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国际流动理论的流派及评述

资本国际流动理论的流派及评述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类沿袭了早期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走向,侧重从宏观的视角考察资本国际流动,研究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及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另一类则另辟蹊径,从市场主体的微观角度展开对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分析,以企业为立足点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追求方式和路径及风险控制等。该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将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为后来者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日益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由于新古典主义理论走进死胡同而失去理论工具效能,一些新的资本国际流动新理论开始不断涌现,并在理论研究方向上出现了重要的分流,形成两大类别。一类沿袭了早期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走向,侧重从宏观的视角考察资本国际流动,研究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及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另一类则另辟蹊径,从市场主体的微观角度展开对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分析,以企业为立足点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追求方式和路径及风险控制等。

(一)资本国际流动理论的流派

在资本国际流动理论各流派中,虽然各自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极大地丰富了资本国际流动理论体系,其中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1.垄断优势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Hymer)在1960年首先提出,主要反映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主要揭示企业通过积累的垄断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达到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海默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指出跨国公司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具备比东道国的同类企业更有利的垄断优势。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一方面拥有生产技术、管理水平、销售战略等所有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规模、产品结构、销售网络、资本实力等综合能力在内的有形资产优势;同时,政府课税、关税等限制性措施、资金获得条件的优惠、货币政策利率汇率等也形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低成本优势。投资者凭借垄断优势,在不具有这种优势的东道国投资办企业,自然会在没有竞争对手或竞争对手能力较弱的情况下,独占当地市场,轻松地赚取更高的超额利润。后来,金德尔伯格(C.P.Kindleberger)对海默的理论做了补充和发展。他认为,一般说来,跨国公司作为外来者唯有凭借胜过本地厂商的强有力的垄断优势,才能成功地进行活动。

垄断优势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以自己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虽然在与当地企业的竞争中,跨国公司在运输、通信等成本及了解当地法律和经济环境上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但垄断优势完全可以抵消这些劣势,从而使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获得高于国内的收益。金德尔伯格还认为,拥有这些优势的多数是一些大寡头垄断企业,它们既可在国内,也可在全球发挥其生产、营销上的规模经济效益。垄断优势理论后来被众多学者在不同的角度上加以发展和完善。如赫希(S.Hirseh)从生产和科研开发的模型经济效益上强调了直接投资的成本降低作用;夏派罗(D. M. Shapiro)在研究了外国在加拿大的投资后得出结论,大型的高科技企业,比一般性的企业更具有进入或退出某行业的能力,资本流动性更强更灵活,因此,它们有能力在合适的地方投资,而不受国界限制。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较为合理的分析和说明。该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将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为后来者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但是,垄断优势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它研究的对象和参照样本只是实力雄厚、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西方国家跨国公司,特别是美国跨国公司。如果根据该理论所得出的结论,没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则无法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优势理论提出,从微观角度上对企业外直接投资的资本增殖能力和条件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开拓性。另外,20世纪80年代后,在发展中国家中,一些并不具备垄断优势企业开始走出国界,大力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日益成为主导资本国际流动的生力军,并且获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理论界开始出现对垄断优势理论的一些质疑。再有,垄断优势理论也无法解释产品出口、技术转让与对外直接投资三种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适用条件。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 (Raymond Vernon) 在实证研究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基础上,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后由威尔等美国经济学家进一步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认为,某些拥有技术创新产品的垄断优势企业,可以利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销售特点的差异,去抢先占领国内外暂时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从而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弗农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产品生产劣势而实施的空间转移,是产品生命周期特定阶段的产物。产品生命周期阶段包括三个阶段:

(1)新产品阶段。创新企业利用其拥有的垄断技术优势开发出新产品,最初由于该创新产品尚未完全成型,技术上未加完善,而且竞争者少,市场竞争不激烈,替代产品少,产品附加值高,仅本国市场便能满足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要求。因此,这一阶段的产品极少出口到其他国家,绝大部分产品都在国内销售。

(2)成长产品阶段。当新产品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成长期。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属,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

