72)敬安:《陈元笙观察写其像……》。

(73)敬安:《雪归》。

(74)敬安:《怀湘阴郭增颐》。

(75)敬安:《送春》。

(76)敬安:《过洞庭湖》。

(77)敬安:《对雪抒怀》。

(78)敬安:《再成一首》。

(79)敬安:《登玲珑岩》。

(80)敬安:《归茅山》。

(81)敬安:《九日寄天童秋林老宿》。

(82)敬安:《途中述怀》。

(83)敬安:《山居》。

(84)敬安:《出定吟》。

(85)敬安:《谨次黄鞠友……》。

(86)敬安:《重游岳阳楼》。

(87)敬安:《题张让三小像》。

(88)敬安:《招张让三入山消夏》

(89)敬安:《将还天童》。

(90)敬安:《题洪道法师伴云居》。

(91)《高僧传》本传。

(92)康僧会:《六度集经·明度无极章》。

(93)心德:《我为佛教前途哭太虚大师》。

(94)《挽诗》,见《太虚大师纪念集》第1辑,第144页。

(95)太虚:《自传》,《太虚大师全书·杂藏·文丛(二)》,1956年。

(96)太虚:《我的佛教改进运动史》。

(97)太虚:《三十年来中国之佛教》。

(98)太虚:《三十年来中国之佛教》。

(99)太虚:《三十年来中国之佛教》。

(100)僧以和合为义,佛教称为“六和敬”。和合有二义:一曰理和,同证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曰事和,其中有六种敬俱属见道以前之凡僧。(1)身和敬,同礼拜身业;(2)口和敬,同赞咏之口业;(3)意和敬,同信心之意业;(4)戒和敬,同戒法;(5)见和敬,同空之见解;(6)利和敬,同衣食之利。

(101)太虚:《觉社丛书出版之宣言》。

(102)太虚:《觉社丛书出版之宣言》。

(103)游有为:《挽诗》。

(104)《楞严经·八》。十住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功德名为地。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105)菩萨于十信十住满足自利,又复为利他之行也。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嗔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观行,七无着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106)《楞严经》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谓之回向。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二不坏,三等一切佛,四至一切处,五无尽功德藏,六随顺平等善根,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八真如相,九无缚解脱,十法界无量。

(107)太虚:《佛学新运动》。

(108)太虚:《集团的恶止善行》。

(109)太虚:《转凡小乘旧道德成菩萨新道德》。

(110)太虚:《呼吁美苏英倡导和平》。

(111)太虚:《新兴能贯》。

(112)孙伏园:《鲁迅先生眼中的太虚大师》。

(113)太虚:《支论》。

(114)僧佑:《弘明集》卷6。

(115)太虚:《救僧运动》。

(116)转引自《中国近代佛教史》,东初出版社(台湾)1974年版。

(117)《太虚年谱》。

(118)太虚:《僧制今论》。

(119)太虚:《我的改进佛教运动史》。

(120)太虚我的改进佛教运动史:《》。

(121)《太虚大师全书·论藏·宗用论》,太虚大师全书出版委员会1956年版。

(122)太虚:《我的改进佛教运动史》。

(123)陈无我:《太虚大师纪念集》第1辑序。

(124)苏子:《太虚行赞》。

(125)曹化绍:《不拘一宗的太虚大师》。

(126)太虚:《佛学、科学及其与宗教的异同》。

(127)太虚:《佛教各宗源流》。

(128)依竖排,右为先。

(129)此文不通,类似情况在太虚文中常见。

(130)转引自单培根《纪念佛学集大成者太虚大师》。

(131)转引自单培根《纪念佛学集大成者太虚大师》。

(132)太虚:《中国佛学》。

(133)附小于大,即以小乘为大乘阶梯。三期指印度佛教有小行大隐、大主小从、密主显从三期。三系指世界流行的三大系佛教,即小乘的巴利文佛教或锡兰佛教,大乘汉文佛教或中国系佛教,密咒藏文佛教或西藏佛教。

(134)太虚:《新兴能贯》。

(135)李叔同:《金缕曲·留别祖国》。

(136)《弘一大师年表》。

(137)林子青:《弘一大师的生平》,见《现代佛学》。

(138)《李庐诗钟序》。

(139)李叔同:《感时》。

(140)黄炎培:《我也来谈谈李叔同先生》。

(141)见1914年出版的《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

(142)李叔同:《与杨白民居士》。

(143)李叔同:《与许幻园居士》。

(144)李叔同:《余弘律之因缘》。

(145)陈宝泉:《忆旧》。

(146)夏丐尊:《弘一法师之出家》。

(147)丰子恺:《我与弘一法师》。

(148)宏起凡:《弘一出家的研究》。

(149)了缘:《弘一大师出家的研究》。

(150)徐半梅:《〈话剧创始期回忆录〉中的李息霜》。

(151)《孟子·尽心上》。

(152)鲁迅:《两地书·八》。

(153)李叔同:《戏赠蔡小香》。

(154)李叔同:《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

(155)李叔同:《滑稽传题词》。

(156)李叔同:《护生画集题赞》。

(157)弘一:《与弘伞法师》。

(158)丰子恺:《怀弘一上人》。

(159)弘一:《与仲兄子圣章麟玉居士》。

(160)蒋维乔:《弘一大师书简集序》。

(161)弘一:《余弘律之因缘》。

(162)赵朴初:《弘一大师》弁言。

(163)弘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题记》。

(164)弘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题记》。

(165)弘一:《悲智颂》。

(166)转引自瑞今《亲近弘一大师学律和办学因缘》。

(167)弘一:《南山律苑杂录》。

(168)转引自瑞今《亲近弘一大师学律和办学因缘》。

(169)弘一:《与丁福保居士》。

(170)弘一:《与邓寒香居士》。

(171)弘一:《与蔡丏因居士》。

(172)弘一:《与蔡丏因居士》。

(173)弘一:《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

(174)弘一:《与邓寒香居士》。

(175)弘一:《佛说阿弥陀经义撷录序》。

(176)弘一:《元魏昙鸾往生论注题记》。

(177)弘一:《与邓寒香居士》。

(178)《胡寄尘编〈四上人诗钞〉题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