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伏尔泰与卢梭

伏尔泰与卢梭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英国哲学家悄悄地开展他们经验主义时,法国则有启蒙运动,伏尔泰与卢梭可以说是启蒙运动的先锋。伏尔泰相信理性,卢梭则鼓吹行动;伏尔泰赞成文明,卢梭则主张摧毁一切文明重返大自然;伏尔泰希望用社会秩序来发展人类的智慧,从而得到幸福,卢梭则认为应该废除法律。伏尔泰要求秩序,卢梭则对任何秩序都否定;伏尔泰反对宗教的滥权,卢梭却将宗教视为心灵的最终归宿。

十一 伏尔泰与卢梭

当英国哲学家悄悄地开展他们经验主义时,法国则有启蒙运动,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与卢梭(Jean-Jacques Rosseau,1712-1778)可以说是启蒙运动的先锋。

alt

伏尔泰(Voltaire)

alt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伏尔泰是文学家、剧作家。他很多剧本上演都成功,所以他很富裕。教廷也讨好他,曾一度想封他做红衣主教,交换条件是停止对教廷的攻击,可是他断然拒绝,因为他亲眼见到一些犹如黑暗时代的逼害事件,善良的人受烧死、安宁的家庭被摧毁,起因都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卢梭则不同,一生贫困,他为了生存做了不少忘恩负义的事,对人亦缺少同情,但用他自由主义的哲学来辩解时,亦可以说成是道德高尚。有人说,他是小资产阶级女人的崇拜对象。

他们两人彼此针锋相对。伏尔泰相信理性,卢梭则鼓吹行动;伏尔泰赞成文明,卢梭则主张摧毁一切文明重返大自然;伏尔泰希望用社会秩序来发展人类的智慧,从而得到幸福,卢梭则认为应该废除法律。二者分歧之大,不必多言,然而他们两人都有革命的狂热,可见那个时代实在辜负了许多不同背景、不同思想、不同道德标准的人。


伏尔泰一生著作丰富,据说有九十九种之多,他的哲学思想不能只从他的哲学论著来理解,还应该从他的文学作品中来发掘。当这样做时,就会发现他其实也是内心狂热的,他一生与神学作战,所以他死后,基督教会不允许他用基督徒的葬礼。

他年轻时因为避祸,曾躲在伦敦住了三年。法国人对英国人评价甚低,称其无情无义、不忠不信,可是伏尔泰却赞美英国当时的自由主义,所以他写成一本文集,谴责法国贵族和牧师,欺压平民,侵吞公款,还将巴士底狱用来对付自己不顺眼的人(他自己就住过巴士底狱)。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即从那时孕育完成。这文集没公开发表,但其稿本则在法国私底下流传。

后来一个无良出版商,未经伏尔泰同意,竟私自将这“伦敦文集”出版,于是引起轩然大波,巴黎国会下令将这本书焚毁,一下子伏尔泰大祸临头。好个伏尔泰,竟利用时机跟一位侯爵夫人私奔,住在侯爵领地的豪华别墅。

那时候,他同情卢梭的狂热自由思想,在安静的避难生活中写了许多作品,在作品中发表他的哲学、自由与浪漫、对教会的质疑。但他却从来未要求过平等,只希望弱者能受强者尊重。

后来那侯爵夫人又跟一个青年要好,以致怀孕,结果因难产而死。侯爵、伏尔泰、那个青年,三个人一起围在侯爵夫人的床前。这就是对浪漫与自由的实践。

所以他借一个剧本中人的口,来鞭挞规条。一个来自北美的印第安人要结婚,发觉结婚原来这么麻烦,要证婚人、牧师、婚约、教规、公证人,这印第安人于是大叫:“你们一定是大坏人,否则何需这么多的防范!”这时,他同于卢梭,将自由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他不同卢梭的是,毕竟他只将自由用来针对教会。