(3)成熟产品阶段。指产品进入大批量生产和稳定地市场销售阶段,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在这一阶段,新产品巨大的差异性优势使企业即使主要在国内生产然后出口也有利可图。由于创新企业随着时间推移,原有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寡占地位逐步被打破,竞争者增加,市场竞争激烈,替代产品增多,产品的附加值不断走低,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产品成本因素对利润率的影响,较低的成本开始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地位,并且创新企业母国和一般发达国家市场开始出现饱和,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抑制国内外竞争者,企业纷纷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逐步放弃国内生产。

(4)衰退产品阶段。是指产品进入淘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其他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时成本较高的企业就会由于无利可图而陆续停止生产,该类典型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陆续结束,以致最后完全撤出市场。显然,当产品进入衰退期后,企业不宜大规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新产品开发和推广上。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解释了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也从一个侧面阐述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并且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论证了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但该理论主要针对最终产品市场,而对于资源、技术开发型的对外投资现象解释乏力。并且,该理论难以解释非代替出口投资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海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的现象。

3.市场内部化理论

该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P. J. Buckley)和卡森(M. Casson)于1976年首先提出,后来两位经济学家又与加拿大学者拉格曼(Rugman)开展合作研究,并在他们三人合著的《多过企业的未来》一书中阐述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该理论认为,所谓市场内部化,主要是指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以公司内部市场取代公司外部市场。市场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跨国公司内部。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1)为了保障对外直接投资始终获得最佳经济效益,避免东道国的外部市场交易障碍,使一部分中间产品的交易在跨国公司的内部所属的企业之间进行,从而形成跨国公司统一控制的、规则便利的内部交易市场。

(2)内部市场相对于外部市场拥有较大优势。

(3)跨国公司内部协议价格是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为进行内部交易而达成的一种价格。

(4)实行协议价格直接目的:一是绕开东道国的管制,避免风险;二是可以在公司内部企业间联手进行隐蔽型逃税;三是在价格竞争中统一对外。

市场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中间产品(尤其是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信息与知识产品) 价格难以确认,造成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跨国公司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建立市场,以企业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由市场不完善带来的供需交换不能保证进行的问题。这样才能减少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利润。内部化理论给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是,跨国公司要努力构建以跨国公司母体为核心的企业网络体系,并在这一网络体系内控制和使用中间产品,从而实现获取高额利润的目标。该理论的出发点是探讨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从这种不完全性与跨国公司分配其内部资源的关系,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该理论认为,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如果将企业拥有的半成品、工艺技术、营销诀窍、管理经验和人员培训等“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进行交易,就不能保证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只有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较大的范围内建立生产经营实体,形成自己的一体化空间和内部交换体系,把公开的外部市场交易转变为内部市场交易,才能解决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与外部市场的矛盾。这是因为内部化交易会使交易成本达到最小化,在内部市场里,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与定价都有准确的认识,信息、知识和技术也可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减少贸易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市场内部化理论认为,市场最终能否内部化,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产业特定因素(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等)、地区特定因素(地理距离、文化差异、社会特点等)、国家特定因素(国家的政治制度、财政制度等)和公司特定因素(不同企业组织内部市场管理能力等)。其中,最关键的是产业特定因素。市场内部化理论,解释了通过直接投资所建立的跨国公司,可以取得内部化的优势,即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投资风险。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二战后各种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和行为。

但是,该理论仅是一种微观的分析,没有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分析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与分工,并且也忽视了工业组织与投资场所等问题。