后来他受过德国国王的邀请,在那里他写历史,他认为写历史等于写人类的罪恶与灾难,因此历史需要哲学家来写,因为可以用哲学来探索人类精神。所以他的著作完全贯穿欧洲的文明精神而避免谈到君主。可以说,是本不以国家为重心,转以人类为重心的历史著作,这真是一个全新的历史体系。这种历史观,很可能即法国大革命的催生剂,是法国王朝的催命符。

在他的哲学历史中,还不谈教会,却用大篇幅来介绍中国、印度、波斯,这就打破了宗教的权威。读者一旦视野扩大,知道异教徒的社会文明,基督教的世界和他们相比,黯然失色,那么,牧师还怎可以安祥地牧他的羊群?所以法国由国王下令,禁止这法国人踏入国境。

恰好这时,伏尔泰又渐不容于德国,于是他只好躲在瑞士,在日内瓦近郊买下一处庄园,过优哉游哉的生活———谁敢说金钱只是身外物!

也许由于思乡,后来他又迁居到法国与瑞士接壤处的小城市。结果这小城热闹起来,许多学者、名流、政客,甚至牧师过访,此外还有自由主义哲学家,伏尔泰不胜其烦。

就在这时候他开始跟卢梭交恶。他写了一首诗哀悼里斯本大地震,这是一次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灾难,整个城市因此而毁灭,死伤者不计其数。可是卢梭却公开评论他这首诗,说这不是上帝的错,只是人类的错,如果他们不住六层高的楼房,那灾难就不会这么大;如果根本不住房屋,只在田野露宿,地震根本无事,这评论,代表了卢梭维护上帝的狂热,当时教会中人立刻附和卢梭。

他参加了编辑“百科全书”,这套书要宣扬的思想是:用唯物论来对付专制与欺骗。他们这群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有用最后一条牧师的肠子,来绞杀最后一个国王时,人才可以恢复自由。”这套丛书的主旨由这句话就昭然若揭。

“百科全书”编写结束后,他独力写了一本哲学辞典,他用怀疑论来怀疑每一哲学流派,可是他很虚心,只是怀疑,而不是盲目的否定。但他却指出,许多人犹如江湖医生。他说:“只有江湖医生才敢武断一切。我们对于宇宙这基本原理还一无所知,我们还不明白何以我们可随意活动双手,我们就用手来描写上帝、天使、心灵,以及上帝如何创造世界。”

他对这类形而上学毫无兴趣。另一方面,对自由狂热的卢梭却是宗教的辩护士。依卢梭自己说,不需要什么证明,人只要把信仰放在人性上就可以了。这些人性,例如敬畏之心、神秘之感。这种想法不符合逻辑,只是情绪的煽动。古往今来这样的宗教理论,根本不需要一个哲学家来说,任何一个无论信什么神,由耶和华到观世音的老太婆,都可以说得出来。

所以如果将伏尔泰和卢梭加以比较,很简单,自由主义是他们的共通点,可是一落到现实,他们的神学和政治学就大不相同。伏尔泰要求秩序,卢梭则对任何秩序都否定;伏尔泰反对宗教的滥权,卢梭却将宗教视为心灵的最终归宿。

佛家的观点无法评价他们两人,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哲学理论,但却可以说,他们所倡的自由是正义的,因为也是原始的,可是后来自由之名已被盗窃,成为强国欺骗弱国的制高点,一提自由,人人都得慑服,这样,自由就反而变成是非军事扩张的开山斧,宗教、政治、文化经济的扩张,无不拿自由来开路。

自由之名为什么有这样的威力,佛家称之为“名言显现”,人多只按着名言的表义来思考而不管事实;也可以这样说,事实反而不重要,只需要用名言来包装,那就可以欺骗世人,最要紧的是,可以欺骗敌国,让敌国的人民都向名言崇拜,那就可以和平扩张,无需鸦片。

伏尔泰跟卢梭都不知道“名言显现”这回事,若知道时,他们的热情恐怕就会冷却,又或者,他们会写一本“自由哲学”,预言名言被偷天换日之后的可怕。

如今,我们跟这两位哲人已相距二百多年,伏尔泰的自由、卢梭的自由,以至林肯的自由、华盛顿的自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