4.国际生产折衷论

该理论是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专家约翰·邓宁(John Dunning) 于1976年提出的。他从微观产业组织解释产业转移,认为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优势、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优势和区域要素结构决定的区位优势是决定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新的特点:在发达国家继续大量输出资本的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有不断发展的均势。尤其是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石油输出国的海外投资大量增加,针对这些新的现象,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要分析对象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国际投资学说便很难解释清楚。邓宁认为,无论是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和卡森的市场内部化理论,还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都只是对国际直接投资作了一些表层的分析,缺乏说服力。他主张把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能力和条件综合起来加以研究。以图全面探讨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投资决策、投资方向三个主要问题。邓宁综合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并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资源禀赋学说等理论优点,从垄断优势 、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自称其为“三优势范式”)角度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投资决策和投资方向,从而对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较为完整和全面的解释。在当前的理论界,普遍认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较为完善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与必要条件。该理论指出一个企业从事国际经济活动有三个形式: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技术转移。直接投资必然引起成本的提高与风险的增加。跨国公司之所以愿意并能够发展海外直接投资,是因为跨国公司拥有了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将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和区位特定优势等三个比较性优势。前两者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充分条件。这三种优势及其组合,决定了一个公司在从事经济活动中到底选择哪一种活动形式。如果一个公司独占所有权特定优势,则只能选择技术转移这个方案进行国际经济活动;如果具备了所有权特定优势,又具备内部化优势,则可出口;如果三个优势都具备,就可对外直接投资。

(2)阐释了所有权特定优势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技术优势。其中涵盖技术、管理、信息、知识和有形资本等。②企业规模优势。包括垄断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③组织管理能力优势。④金融优势。

(3)概括了区位特定优势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劳动成本。②市场需求。③关税与非关税壁垒。④政府政策等。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克服了传统的对外投资理论只注重资本流动方面的研究不足,他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区位选择等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使国际投资研究向比较全面和综合的方向发展。国际生产折衷论是在吸收过去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肯定了绝对优势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也强调了诱发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上的不足。

但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只是一种静态的、微观的理论,并不能完全和正确地揭示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变动规律和发展趋势。

5.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20 世纪70 年代末,日本学者小岛清(Kiyoshi Kojima) 运用比较优势原理,把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结合起来,以投资国和东道国的比较成本为基础,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果,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本国的那些已经丧失或者将要丧失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将会转移到具有或者潜在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时经济资源也将从本国那些失去了比较优势的产业中撤出,转移到其他国家具有优势的产业中。其基本思想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 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也是接受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 依次进行。小岛理论虽然不能完全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但我们可以从另外角度去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该理论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企业和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有利于当地比较优势产业的建立,两国可以在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引致的贸易中互补,并能更大程度地受益。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找到立足点,尽快融入当地环境,占领当地市场。

(2)中小企业在制造业中进行投资往往比大企业更占优势。因为他们转移到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于当地生产要素结构,为东道国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减少投资障碍,并往往得到一定的政策优惠。

(3)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和寡头垄断市场。小鸟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是根据日本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而总结和创立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符合发展中国家这一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

小岛清认为,各国的经济条件不同,因此依据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料而归纳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他认为,具有垄断优势的美国公司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而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减少了母公司的出口,对本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违背了比较优势,因此属于“贸易替代型”对外直接投资。而日本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集中于那些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工业部门,属于“贸易创造”型投资,这些传统行业很容易在海外找到生产要素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投资地点,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在国内投资,而且东道国由于外来投资项目的收益增加了收入,又促进了东道国购买投资国的产品,也就是创造出了新的贸易。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一定程度上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相一致和吻合。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典范,它来源于当时高速发展的日本跨国经营实际状况,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大规模发展,为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特别是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很好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和行业特点,弥补了原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只能解释发达国家的状况,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效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投资。低估了发展中国家接受高新技术的能力,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能接受发达国家的边际产。另外,对理论的动态分析仅限于日本及少数欧洲国家的情况。

6.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该理论由邓宁于1982年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从动态角度解释了各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发展和完善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与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结构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动态地描述了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该理论根据一国的人均GNP把对外直接投资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得出一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地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个国家的投资流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2)提出了对外投资周期的概念。该理论对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进行阶段性划分,各阶段是:①利用外资很少,没有对外投资。②国内市场得到了扩大,购买力也相应有所提高,市场交易成本也下降,利用外资增多,出现少量对外投资。在这一阶段引进外资至为关键,为此,该国就要创造区位的优势,如改善投资环境,健全法律制度以及疏通专业渠道等。③国内经济水平这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外投资成为可能,因为前阶段引进技术对本国资源的开发,使所有权特定优势不断增强,原来外国投资者的优势相对消失,而外国市场区位也有较大的吸引力。此时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增长速度都很快。④经济已相当发展或高度发达,一般都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并且能利用其他国家的区位特定优势,这时该国就积极向外进行直接投资了,对外投资大致等于或超过利用外资。邓宁据此认为,发达国家一般都已经历了这四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已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群正在迅速从第二阶段转入第三阶段或已进入第三阶段。

可见,这个理论与折衷主义论是一脉相承的,只是把后者予以动态化而已,用动态化的四个阶段阐明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并阐明一国之所以能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具有了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等三个方面的相对优势并予以配合的结果。从实践来看,在该理论描述的对外直接投资四个阶段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400美元以下属于第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1500美元之间属于第二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500-4750美元之间属于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750美元以上,属于第四阶段。半个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情况以及我国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与之大致吻合。表明该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外资创造区位条件,也有助手发展中国家利用自己的相对优势对外进行适当的投资,并向国际市场挺进。

投资周期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际投资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发展趋势,即经济实力最雄厚、生产力最发达的国家,往往是资本输出最多、对外直接投资最活跃的国家。

但是,如果从动态分析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该理论与当代国际投资的实际情况有许多悖逆之处。现代国际投资实践表明,不仅发达国家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也很活跃。此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动态数列,仅用一个指标难以准确衡量各国对外投资变动的规律性。

7.分散风险理论

该理论是凯夫斯(R. E. Caves)和斯蒂文斯(G. V. Stevens)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直接投资理论,是以马科维茨的证券组合理论为基础,论证了直接投资中的“水平投资”通过产品多样化来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和因产品单一带来的过于集中的风险。而“垂直投资”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来防范和避免由于上游产品和原材料供应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他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多样化既是规避风险的途径,又是分散风险的结果。斯蒂文斯指出,企业分散风险的原则和方式与个人一样,总是在谋求收益预期最大化的前提下,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化。但个人投资的方式与企业有明显不同,个人主要投资于金融资产,企业则主要投资于不动产,投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厂和设备等。因此,企业在对外投资中所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承担的风险更大,必然通过有效分散风险为企业的资本增殖提供保障。后来,阿格蒙(T. Agmon)和李沙德(D. Lessard)对分散风险理论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他们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代表其股东作为分散风险的投资,不同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收益的不相关性为个人分散风险提供了很好的途径,甚至是证券投资无法提供的途径,因为在一些国家证券市场中,资本移动成本较高且制度不完善。另一学者阿德勒(M. Adler)认为,既然跨国公司是直接代表股东做出投资决策的,个人证券投资上的限制不一定会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只有当外国证券市场不完善,不能满足个人投资需要时,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才会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起到了分散风险的金融中介作用。

分散风险理论把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联系起来考察,把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的不完善看成是直接投资的一个因素,应该说是有它正确的一面的,该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了以前投资理论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证券投资逐渐成了最主要的投资形式。这证明,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具有互补作用。但是,该理论无法解译和说明区域性或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对投资资本配置的影响,更没有科学合理的规避和分散风险的办法和对策。

8.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展中国家由原来的单一吸收外资为主,加入对外直接投资行列中,并且发展迅速,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参与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目前已成为推进资本国际流动的重要力量,开始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对这一新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主要代表性理论有以下三种。

(1)小规模技术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Louis J.Wells) 于1977年在其发表的题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论文中提出的,这一理论被理论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开创性成果。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拥有的小规模制造技术,这些技术虽然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但这恰恰成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特有优势。因为这些技术虽不尖端,却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灵活性较高,特别适合小批量生产。尤其低收入国家商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同时具有“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和低价产品营销战略的优势,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生产成本低、物美价廉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武器,使得发展中国家中国公司能够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竞争。因此,即使是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较小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也能够进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参与国际竞争。

小规模技术理论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开创性成果,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威尔斯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继承和使用上,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末端,也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产品的行为。

(2)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拉奥(Lall)通过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的长期跟踪和深入研究,在1983年所出版的《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中提了该理论,他认为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虽然表现为规模小、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但是其中却包含着企业自身的创新活动,有自己的“特定优势”。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特定优势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①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中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②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改造,使他们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当地或邻国市场的需求,这种创新活动必然形成竞争优势;③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和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④发展中国家企业往往能开发出与品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当东道国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技术地方化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不是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引进的技术加以消化、改进和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给引进的技术赋予了新的活力, 给引进技术的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当地市场和邻国市场具有竞争优势。

(3)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欧美等西方国家产业外移加速导致的国内产业空心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开始大量流向了发达国家,在一些产业链低端环节和劳动密集型领域,与当地企业展开激烈竞争。此时,如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趋势,则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英国经济学家坎特韦尔(John A.Cantwel1)和托兰惕诺(Paz Estrella Tolentino)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共同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稳定提高和扩大,这种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②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相关的。现有的技术能力水平是影响其国际生产活动的决定因素,同时也影响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形式和增长速度。

由上述两个命题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显示出技术引进对本国产业转换和升级的推动作用。

(二)资本国际流动理论流派的评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革命的推动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资本国际流动的形式、流向、规模、领域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于是,有些人开始怀疑马克思资本国际流动理论的科学性。人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论。不论时代发生什么变化,现象变得多么复杂,马克思资本国际流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没有过时。

1.各流派资本国际流动理论的局限性

当代各流派的资本国际流动理论只是对资本流动的现象或表象进行技术性的描述和分析,没有触及资本的内在本质,更不能探索出资本国际流动的规律,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和理论缺陷。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大多数流派的资本国际流动理论只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用这些理论难以解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出现的普遍现象和一般规律。例如,基于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实践而建立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就难以解释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后产生的新现象,如许多产品在创新阶段就同时在国内和国外生产,以及发达国家产业间的双向直接投资等。

(2)各流派的理论大都从特定角度、对特定现象研究而所得相应结论,难以解释整个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及其发展规律。例如,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只能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直接投资,难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直接投资,以及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单个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3)一些流派不适当地夸大了某些经济因素在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中的作用,甚至将这些因素看作是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全部因素,而忽视了其他因素。例如,垄断优势理论将能够形成垄断优势的某些因看作是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因而难以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小型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趋势。

(4)各流派的理论普遍存在浅浮性和表象性的倾向。理论陷入就事论事,浮于表面的倾向,没有从事物的背后,即资本国际流动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资本体现的生产关系角度考察和分析问题,对于驱动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方式和运动特点难以深刻揭示。甚至回避由于资本国际流动中因内在矛盾运动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后果。

(5)各流派缺乏理论研究的全面性、系统性和联系性。在理论研究中,各流派大都处于零散状态,相互间缺乏联系性和相互印证性,甚至很多流派本身就缺乏理论的体系性和完整性。因此,在研究方面,很难对现有的全球性出现的普遍和规律性现象进行解析和说明。

2.各流派资本国际流动理论的合理性

当代各流派的资本国际流通理论既从不同侧面印证了马克思资本国际流动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表明这些理论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对研究和丰富马克思资本国际流动理论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工具、视角和途径。

(1)一些流派的理论从资本国际流动中的表象研究中,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事物间相互联系关系和局部性的事物运动特征,为我们进一步发展和丰富马克思资本国际流动理论提供了更高的台阶和现成的依据。

(2)一些流派在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立足点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与分散风险,其中凝聚了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技术的精华,这对于我国“引进来”和“走出去”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3)马克思资本国际流动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列宁有关资本国际流动理论的论述产生于帝国主义初期阶段,而目前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与马克思和列宁时代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发展马克思资本国际理论关键在于赋予其现代内容,在理论研究中只有兼收并蓄,去粗取精,与时俱进,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当代价值。因此,对于西方各流派的理论,应该辩证地加以对待,吸收其合理、科学的成分,为我所用,才能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向更高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